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1月至199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病人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即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治疗组(PVC组)30例,术后单纯外周静脉全身化疗组(对照组)30例,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PVC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分别是86.6%、10%、6.6%。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组l—3年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低,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提高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青光眼手术方式之一 ,少数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无功能滤过泡 ,从而丧失滤过作用 ,致使眼压增高 ,手术失败。我们采用 5 氟尿嘧啶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及分离治疗无功能滤过泡 2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 3 2 8例 ,其中出现无功能滤过泡 2 9例 ,发生率为 8 8% ,男性 18例 ,女性 11例。年龄 16~ 72岁 ,平均 5 4岁。均单眼发生。发生时间在手术后 10~ 3 0d ,治疗时间在手术后 14~ 40d ,随访半年。1 2 患眼类…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首选手段。对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并不能完全避免复发的危险。病理学的预后因素包括了原发肿瘤的侵袭性、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它们决定了疾病的复发风险。局限期的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30%~60%。因此,避免复发和转移成为治愈大肠癌的关键环节,在临床上备受重视。术后辅助化疗作为防治复发、转移的强有力方法,显示出其日益重要的临床地位和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治疗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我科从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对75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采取5-氟尿嘧啶(5-Fu)持续输注联合草酸铂辅助化疗,并针对化疗患者不舒适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中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近2年来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根治手术,观察组术毕关腹前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900 mg于肿瘤病灶及淋巴血管回流区域;对照组仅给予根治手术而不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1~2年局部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15.2±2.4)d、对照组(14.7±2.2)d,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60)、11.7%(7/60),对照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12/60)、33.3%(20/60),两组患者1~2年局部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术后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术中腹腔内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可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且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对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最新进展,旨在为提高直肠癌术后化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化学方式术后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动性、CD4+和CD8+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为期1年和2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64.33%、NK细胞活动性为45.82%、CD4+为47.04%、CD8+为25.69%,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9.07%,2年生存率为48.8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2.79%、37.21%,研究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术后化疗应用常规化学加中药的术后化疗方式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泵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皮下埋藏式化疗泵选择性动脉灌注代替口服或静脉注射化疗,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根治性结肠癌切除术后采用单纯全身化疗方案(FOLFOX6)进行静脉化疗;联合组28例,根治性结肠癌切除术后,先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4次,再采用单纯全身化疗方案(FOLFOX6)进行静脉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化疗后KPS评分升高率为53.67%,对照组KPS评分升高率为3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联合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86%、82.14%、75.00%,对照组分别为89.29%、67.86%、53.57%,其中两组患者3、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可作为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合理化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10例直肠癌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内疝2例,小肠扭转2例,其梗阻原因与手术操作有直接关系;造口水肿、狭窄3例,其梗阻原因与手术操作有一定关系;3例肠粘连、肠梗阻也与手术创伤有关。结论 直肠癌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大多可以预防,强调其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43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Ⅰ期结直肠癌患者,老年患者229例(>60岁),非老年患者208例(非老年患者>60岁)。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术后相关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而经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较,经腹手术后患者发生相关系统的并发症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老年患者术前合并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的因素。这些影响结果主要体现在在增加住院时间以及存在较高的病死率。然而,术前合并基础疾病不能提示老年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1.
5-Fu缓释剂对直肠癌区域性化疗局部药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万圣云  刘弋  张俊舜 《安徽医药》2003,7(4):250-252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后,药物在局部的分布、扩散情况。方法 对13例直肠癌拟手术患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500mg,72h后手术,术中抽取肠系膜下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并取癌组织癌旁近端的肠壁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Fu浓度。实验数据采用SPSS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肠系膜下静脉血5—Fu浓度显高于同时相外周血浓度,癌组织5—Fu浓度显高于癌旁组织浓度,全组未发现全身及局部毒副作用。结论 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是直肠癌术前区域性化疗的最佳途径之一;证实了区域性化疗局部5—Fu高浓度的优势,可望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接受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直肠癌的临床确诊患者78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9例,在化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直肠癌症状改善效果(89.7%)明显优于A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化疗期并发症发生率(7.7%)明显低于A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Miles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Miles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患者入院后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Miles术后化疗患者提供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有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入组本次临床研究。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1~3天;5-氟尿嘧啶500mg/m^2,持续滴入或泵入(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变化情况及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为62.5%,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8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5例。毒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脱发,但未有因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敬浩  董明 《安徽医药》2018,22(7):1413-14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结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结肠造瘘术患者105例,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24例,其中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21例,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3例.24例患者中,瘘口周围感染患者16例,瘘口粘膜水肿患者3例,瘘口狭窄患者3例,肠管脱垂与瘘口旁疝患者各1例.将瘘口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相结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 24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8 d,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对于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究其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并加强心理疏导,达到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热化疗对肺癌术后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肺癌术后患者热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并与正常对照作比较。结果患者热化疗前后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均低于正常对照值(P〈0.05)。热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3^+,CD4^+)、NK细胞(CD16^+CD56^+)均显著升高(P〈0.05),抑制T淋巴细胞(CD3^+,CD8^+)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CD19^+)变化不显著(P〉0.05)。热化疗无效者CD3^+、CD3^+,CD4^+、CD16^+,CD56^+显著降低(P〈0.05),而CD3^+,CD8^+、CD19^+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热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观察,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持续48 h静脉灌注5-FU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5-Fu持续48h静脉灌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全组瘸例采用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静滴,5-FU 0.5g于CF滴至一半时静脉推注,接着5-FU 3.0g/m^2持续静脉灌注48h,在整个5-FU灌注过程中每6小时口服安曲希片75mg,共7次,每例患者均联合使用顺铂30mg连用5d,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以上的化疗。结果CR2例,PR15例,NC18例,PD17例。总有效率为32.69%。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静脉炎、口腔黏膜炎、腹泻、恶心和呕吐、骨髓抑制和脱发等。结论5-FU持续48h静脉灌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优越,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直肠癌术后放疗后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直肠癌术后放疗已死亡病例156例,87例行术后放疗,69例行复发后放疗。放疗方法为^60Co或15MVX线前后野外照射,放疗剂量DT37.8~80Gy,DT45Gy以上采用缩小野加量,疗程29~96d。前后野剂量比为1:2或2:3。结果 术后放疗死于局部复发及血行转移分别为34.5%、65.5%,复发后放疗死于复发未控及血行转移分别为66.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男性中下段直肠癌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36例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保留组(PANP)和非PANP组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PANP)和对照组(非PANP)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7.78%和61.11%;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72.22%;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和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60岁以下,Dukes 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在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