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便携式或眼镜式两用望远镜助视器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低视力门诊就诊的低视力患者98例(188眼),其中盲38眼,低视力142眼.方法 戴用望远镜助视器,观察患者远视力的改变.主要指标视力、脱盲(远视力≥0.05)率、脱残(远视力≥0.3)率.结果 60例(115眼)选用单筒便携式望远镜,9例(15眼)选用单筒眼镜式助视器,29例(58眼)选用双筒眼镜式助视器.38眼盲中33眼远视力≥0.05,脱盲率为86.8%;142眼低视力中115眼视力≥0.3,脱残率为81.0%;远视力≥0.5者47眼(占33.1%).结论 新型国产两用望远镜助视器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低视力患者看远常用的助视器.  相似文献   

2.
3.
1988年7-10月(4个月)期间,临床接待高度近视的低视力患者65例,配戴望远镜式助视器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我们使用长春东北光学仪器厂提供配套装备的助视器(DZ-1型)共2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视力残疾患者在应用光学和电子助视器后远、近视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低视力康复中心283例(9~79岁)视力残疾患者按视力残疾程度分为盲(110例)和低视力(173例)两组。分别比较两组应用Keplerian及Galilean望远镜前后远视力及脱残率的差异,以及应用带光源手持放大镜、近用眼镜式助视器及电子助视器后阅读成功率的差异。应用助视器前后的远视力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脱残率及阅读成功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应用两种远用助视器后远视力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盲目组应用Keplerian及Galilean望远镜后脱残率分别为10.9%和9.1%,低视力组分别为76.3%和7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3、P=0.899)。两组应用电子助视器阅读成功率(26.4%、86.1%)均高于带光源手持放大镜(13.6%、71.1%)及近用眼镜式助视器(15.5%、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1)。结论助视器能帮助视力残疾患者有效利用其残余视力,改善视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是视力残疾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应加强宣传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助视器在盲与低视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随访 ,了解盲与低视力患者康复情况。方法 :对已配戴助视器的 10 3例 135只眼的致盲原因、矫治前后的远近视力、配戴时间、对助视器的使用及康复效果等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135只眼致盲原因占首位的是各类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其次为各类白内障 (包括术后 )。使用助视器后 ,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在盲与低视力患者的康复中 ,助视器的应用仍是较为可靠、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但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有残余视力的视力残疾儿童在给予光学和电子助视器康复后进行远、近视力的分析和效果评估,探讨不同程度视力残疾患儿有效的康复手段及其对低视力康复对象范围界定的影响。方法对盲校及低视力门诊共206名4~14周岁(含14岁)视力残疾儿童按视力残疾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应用国产4倍、6倍望远镜前后远视力和应用国产眼镜式助视器、国产简易电子助视器后两种助视器间阅读成功率的差异。远视力康复结果采用秩和检验,近视力康复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力0.05以下至眼前指数的盲童组和0.3以下至0.05的低视力组应用远用助视器前后远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05以下至光感的肓童和低视力儿童分别使用眼镜式近用助视器与简易电子助视器后,两种助视器间阅读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简易电子助视器的阅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使用眼镜式近用助视器。结论助视器康复的对象可以从低视力范围扩展到0.01甚至以下的盲童。低视力助视器是视力残疾儿童视觉康复有效和必要的手段,早期视觉康复特别是使用简易电子助视器进行近视力阅读的康复,对视力残疾儿童提高学习认知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和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助视器在儿童低视力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了31例低视力儿童配戴助视器的临床观察。其中24例患儿配远用助视器获得成功,成功率为77.42%,远视力达0.3~0.8;根据需要,其中15例配近用助视器,10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66.67%,近视力可提高到0.5~1.0。通过使用助视器,使低视力儿童能够充分利用其残余视力以帮助其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助视器在110例低视力患者中的应用杨蕴华1992年9月至1995年1月对我院110例低视力患者应用助视器,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10例低视力患者,男53例,女57例;年龄6~82岁。按世界卫生组织1973年制定的盲及低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行来院就诊低视力儿童的病因及低视力康复疗效,方法对门诊筛查视力低常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眼底等检查,诊断为低视力者,应用远用、近用助视器进行视力康复训练;结果在25例低视力儿童中,(1)病因以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屈光不正多见,占76.00%;(2)20例选择康复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在0.1~<0.3,用4X、6X单筒近距远距观察镜康复远视力达到≥1.0,脱残率100%;(3)5例选择康复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0.3~0.1,经过使用2.5X、3X、4X直柄放大镜和2.5X木马放大镜康复近视力≥0.5,近视力康复有效率100%。结论应用助视器能有效提高低视力儿童的远、近视力和视觉质量,让患儿有机会具备接受正常教育的用眼条件,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早康复,对低视力儿童的身心健康、拓宽知识领域、升学、就业具有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低视力患者助视器验配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低视力康复有效性的维持与改进方法.方法 对173例低视力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及助视器验配,l a后对助视器使用情况进行回访调查,就低视力患者视觉改善状况、助视器日均使用时间、助视器弃用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低视力患者的前三位主要病因为高度近视、先天性眼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助视器日均使用时间:偶尔使用者占66.47%,使用≤lh者占4.62%,使用>l~2h者占19.08%,使用>2~3 h者占4.62%,使用>3h者占5.20%.助视器验配的总有效率为79.77%,远用光学助视器之间的使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94,P=0.939);近用助视器的使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35,P<0.05).弃用的23个助视器中,因视力差弃用者占73.91%,因使用不方便弃用者占17.39%,因不会使用弃用者占8.70%.结论 个性化验配助视器能够使助视器得到有效的利用,光学和电子助视器的适当使用能够明显提高低视力患者的残余视功能,但需要加强后续的随访及服务,解决助视器验配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与电子助视器在低视力学生阅读康复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及低视力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选取广州市培英职业学校的低视力学生30例,年龄(21.1±3.0)岁。每名受检者分别在不使用助视器、使用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和便携式电子助视器3种条件下阅读。记录不同条件下受检者的持续时间、阅读距离、阅读速度、换行时间和错误率。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检验。结果不使用助视器、使用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和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在阅读持续时间[(4.35±2.82)min vs. (7.27±4.50)min vs. (10.71±3.09)min,F=4.60,P<0.01],阅读距离[(7.44±4.40)cm vs. (13.38±7.07)cm vs. (20.97±6.84)cm,F=11.21,P<0.01],阅读速度[(35.64±24.01)字/min vs. (49.41±24.96)字/min vs. (65.59±20.03)字/min,F=13.77,P<0.01]、换行时间[(1.52±1.13)s vs. (2.24±1.25)s vs. (3.42±0.94)s,F=7.40,P<0.01]和错误率[(10.34±11.01)% vs. (5.84±3.61)% vs. (5.26±2.72)%,F=1.79,P<0.05)]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在阅读持续时间、阅读距离、阅读速度上均优于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P<0.0167);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在阅读持续时间、阅读距离、阅读速度上优于不使用助视器(P<0.0167);在错误率上便携式电子助视器、不使用助视器与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便携式电子助视器错误率低于不使用助视器(P<0.0167)。换行时间上便携式电子助视器、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长于不使用助视器(P<0.0167),便携式电子助视器长于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P<0.0167)。结论助视器对于低视力学生在阅读上有很大的帮助;便携式电子助视器总体上明显优于新型非球面光学助视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需求以及拒绝视觉康复的原因,为推广低视力视觉康复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低视力患者361例,年龄(44.2±23.0)岁,男193例,女168例,主要来自院内转诊(68.5%)。对视力损伤的病因、患者对视觉康复的需求、视觉康复的有效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岁以下低视力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白内障(30.7%)和眼球震颤(28.0%);20岁及以上主要是病理性近视(25.5%)和其他视网膜疾病(25.2%)。88.2%的患者有视觉康复需求,远视力康复的首要、次要需求是娱乐休闲活动;近视力康复的首要需求是娱乐休闲活动,次要需求是阅读。患者助视器接受率为59.4%,93.6%患者拒绝的原因是仍希望能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改善视功能。结论娱乐休闲活动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低视力门诊患者视觉康复的首要需求,制定融合娱乐休闲活动的低视力康复策略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眼所致的低视力及其康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确定天津市眼科医院低视力门诊 40岁以上患者中的高度近视眼为低视力之首位原因。研究其视力减退原因及康复方式。方法 :低高度近视所致的低视力患者 85例 ,做详细的眼部检查及视力矫正 ,使用不同类型的低视力助视器并比较其效果。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关于低视力的分类标准 ,85例中有 82例 (96 .47% )为Ⅰ级低视力 ,仅 3例 (3.5 3% )为Ⅱ级低视力。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化、并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等。应用远用助视器使 38例患者的远视力达到 0 .3或 0 .3以上 ,说明有 44 .70 %的低视力患者可获得有用视力。结论 :高度近视所致的低视力应用低视力助视器可以获得有效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LlANG X  Li F  Qiu W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1):12-15
目的 调查梅县盲及低视力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因,以世界卫生组织盲目分级为标准,对全县按2.01%抽样比例抽取11327例进行盲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双眼盲及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47%(男性0.30%,女性0.63%)和0.89%(男性0.66%,女性1.12%);双眼盲率:县城0.29%、附城郊区0.34%、山区0.56%。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0.72%、0.89%和0.59%。≥50岁盲及低视力患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结论 致盲和致低视力的眼病均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青光眼、屈光不正、弱视及翼状胬肉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70岁及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分级为标准,使用针孔镜矫正视力,统计其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分析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结果盲及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2.4%和8.8%,致盲和低视力的眼病均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病和青光眼等。结论手术治疗白内障是降低盲与低视力患病率的主要措施,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难治性眼病的防治亦应成为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新型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和近用光学助视器在低视力和盲康复中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19例低视力患者和14例盲患者分别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阅读报纸里的新闻文章,记录使用2种仪器后的近视力、阅读速度和阅读持续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后近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P<0.05);盲患者和低视力患者分别使用2种助视器后近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433、-8.721,P<0.01)。所有患者和盲患者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后阅读速度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4.290、-6.728,P<0.01);低视力患者分别使用2种助视器后阅读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P>0.05)。所有患者、盲患者以及低视力患者分别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后阅读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211、-6.137、-6.007,P<0.01)。结论新型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与传统的近用光学助视器相比,更能提高患者的近视力和改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盲与低视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及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方法 手术3个月后复查时检测视力和矫正视力,并进行详细、全面地眼科检杳,分析总结96例96只眼白内障术后盲与低视力的原因,结果白内障术后盲12例12只眼,一级低视力38例38只眼,二级低视力46例46只眼,导致盲与低视力的原因主要原因,为术前存在的影响视力恢复的眼部疾患,其中术前已经发现72例72只眼,术后才发现8例8只眼,与手术中并发症有关5例5只眼,后发性白内障9例9只眼,其他2例2只眼.结论 随着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后视力恢复主要取决于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病变,对术前存在这些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仍有意义,但术前告知病情、与患者良好沟通对降低术后纠纷风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萝岗区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州市萝岗区年龄≥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病原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盲与低视力分类标准,对广州市萝岗区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初筛后对针孔镜下视力低于0.3者,由眼科医师做视功能、眼前后节形态检查及主要致盲原闪诊断.结果 共录入人数4532人,实际受检4126人,受检率91.04%.其中双眼肓患病率为1.91%,单眼盲患病率5.96%,双眼低视力患病率8.41%.随着年龄增加,盲与低视力患病率明显升高.70岁年龄组双眼肓是50岁年龄组的25.5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盲与低视力人群中致病原因的前几位依次是白内障(47.9%),眼底病(20.4%),屈光不正(9.52%),角膜病(7.59%).另外,脑垂体瘤致盲占0.74%.结论 广州市萝岗区≥50岁老年人群盲与低视力的首要原因为白内障,故降低自内障的患病率是该地区防旨治盲的关键,另外眼底病在该地区也是重点防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