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与生化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免疫荧光标记技术为原理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与生化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对31例COPD患者与30名健康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生化参数等13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PD组和对照组免疫指标比较,CD3 CD4 T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OPD组中CD3 CD8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CD4/CD8比值升高(P<0.05);COPD组UN、UA、GLU、H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Cr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生化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组UA与CD3 CD8 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463,P<0.01),TG与CD3 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493,P<0.01),TG与CD3 CD4 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413,P<0.05).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尿酸和血脂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田静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5,3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气道的炎性病症,以慢性进展和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参与本病的发病机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17cells,Th17)是CD4+T淋巴细胞的两个亚群,是已知的重的免疫调节细胞,牵涉到多种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在气道炎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作用.两在功能和分化过程中相互拮抗,该平衡关系的维持或破坏对于免疫或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大量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贯穿于COPD的各个阶段,导致炎症反应持续放大.近来研究发现,Th1细胞和Th17细胞均参与了COPD的免疫发病过程,通过相互间作用调控COPD的炎症反应.因此,深入了解COPD炎症发病过程中Th17、Th1细胞免疫应答特征、分化及调控功能,对探讨COPD的致病机制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现居当前疾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据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范围主要死因的第3位.COPD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而气流受限与小气道、肺泡对有害颗粒、气体产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004年Hogg等~([1])研究发现:COPD的病程与气道壁的厚度、小气道管腔内炎性渗出物量强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期烟雾刺激,会导致肺部DCs亚群失衡,DCs向肺部炎症部位募集,通过与CD4+T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介导COPD细胞免疫过程.此外,COPD肺组织中肺泡弹性蛋白降解形成的具有抗原活性的弹性蛋白肽与肺部DCs的免疫作用,在COPD疾病的持续进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对比,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为AECOPD患者,对照组40例为COPD合并CAP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PCT、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脓痰、精神差、发热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分别为(64.15±7.26)ml、(62.85±7.29)ml、(62.03±5.54)%,均高于对照组的(52.51±5.75)ml、(50.85±6.74)ml、(52.34±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T和CRP分别为(0.52±0.07)ng/L和(21.51±1.3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0.97±0.08)ng/L和(40.05±1.5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与COPD合并CAP患者相比,临床症状发生情况较少,肺功能较好,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测,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方法用免疫花环法测定41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分析其变化. 结果 CD3、CD4细胞以及CD4/CD8比值较正常人显著减少(p<0.01),CD8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 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而致病,目前COPD拟临床研究大多是采用诱发性动物模型。动物选择根据实际需要以鼠、猪和灵长类动物为主。造模方法主要是将可诱发COPD的危险因素,强加于动物以诱导COPD的发生。造模时间的长短则与诱因的性质和暴露量密切相关。模型建成后主要从肺功能、肺部病理改变等方面,并采用血清炎症因子、细胞因子检测等手段对模型进行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尚有待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ients with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明确其认知功能的变化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37例进行血气参数及肺功能测定,选择同期北京市城区健康居民4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采用扩充痴呆量表(Expansive Scale of Dementia,ESD)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值(PaO2)及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将患者分组。结果:COPD组ESD总分及学习、记忆、计算、结构等四项分测验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平均分相差16分,208.1±17.6/224.3±10.6,t=5.19,P<0.001,四项分测验均值相差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O2<60mmHgCOPD组ESD总分及学习、记忆力和计算力等三项分测验评分明显低于PaO2≥60mmHgCOPD组(总平均分相差12分,199.4±12.1/211.8±18.4,t=2.05,P=0.048,其他分测验也相差2-5分,其中学习项相差最多22.9±6.8/18.0±2.3,t=2.35,P=0.025)。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50%COPD组与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50%COPD组ESD总分分别为205.7±18.1及211.5±16.7,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PaO2及受教育程度与影响COPD患者ESD评分,两者的标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25和0.245(均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E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学习、记忆、计算、结构等方面。ESD评分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及Pa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与非频繁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274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根据患者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分为频繁组(住院次数≥2次/年)143例和非频繁组(住院次数<2次/年)131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量、mMRC评分、共患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PCT)、血气指标(pH、PaO2、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频繁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百分比、PCT、pH、PaCO2、共患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组病程、吸烟量、mMRC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pO2、PaO2均高于非频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吸烟量、mMRC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COPD频繁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频繁急性加重多病程较长,患者多长期吸烟,临床中应重视病程长、吸烟量大、mMRC评分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的COPD患者,加强对其的监护管理,防止发生COPD频繁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3.
Oguzhan Okutan Dilaver Tas Ersin Demirer Zafer Kartaloglu 《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3,54(5):1214-1219
Purpose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was recently introduced for use in assessing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COP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dyspnea on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detected by CAT score in patients with COPD.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study, 90 stable patients with COPD as defined by 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criteria were included. The level of dyspnea was assessed with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dyspnea scale, and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with CAT score.Results
The mean±SD age was 68.5±10.9 (range 41-97) year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CAT score, MRC dyspnea scale score and GOLD stage in patients with COPD. There wa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yspnea scale scores and GOLD stage in the patients (p<0.001), as well 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AT score and dyspnea scale score (p<0.001). CAT score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hospitalization and exacerbations (p<0.05).Conclusion
Dyspnea is an important symptom that may impact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 CAT was shown to be a simple, fast and intelligible measurement of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and was correlated with levels of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COPD. 相似文献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阻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目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我国COPD防治的重要手段。我国早期COPD病例数量大,不同患者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性。研究早期COPD诊治情况,有望探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方法,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的临床诊治研究水平。本文现就COPD早期的诊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106例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患者10 min步行距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8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15±1.19)d,少于对照组的(11.19±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各项恢复情况明显,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孙永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药物与心理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物与心理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CO_2、PaO_2、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aCO_2为(70.2±8.9)mmHg,对照组(69.5±8.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4,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为(33.5±4.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5±9.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3,P0.05);治疗前观察组PaO_2、6MWD分别为(50.1±2.3)mmHg、(241.4±11.2)m,对照组为(50.6±2.7)mmHg、(243.5±10.8)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5,1.001,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6MWD分别为(80.6±7.6)mmHg、(325.4±12.3)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9.2)mmHg、(297.3±16.8)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4,10.008,P0.05);治疗前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分别为(59.3±3.9)分、(55.2±3.6)分,对照组为(58.9±4.3)分、(56.2±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1,1.236,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81,32.656,P0.05)。结论:舒利迭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呼吸功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