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对血压的相关影响。方法对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社区所辖老年高血压413例进行调查,根据脉压差是否大于60 mmHg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体重、年龄、家族史等情况。结果脉压差大于60 mmHg的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冠心病的比例显著高于脉压差小于60 mmHg的患者(P0.05),脉压差大于60 mmHg的患者中存在家族史、体重指数超过26及年龄超过75均显著高于脉压差小于60 mmHg的患者(P0.05)。结论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冠心病等并发症,有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超标、年龄偏大是脉压差增高的危险因素,应提高临床重视,重点进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 94 1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脉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 )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 6 0岁年龄组 :脉压 >4 0mmHg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CHD)的百分比小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5 ;(2 )在 <6 0岁年龄组 :脉压 >4 0mmHg合并脑出血的百分比大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1,而合并高心病的百分比小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5。结论 脉压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 (如高心病、脑出血、冠心病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脉压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压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及左心室大小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09例冠心病患者,排除合并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24 h的动态血压,根据24 h平均脉压分为3组,A组:脉压≤45 mmHg,B组:55 mmHg≥脉压>45 mmHg,C组:脉压>55 mmHg,比较3组的24 h平均动脉压,心电图中Rv5 Sv1,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射血分数(EF)。结果脉压明显增高的C组较A组及B组的LVM I、LVPWT明显增加,Rv5 Sv1也明显增加,但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压增高使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更加明显,心功能明显下降,控制脉压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24h平均脉压(ABP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资料,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24h平均脉压(ABPP)分为≥60mmHg组和<60mmHg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及心脏彩超检测的舒张期左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内径(EDd)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PP≥60mmHg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ABPP<60mmHg组,左室肥厚程度ABPP≥60mmHg组重于ABPP<60mm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24 h平均脉压(ABPP)与左室肥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不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对62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同时依据脉压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其发生卒中、心肌梗死、总病死率等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结果在脉压差≥60 mm Hg组(n=40)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明显较脉压差〈60 mm Hg组高,且患者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及总病死率(23例,17例,20%)明显高于脉压差〈60 mm Hg组(3例,2例,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与卒中、心肌梗死和总病死率呈正相关,平稳持久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脉压分布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脉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中年龄≥ 18岁的 882 6 81人的资料进行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人群的脉压均值为 (44 6 1± 13 5 9)mmHg(1mmHg =0 133kPa) ,其中男性为 (44 92± 12 72 )mmHg,女性为 (44 34± 14 32 )mmHg。随年龄的增长脉压逐渐增宽 ,5 0岁以后脉压增宽的幅度加速且女性高于男性。在≥ 6 0岁人群中 ,脉压≥ 6 0mmHg的比例高于 <6 0岁组人群。 (2 )随脉压增宽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调整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后 ,以脉压 <4 5mmHg的人群为基线组 ,脉压为 4 5~ 5 9、6 0~ 74和≥ 75mmHg组人群 ,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基线组的 1 9、3 5和 5倍。同样 ,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是基线组的 1 2、1 5和 1 7倍。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纳入影响因素中再分析 ,仍显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随脉压的增宽而增加。结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随脉压的增宽而增高 ,脉压增宽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琳  孙慧灵  李海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92-3993,399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12年1月间于某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41例,其中合并冠心病的165例病例为A组,单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6例为B组,监控两组动态脉压,对比观察两组动态PP的差异;另对B组176例病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MT≥0.9 mm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共91例为α组,其余85例为β组,比较两组动态PP的差异.结果 合并冠心病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的24 h APP、dPP、nP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组.结论 动态脉压水平对冠心病并发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提示作用,动态脉压越高,冠心病并发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132例,其中脉压<65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62例(A组),脉压≥65mmHg患者70例(B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测量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IMT的变化。结果脉压≥65mmHg组IMT明显高于脉压<65mmHg组,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年龄有关,随着脉压的增加,颈动脉IMT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健康必读》2009,(9):55-55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资料显示有1.6亿高血压人群。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率显著增高,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组“十五”攻关资料显示收缩压140~159mmHg、160~179mmHg、≥18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大量的证据显示每天100mg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6例〉60岁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6例,对照组为单纯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则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患心肌梗死、冠心病的患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15例(22.7%)、冠心病32例(48.5%),对照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5例(8.3%)、冠心病15例(25.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程的增加,而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1.
褚岩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156-156
目的 通过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并分析临床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6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组)和 90例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非并发组)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并分析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结果 对两组进行检查比较发现,在易患因素上,两组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症状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上,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增大、合并心率失常、左胸ST-T改变、心肌梗死表现、持续房颤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若是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界向左、ST-T改变、心肌梗死等症状时可以考虑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132例,其中脉压〈65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62例(A组),脉压≥65mmHg患者70例(B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测量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IMT的变化。结果脉压≥65mmHg组IMT明显高于脉压〈65mmHg组,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年龄有关,随着脉压的增加,颈动脉IMT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占鹏  曹香府  李军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081-1083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脉压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某煤矿现已脱离粉尘作业的男性煤工尘肺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尘肺组),以某建筑公司无粉尘作业史的男性工人260例为对照组。对尘肺组与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疾病史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脂。资料整理后,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并处理数据,尘肺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尘肺组收缩压[平均(131.67±15.94)mmHg]、舒张压[平均(75.62±9.83)mmH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平均(137.01±18.69)mmHg、(84.25±10.31)mmHg)];脉压[平均(55.86±13.96)mmHg)]水平高于对照组[平均(52.83±15.02)mmHg];尘肺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脉压60mmHg或≥60mmHg,尘肺组冠心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无论是尘肺组还是对照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均随脉压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未发现尘肺期别对尘肺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孟协诚  戈海林 《中国校医》2005,19(3):236-23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组47例与合并高血压组127例,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血脂代谢指标。结果正常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将二组患者按性别、年龄分组后,合并高血压组<60岁男性患者的三酰甘油不仅高于≥60岁男性患者,而且高于<60岁组女性患者;<60岁组男性患者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高于≥60岁男性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60岁女性患者载脂蛋白B100值高于≥60岁组;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B100的比值低于≥60岁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合并高血压组,空腹血浆葡萄糖、脂蛋白(a)、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血脂异常的类型仍以高三酰甘油血症为主,但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率发生变化。结论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加重了血脂异常;年龄、性别因素对血脂代谢亦有影响,且血脂异常类型单纯糖尿病和糖尿病伴高血压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对颈总动脉的影响以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186例,平均年龄79.82±6.04岁,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高脉压组(脉压≥60 mmHg)和低脉压组(脉压<60mmHg),测定颈总动脉内径(CCA)、内膜一中膜厚度(IMT)以及血浆CRP水平.结果 高脉压组CCA、IMT及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25±0.72 mm、1.32±0.15 mm和73.53%)高于低脉压组(分别为7.97±0.74 mm、1.01±0.19 mm和59.52%)(P<0.05).高脉压组CRP水平(5.72±2.89 mg/L)高于低脉压组(3.81±2.56 ms/L)(P<0.05).IMT与动态脉压及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P<0.05)和0.4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脉压促进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5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男性<60岁,女性<65岁)65例,老年组(男性≥60岁,女性≥65岁)10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吸烟饮酒情况,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行冠脉造影检查,记录冠脉病变数量、罪犯血管(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左主干)及弥漫性病变情况。结果 中青年组吸烟史、饮酒史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回旋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多支病变、前降支病变、弥漫性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对颈总动脉的影响以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186例,平均年龄79.82±6.04岁,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高脉压组(脉压≥60mmHg)和低脉压组(脉压〈60mmHg),测定颈总动脉内径(CCA)、内膜-中膜厚度(IMT)以及血浆CRP水平。结果高脉压组CCA、IMT及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25±0.72mm、1.32±0.15mm和73.53%)高于低脉压组(分别为7.97±0.74mm、1.01±0.19mm和59.52%)(P〈0.05)。高脉压组CRP水平(5.72±2.89mg/L)高于低脉压组(3.81±2.56mg/L)(P〈0.05)。IMT与动态脉压及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P〈0.05)和0.4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脉压促进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压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以我院148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根据脉压差的大小分为ABC三组,A组﹤40mmHg11例;40mmHg≤B组≤60mmHg61例;C组﹥60mmHg76例,对三组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 A组出现斑块2例,B组出现斑块19例,C组出现斑块46例,A组斑块出现率低,C组斑块出现率高。结论脉压差增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脉压越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越高,大动脉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醛固酮(AL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筛查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本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单纯高血压患者60例(高血压组)及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血清ALD、MMP-9、hs-CRP和IL-6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ALD、MMP-9、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ALD、MMP-9、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ALD、hs-CR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检测和评价药物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对照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1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对照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0%和20%,经检验,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程对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有影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讨论:糖尿病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独患高血压病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