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翠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72-2273
目的:观察芩葫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芩葫胶囊口服,同时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芩葫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法中药,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对照组为31.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腰肌酸软、疲倦乏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浮肿改善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后腰肌酸软、疲倦乏力、浮肿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比较,实验组腰肌酸软、疲倦乏力、浮肿症状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旱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参鹿抗衰胶囊配合小剂量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对照组用单纯西药人工周期疗法,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血清E2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FSH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护〈0.01);2组血清LH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3%和80.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护〈0.05)。结论:参鹿抗衰胶囊配合小剂量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功能早衰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更具优势,治愈率高,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帮备10mg和开瑞坦1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风宣肺中药。2组均用药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控显率为87.5%,对照组控显率为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咳嗽、咯痰、咽痒、气急等单项症状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在咯痰、咽痒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疏风宣肺法结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配合西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补肾调冲汤加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和对照组(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血清FSH、E2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H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冲汤配合西药疗法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更明显,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国富 《新中医》2007,39(5):86-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肾活血方(组成:熟地黄、丹参、黄芪、山药、沙参、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水蛭、鬼箭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对照组56.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尿、血、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滋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朱晔  王孟清  舒兰 《新中医》2007,39(3):33-34
目的:观察清解化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和预防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解化瘀汤,疗程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β2-MG、血清IgA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紫癜复发率治疗组为23.68%,对照组为46.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常规异常率治疗组为7.9%,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解化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效预防肾损害。  相似文献   

8.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焦虑症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电针合并心理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予以口服西药帕罗西汀,2组均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87.50%,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电针并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症疗效与西药帕罗西汀相当,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按灸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验证中西按灸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病例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按摩,艾灸穴位结合西药克罗米芬胶囊(CC),黄体酮针综合治疗。对照组用克罗米芬胶囊,黄体酮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排卵36例,排卵率为90%,对照组排卵26例,排卵率为6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性激素恢复正常37例,性激素恢复正常率为92.5%,对照组性激素恢复正常27例。性激素恢复正常率为67.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中西按灸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论是排卵率还是性激素恢复正常率都高于对照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雷励 《新中医》2011,(10):37-3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针刺组22例与西药对照组20例,中药针刺组应用补肾活血方配合针刺治疗,西药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得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2组MMSE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中药针刺组为86.4%。西药对照组为。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与针刺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效。  相似文献   

11.
陈维琴 《新中医》2011,(2):16-1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补肾健脾方治疗先兆流产30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其安胎机制。方法:选择早孕先兆流产患者45例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妇女1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30例为中药组,运用补肾健脾方治疗;15例为西药组,运用黄体酮和HCG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检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NF-γ、IL-4、IL-10、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0.0%,西药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前INF-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IL-4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INF-γ显著降低,IL-10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后IL-4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NF-γ、IL-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前P、β-HC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β-HCG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西药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P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其机制在于:抑制INF-γ的分泌,减轻对胚胎的损害杀伤作用,同时促进IL—10的分泌,增强母胎免疫保护;促进早孕期胎盘分泌HCG并使其分泌稳步上升,提高孕激素水平改善黄体功能。其对细胞因子和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与黄体酮和HCG安胎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
曹怀宁 《新中医》2009,(9):53-54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对卵巢早衰患者激素水平及抗卵巢抗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二至地黄汤加减口服,对照组24例以雌孕激素治疗(其中抗卵巢抗体阳性者14例并给予强的松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抗卵巢抗体(AoAb)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56%,对照组79.1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抗卵巢抗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至地黄汤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对性激素E2、FSH、LH水平及AoAb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伟灵  陈曦 《新中医》2012,(7):18-19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消心痛。8周后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率。结果: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体疗效优于消心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抑郁的效果。方法: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口服。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I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3%、9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HAMD和ADL评分组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西药治疗.活血化瘀法治疗脑率中抑郁效果确切.可显薯改善抑郁症状.恢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手足中药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忠伟  王跃  杨留洪  黄浩 《新中医》2005,37(11):50-51
目的:观察手足中药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严格控制饮食,适量活动,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50例采用手足中药套(药物组成:丹参、延胡索、川芎、桂枝、细辛、白芷、花椒、蜈蚣、冰片)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弥可保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00%,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总积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足中药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婚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未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远期疗效及对女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药组先予口服达英-35治疗3个周期后再以中药人工周期治疗3月;对照组仅口服达英-35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女性激素变化情况,并在停用激素半年后进行远期疗效评估。结果:经激素治疗后,中药组与对照组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停用激素半年后,中药组与对照组LH、P、睾酮(T)、LH/FSH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远期疗效: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为主的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配合达英-35对未婚PCOS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施艳秋  姜薇 《新中医》2011,(10):54-5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内服配合足浴方外治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4例,西药组26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中医症状积分及基础体温(BBT)高温相评分(HPS)。结果:中药组治愈11例,显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共观察98个周期,排卵64个周期,排卵率为65.3%;妊娠8例,妊娠率为23.5%。西药组治愈4例,显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5.4%;共观察78个周期,排卵29个周期,排卵率为37.2%;妊娠2例,妊娠率为7.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排卵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HP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P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P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足浴方外治治疗LUFS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治疗6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治疗组血清IL-6、TNF明显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Al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蠲痹丸加抗类风湿西药治疗;对照组仅单纯采用抗类风湿西药治疗,连续用药4周,并随访2月。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PAF含量均明显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AF含量还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失访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27.50%,2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可明显降低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含量,改善晨僵、关节压痛和肿胀,临床疗效和患者依从性好,降低患者血清PAF含量是其治疗RA患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