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51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935例(97.54%),中转开腹16例(2.46%)。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11例(1.69%),被动中转开腹的5例(0.77%)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结论: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胆囊三角是降低LC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完成的53例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类。结果:53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1例因胆囊三角出血中转开腹。71.1%的病例有网膜和肝脏与胆囊的广泛粘连,43.3%的病例因肝脏牵引困难而在右上腹增加了戳孔,使用多叶拉钩牵开肝脏。20.3%的病例因胆囊三角暴露困难而采取了逆行胆囊切除术。18.9%的病例因胆囊床剥离困难或肝门、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胆囊次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较普通人群延长28min。平均住院时间较普通人群延长1d。结论: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粘连和新生血管生成、肝脏牵引较为困难、胆囊三角暴露不充分、处理胆囊床风险较高、肝门结构分辨和分离困难等5类问题。但同时也有开腹手术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程利 《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33-134
目的研究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安全适用。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短胆囊管时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结果共完成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危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危人群低压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来对72例高危人群低压气腹下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1例,因粘连分离困难开腹2例,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高危人群合并胆囊结石选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低压缓慢造气腹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3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道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 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 35 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18例因胆囊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完全萎缩或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 ,致使腹腔广泛粘连者中转开腹。 35 4例中无一例胆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术后 (3~ 7)天平均 4天出院。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选择病例 ,仔细处理Calot三角 ,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4年10月5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因胆囊Calot’s三角严重粘连、胆囊严重萎缩或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致使局部紧密粘连者中转开腹,502例中1例胆道损伤。术后2-5天(平均3天)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选择病例,仔细处理Calot’s三角,使用超声刀分离,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判别函数的判别符合率和错判率,从而验证判别函数. 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判别函数软件,回顾性分析4所医院879例良性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结果和经判别函数判别的手术方法概率,计算出判别函数对胆囊切除术方法选择的判别符合率和错判率. 结果 判别函数所显示的手术方法概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相符合的825例,符合率93.86%.不符合54例,错判率6.14%.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判别函数对良性胆囊疾病的手术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但是判别函数对少部分病例的判别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判别缺陷,以致发生错误的判别.采用个体化处理,是纠正判别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动中转开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主动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16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159例用腹腔镜完成胆囊切除,其中1例因迷走胆管漏于术后第4天开腹手术。其余8例中转开腹。结论 术中遇到严重粘连、解剖变异等超出术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因各类胆囊疾病在我科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腹腔镜完成手术78例,2例因胆囊三角致密粘连、Mirizzi综合征而改为开腹手术,80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无胆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腔外单滑结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外单滑结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 stectomy,LC)中的效果.方法:应用腔外单滑结技术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3例. 结果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55 min,平均住院4 d. 结论无钛夹腔外单滑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结扎可靠,手术费用低,并可消除因钛夹留置体内或夹闭不全造成脱落,胆漏等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