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后1至35天,按不同时间取肝组织,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发现术后第2天汇管区就可见到小胆这样上皮细胞出现,随着时间的移推秒断增殖,从小叶周边延伸进入小叶内部,伴随这类细胞增殖,其周围胶原纤维增生,而且小胆管样上皮细胞本身出现分化演变,其中多数分化形成小胆管,并且多级分枝,这种小胆管和相伴随的胶原纤维一同分割改建肝小叶形成假小叶,少数这类细胞分化演变泡状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用电镜观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胆道梗阻患者肝组织活检标本,发现肝小叶周围、纤维隔、肝硬化小结节边缘部常见增生的小胆管、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及呈胆管样排列的小肝细胞和肝细胞。这些细胞周围总是伴随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多,甚至完全纤维化。探讨增生的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与肝细胞小结节生成和胶原纤维增生的关系,增生的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可能分化演变成小肝细胞和肝细胞,并直接参与胶原纤维合成和/或分泌α1抗胰蛋白酶抑制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3.
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BEC),是衬复在胆管内的上皮细胞,他构成胆道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最新进展表明,BEC可以表达多种病原体识别受体,并能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内在的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系统,包括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抗菌肽和维护胆道上皮的完整性.BEC通过表达和释放细胞内的黏附分子和免疫介质与肝脏内的其他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枯否氏细胞)相互作用.他是一个涉及BEC和肝细胞的错综复杂的反馈机制,并调节BEC在微生物感染中的反应.因此,BEC积极参与胆道系统胆管黏膜免疫,构成了肝脏整体免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66-1468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以肝内小胆管上皮细胞(BEC)凋亡性坏死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阐述了PBC时B淋巴细胞、巨噬、自然杀伤(NK)、NKT和T淋巴细胞等对BEC的免疫损伤作用,为PBC免疫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胆管侧细胞膜的功能是参与胆汁的形成,所以称之为肝细胞的第三相反应,特异性的转运体是其完成生理功能的基础。研究发现,这些分子的基因突变或表达缺失可以直接导致各种不同肝脏疾病的发生。分离具有转运活性的肝细胞胆管侧细胞膜,是研究肝细胞胆管侧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功能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对于研究肝细胞的第三相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 cells,BECs)增生在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BDL的方法制作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模型,5周后杀鼠取材,观察内容包括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lL)、总胆汁酸(TB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观测Ⅰ型胶原(Col Ⅰ)、Ⅳ型胶原(Col Ⅳ)、层粘蛋白(LN)、纤连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肝组织片激光显微切割(LCM)获取BE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ECs表达Procollagen α1(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结果 1、胆管结扎模型大鼠血清TBiL和TBA含量均值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22倍和3倍(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是假手术组的4倍(P<0.01);2、模型组大鼠BECs增生非常显著,肝实质细胞比例显著减少;3、模型组大鼠在增生胆管周围的LM表达显著增加;FN不但在肝窦内有阳性染色,还强烈地表达于增生的胆管周围;肝窦壁的Col Ⅰ阳性染色增强,增殖的BECs周围未见明显阳性染色;肝窦壁ColⅣ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但强烈表达于增殖的BECs周围的基底膜上;α-SMA阳性染色见于汇管区周围的肌成纤维细胞上,且这些肌成纤维细胞常常围绕在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周围.4、模型组大鼠BECs的Procol α1(Ⅳ)、PDGF-B、TGF-β1及CTG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为P<0.001).结论 BECs增生是BDL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和中心病理环节,抑制胆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及其细胞生物学病理变化应是抗胆汁性肝纤维化治疗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两例华支睾吸虫感染兔的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肝细胞主要变化是胞浆内胆色素颗粒增多,粗面内浆网扩张,次级溶酶体增多。毛细胆管扩张,其内微绒毛变形、不规则、甚至消失。作者认为这些超微结构改变属于肝内郁胆,与华支睾吸虫胆道寄生引起胆道不完全性梗阻有关。因此,严重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具有部分胚胎干细胞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1-2].本研究鉴定了hAECs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检测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旨在进一步分析hAEC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为一种跨膜糖蛋白,表达于上皮组织和多数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与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以及肿瘤的发生、进展等有关。近年来,Ep CAM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干细胞标志物,阐述了其在HC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认为其可能为未来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性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间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肝内胆管细胞癌(CCC,n=10),肝细胞性肝癌(HCC,n=93)及混合型肝癌(CCC+HCC,n=5)的纤维间质增生状况及形成机理。发现CCC与CCC+HCC标本间质常用机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纤维化,HCC则否。提出CCC与CCC+HCC间质纤维化系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分泌间质物质而成。  相似文献   

12.
<正>肝脏在出现急性细胞毒性损伤或外科手术切除后会发挥强大的再生能力,以代偿受损肝实质功能。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损伤后,肝实质通常由现有已分化的肝实质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BECs)增殖和补充来修复。然而对于慢性肝细胞损伤,已分化肝细胞的细胞修复能力不足,肝细胞进入复制性衰老阶段,增殖能力丧失,无法再生成肝实质细胞。此时,慢性肝损伤患者表现出胆管反应,BEC复制水平增加,与疾病晚期病理表现一致。基于此,终末小胆管会产生多潜能性BEC,有助于肝实质的修复。最近研究证明,BEC能够在肝细胞增殖受阻时转化为肝细胞。实际上,肝损伤人群和动物模型均表现出胆管细胞向肝细胞转化,其特征为肝细胞生长或增殖减少和衰老~([1])。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以慢性胆汁淤积,进行性肝内中、小胆管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即可出现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 BEC)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BEC衬覆于胆管内,表达多种病原体识别抗体,并能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免疫调节. PBC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关键步骤是靶向破坏胆管细胞.因胆管上皮细胞参与一系列肝内免疫调节,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是参与PBC肝内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研究胆管上皮细胞BEC损伤的机制,则可为PBC的治疗寻找新靶点.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胆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周围型胆管细胞癌(PCC)与肝细胞癌(HCC)诊断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PCC及25例HCC患者的临床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CC临床多见CEA(+)及合并胆道病变;HCC则多见AFP(+)、乙肝病史及肝硬化。MR检查PCC动脉期多无明显强化,延迟期明显强化,常伴有瘤内胆管征、肝内胆管扩张及淋巴结转移;HCC动脉期多明显强化,延迟期基本无明显强化,主要表现为假包膜征象,门静脉系统常受侵袭。结论PCC与HCC的临床特点及MR动态强化方式不同;MR动态增强扫描对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炎球菌是引起人类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它合成许多蛋白质,其中包括被称作肺炎球菌自溶酶的溶血性巯基活化毒素。作者利用光度学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在体外研究了肺炎球菌培养物滤液对人呼吸道上皮的影响。肉汤培养物滤液使11/15标本的纤毛摆动频率(CBF)明显减慢(p<0.001)。这种CBF 减慢与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受损,细胞空泡形成和上皮细胞坏死有关。自带有肺炎球菌自溶酶质粒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纯化的重组肺炎球菌自溶酶,可引起剂量依赖性CBF 减慢,而培养  相似文献   

16.
采用HBsAg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观察培养液中NO^-2/NO^-3,以及NO对这两种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HBsAg可以诱导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产生NO,并抑制这两种细胞DNA合成。但以正常肝细胞受抑较严重,提示: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也引起肝硬化病人NO水平增高的重要原因,NO可能肝硬化组织易于癌变的可疑诱因。  相似文献   

17.
18.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异二聚体,是一种多肽,它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是一种具有许多生物活性的多效性的多肽因子。它能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扩散和迁移,诱导组织形态的发生。最近国外已有报道,血浆中HGF的浓度在器官损伤时增高,它能诱导缺血疾病的血管再生,它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产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为异二聚体 ,它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 ,是一种具有许多生物活性的多效性的因子。它能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扩散和迁移 ,诱导组织形态的发生。最近国外已有报道 ,血浆中HGF的浓度在器官损伤时增高 ,它能诱导缺血疾病的血管再生 ,它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为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 3 7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 ) ,男性 2 4例 ,女性 13例 ,年龄40~ 80 (61 0± 1 2 )岁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按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标准。患者从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ylori)慢性感染胃上皮细胞模型,并分析H.pylori慢性感染与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首先用H.pylori SS1与人非肿瘤性胃上皮细胞株GES-1共培养16周,建立GES-1模型细胞,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这种模型细胞对H.pylori和其它肠道细菌以及抗肿瘤药物凋亡诱导剂的应答。结果:成功获得了H.pylori慢性感染胃上皮细胞模型(GES-1模型细胞)。这种模型细胞不仅对H.pylori诱导的凋亡耐受,而且对其他肠道细菌和一些凋亡诱导剂也是耐受的。结论: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诱导胃上皮细胞产生凋亡耐受,由此可能增加了胃上皮细胞癌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