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临床医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各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我们将各医家对COVID-19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发现各医家均认为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为疫戾之气,但因各医家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不同,所诊治患者体质及病程阶段各异,故对于疫戾性质从寒湿、湿毒、湿热、温热、湿燥论者各异,总以湿毒和寒湿为主;治则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同时亦需全程顾护正气;分期分型辨证论治结合整体论治,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共同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张志明教授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任命为COVID-19中医防治组组长,全程跟进甘肃省COVID-19的治疗工作,并根据甘肃省COVID-19的形势和发病特点,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极力推荐和支持中医药的使用,在保证甘肃省所有COVID-19患者"一人一方"的中医治疗策略前提下,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诊疗,归纳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主要在肺,或兼在脾胃,病性以湿为主,治疗上应注重宣降肺气,兼顾脾胃。该治疗思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中医瘟疫范畴,"疫毒"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肺脾气虚、寒湿"状态"为其发病基础,气化"顿滞"为病传关键,中医治疗以救治肺气为基本原则,分期分层,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现将吉林省中医干预治疗的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以发热、乏力、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此次疫病的核心病机是寒湿伏热。结合广西地域条件和人群体质特点,运用中医壮医防治COVID-19理论,以袪寒湿兼扶正为原则,概述中医壮医结合治疗特点,为COVID-19疫情的防控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2019年底爆发于武汉市随后波及全国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有传播迅速、致病力强等特点,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目前,在无明确特效药的情况下,运用中医三因制宜、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为指导,我国各地区纷纷报道传统中药参与相关临床救治。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从发布第3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开始加入中医治疗方案,到2020年2月7日发布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再次肯定了结合中医药治疗此次疫情显得尤为重要。有资料显示,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均显示了明显的疗效,现就我市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治经过以探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经病原学检测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将由其引发的疫情拟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控制措施。由张伯礼院士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深入疫区,开展疫区中医药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与转归,取得显著成效。文章从目前已公布的临床资料出发,比较分析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中医证候、治疗等内容,以期为临床指导COVID-19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肺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及中西医治疗现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邪性质为湿热毒疫,病因病机为湿热化毒、郁遏气机。针对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出现的伤寒治法与温病治法的争论,提出辛温发散法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脱离临床实际,应当加以摒弃。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文献,从临床实际出发,论述温病下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指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运用经络学说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相关理论,采用温病学中治疗疫病常用的下法,推动肠道运动,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和生成,通过增强肠道的蠕动而兴奋肠道的副交感神经,转移支配支气管的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起到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增多、减轻肺部炎症风暴、提高肺的免疫力的作用,达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提出下法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应用的时机,指出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各个时期以及疑似病例中大范围地运用下法,减少炎症风暴的发生,减少新冠肺炎轻症向重症的转化,祛邪外出,邪有去路,达到急下存阴、保存正气的目的,以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认识的不断深入,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贯彻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愈后防复"的特色优势,加快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功能康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专家教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等有关文件要求,对符合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恢复期人群给予个性化的中医护理康复指导,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居家中医护理康复指引》,用于指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中医"湿毒疫"范畴,根据目前该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瘟疫相关理论,总结其病因为湿毒之邪,病位在肺,累及脾胃;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西医以抗病毒、调节免疫、对症支持等治疗为主,中医以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为主,临床采取中西协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各地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方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徐旭  张莹  李新  李晓霞 《中草药》2020,51(4):866-872
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后各地区发布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探究其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和通报,自2019年12月8日官方通报的武汉首例不明原因肺炎发病病例至2020年2月1日北京、天津等地区的13项含中药处方的中医药预防COVID-19的方案。13项预防方案中多用黄芪、玉屏风散等中药和方剂补"正气";由于疫情发于冬季,预防方案体现因时制宜的原则;北方8个地区多使用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中药,南方5个地区多用苍术、藿香等芳香除湿中药,预防方案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人群体质不同采用不同处方,体现因人制宜的原则。此外,还应重视隔离病原、起居有节、调节情志、饮食营养、适当运动等预防措施。COVID-19的中医药预防应注重补正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用药,重视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属中医"疫病""湿毒疫"范畴,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了7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比分析第三到七版《诊疗方案》中医诊治的内容,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的变化特点,归纳总结中医对本病认识过程的规律可见从已知到未知的逐步深入,为完善、优化中医药应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冉  王婷婷  李开铃  尚锐峰  宋杰  张景勍 《中草药》2020,51(6):1412-1426
近期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西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考察和试验中。中国多地用中医药治疗COVID-19临床治愈率较高,且治疗经济性较好。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在调节免疫力的同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COVID-19中应用较多。筛选2000-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COVID-19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程琦  高杉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0,37(6):627-6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主要病机为"湿、毒",治疗上解毒化湿贯穿始终。新冠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如中医预防方、香囊、针灸、中国传统功法、食疗、足浴、熏蒸等。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无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不完整,因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新冠肺炎中西医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婧  王文清  施春阳  方建国 《中草药》2020,51(5):1106-1112
对2019年底于中国武汉发现并蔓延到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的疾病范畴、病邪性质和疾病发展进行阐述,鉴于中医药在历年来"瘟疫"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医药在此次COVID-19疾病中的治疗优势,即"扶正祛邪,以不变应变"和"辨证施治,以变应变",减少因激素等药物带来的后遗症,降低患者病死率等。并提出应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发挥其对COVID-19未感染者的预防优势;早期介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风暴"控制疾病向重症发展;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临床辨证分型,发挥中医药防治COVID-19的个体化优势;关注COVID-19中药防治中的合理用药问题;收集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获得中西医结合防治COVID-19数据库等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对本病的防控意义重大。国家及各省市卫生管理部门针对此次疫情相继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其中大部分包含预防用药处方,显示了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特色,亦显示了各省区的用药特色。为此,搜集了全国中医诊疗方案中66个预防方,挖掘各省区的中医药预防方案的规律,统一用药思维,为COVID-19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地区的中医专家结合地域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均取得了较好疗效。基于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不同地域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证候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把握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与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中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75例COVID-19患者信息进行整理,采用预先设置的数据提取表收集中医证型与肺部CT影像等信息,根据中医证型不同进行分组,评估不同证型、不同病情阶段的CT影像差异,探索中医证型与CT影像的关联性。[结果]湿热并重型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以单肺或双肺单发或者多发病灶为主,影像上表现为小斑片或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或结节影;寒湿内侵型、湿毒闭肺型肺部CT病灶变密实,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样密度影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阴气耗伤型双肺呈弥漫性病变,严重时呈“白肺”,可见有肺纤维化。[结论]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与肺部CT影像具有相关性,对中西医结合诊治COVID-19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分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及辨治方法。[方法]对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患者开展中医证候学调查,并进行典型病案的辨治分析。[结果]相比较天津地区整体的病证特征,复阳患者以男性更多见,平均年龄较小,轻型或普通型患者居多;接近半数患者无症状,症状种类较首次发病时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舌苔厚腻等湿浊之象明显改善,但较多出现咳嗽、咽干等气阴两虚之征,治法上建议应用益气养阴配合化湿祛浊、活血通络,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的把握及典型病例的辨治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深涛教授作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组专家,参与中医抗疫一线工作。吴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浊毒疫",其病机在于浊瘀壅滞,腐秽酿毒,浊毒疫邪,上闭肺气,中及脾胃,下干肠道,流布三焦,弥漫周身。治疗应遵循"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基于其浊毒为患的病机,化浊解毒法应贯穿治疗始终,对于重症患者适时适当使用通腑泄浊法可对病情起到截断扭转的作用,恢复期应运脾化浊,升降气机,日常预防应注重未病先防,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