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治疗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脊柱侧弯Cobb's角纠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第2天椎体高度恢复率、脊柱侧弯Cobb's角纠正度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疗效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当,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及骨水泥灌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评估2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度、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1)。2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2组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7-1608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开展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开展双侧颈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骨水泥注水(入)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OVCF患者8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VA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充填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降低VAS评分,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减少骨水泥充填量及X线曝光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单侧经后外上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以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观察组予以单侧经后外上方入路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Cobb角、椎体高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X线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年,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Cobb角、椎体高度改善均优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1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经后外上方入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均可改善功能和减轻疼痛,但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短期与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行PKP组(单侧组)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PKP组(双侧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明显高于单侧组(P0.05);术后1周、12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双侧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术后1周及12、24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入路经椎弓根行PKP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短期预后相近,但随着时间延长,双侧入路更有利于维持患者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s角及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s角及椎体高度均较前明显降低,观察组Cobb's角及椎体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25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n=115)和开放组(n=110)。微创组给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开放组给予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5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及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升高(P<0.05);微创组术后5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优势明显,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参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参照组的77.14%(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较参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有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疼痛程度低等优点,缺点是治疗费用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双侧或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比较治疗前后VS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及活动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4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VS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及活动能力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治疗前后VS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及活动能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单侧和双侧入路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功能障碍程度、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0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试验组给予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疼痛、功能障碍程度、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腰椎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当,但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随访3~12个月,在手术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估和疼痛程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2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127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穿刺方法分成两组。A组(86例)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路径,术前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上分析OVCF椎体及其附近组织结构,同时设计穿刺路径;B组(41例)直接采用双侧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术中穿刺成功后进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分布与渗漏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等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平均X射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平均手术出血量更少,骨水泥过中线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量及术前和术后24h平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KP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治疗OVCF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3例。研究组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疼痛程度及Cobb's角。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术前,疼痛评分低于术前,Cobb's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Cobb's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修复伤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用单侧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臂监控下,经单侧椎弓根或椎弓根外侧入路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76例161个椎体,经一次或分次椎体成形术后,除1例合并有强直性脊柱炎,术后腰背痛缓解不明显外,其余患者腰背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入路只要选好进针点,调整好穿刺的角度方向,将骨水泥注射至前中份即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且单侧入路在减少注射损害和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n=60)和对照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n=6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后凸角(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评分、Oswestyr功能障碍(ODI)指数。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术中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增加(P <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4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观察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骨水泥注射量及泄露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个月,两组腰椎功能指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大于对照组,泄露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6.22%(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提高椎体高度,减小后凸Cobb角,增大骨水泥注射量,降低泄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作用.方法 2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了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1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PMMA注入量为3~8 ml,平均6 ml,完成26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22例中,20例疼痛改善,有效率90.91%,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天,平均2.7天.随访观察止痛效果持久.1个椎体术中出现骨水泥溢入椎旁静脉丛,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间盘,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例(共25个患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使用数字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14例患者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其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获得显著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涛  陈卓夫  龚辉  彭霞舞 《临床医学》2011,31(11):20-22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均〉60岁,女性均〉50岁;受累椎体分布在第7胸椎~第4腰椎,其中单个椎体骨折患者42例,同时有2个椎体骨折患者14例,2个以上椎体骨折患者4例,骨折经MRI证实为新近骨折,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3.85 ml,平均住院时间5.5 d。平均随访3个月,对于术前及第3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分析。结论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