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因“反复发作上腹部隐痛不适10余年 ,加重 1周”入院。入院后经术前准备 ,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不规则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肝总管癌栓取出术。术中见胃窦部及胃体部角切迹上方后壁近小弯侧有 2枚肿块 ,呈溃疡型 ,大小分别为 3cm× 3cm× 1.5cm、2cm×  相似文献   

2.
Sun YL  Liu YW  Zhong DR  Gao WS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0):756-758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7至2007年间收治的6例胃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分析国内外报道的胃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5岁(40~66岁);肿瘤位于贲门3例,胃底2例,胃体1例;溃疡型5例,隆起型1例;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接受术后化疗.本组2例获得随访,1例术后4年仍生存无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因广泛复发转移死亡.胃小细胞癌国内外报道共223例,男164例,女59例;平均年龄64.2岁(42~84岁);肿痛位于贲门及胃底97例,胃体55例,胃窦54例;大体分型溃疡型137例,隆起型47例;肿瘤直径平均6.23 cm(0.8~17.0 cm).生存时间超过1年者43例,仅占19.3%.结论 胃小细胞癌术前、术中常不易确诊,手术范嗣可同胃癌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可适当简化,术后采用针对肺小细胞癌的化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男性病人,58岁。5年前因患舌鳞状细胞癌在我院行舌癌根治术。现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余入院。上消化道X线钡餐见食管中段狭窄,胃镜发现除食管中段有长径约5cm肿块外,在贲门部胃小弯侧还有2.5cm×2.0cm大小的黏膜糜烂区,病理检查结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贲门腺癌。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残胃与食管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同术前。讨论:上消化道3处以上的重复癌极为罕见。重复癌的诊断目前多采用Warren和Gates提出的诊断标准:(1)每个肿瘤必须是恶性,(2)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3)必须排除转移性癌。所有肿块在6个月以内获…  相似文献   

4.
胰腺腺鳞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 ,本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胰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本组 8例胰腺腺鳞癌病人 ,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6 9 3± 11 8)岁。肿瘤位于胰头 5例 ,胰体 2例 ,胰尾 1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4例 ,其中 1例行保幽术式 ,1例合并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术。另 1例胰头肿块术中发现肝转移 ,行胆囊空肠襻式吻合术 ;3例胰体尾肿块 ,2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 ,另 1例肿瘤已侵犯胃底 ,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合并部分胃切除术。病理检查 :瘤体平均 4 5cm ,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呈腺癌和鳞癌混杂表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5例胰头肿块中 ,肿瘤侵犯十二指肠 2例 ,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1例 ,肝转移 1例 ;1例胰体肿瘤侵犯脾静脉 ,1例胰尾肿瘤侵犯胃壁肌层。镜下见肿瘤侵犯神经 2例 ,淋巴结转移 2例。随访 6例 ,术后生存 3~ 7个月 ,平均生存 5 5个月 ,均死于肿瘤复发和肝转移。结论 胰腺腺鳞癌以腺癌和鳞癌混合为组织学特点 ,呈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易侵犯周围脏器、大血管和肝脏、淋巴结转移 ,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孙生虎  苏瑞琴 《腹部外科》2009,22(4):208-208
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套叠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为女性,67岁。于2007年2月因小弯胃体癌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胃小弯距贲门2cm,癌肿较大、浸出浆膜、周围器官无受累,肝脏无转移,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  相似文献   

6.
例1 男,66岁。左上胸背部疼痛伴吞咽哽噎感4个月。曾息肺结核,血吸虫病。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后段有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胃镜活组织检查示:食管下段鳞癌。术前临床诊断:肺癌合并食管癌。1999年8月行左侧开胸探查术,发现左肺上叶后段有-5cm×4cm×2cm大小、质硬的肿块,食管下段有长约4cm的肿块,行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左肺病变楔形切除术。病理检查:肺中分化乳头状腺癌,食管溃疡型低分化鳞癌,浸润到外膜层伴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术后7d发生重症肝炎,术后10d发生胃食管吻合口瘘、切口及肺部感染。经给予护肝,胸腔冲洗,切口换药及强效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术后17d息者因经济原因出院,术后1个月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腺鳞癌和胃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胃腺鳞癌和胃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腺鳞癌进行CK17及CK1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本组原发性胃腺鳞癌和胃鳞癌病例占同期全部外科治疗胃癌病例的0.28%,其中原发性胃腺鳞癌10例,胃鳞癌2例;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65岁.主要临床症状有上腹隐痛或胀痛不适,呕血及黑便.术前胃镜活检确诊率为33%(4/12).肿瘤直径≤5 cm 3例,>5 cm 9例.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4例.TNM分期Ⅰ期1例,Ⅲ期5例,Ⅳ期6例.本组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转移复发10例,其中4例腺鳞癌姑息切除患者存活少于半年,且鳞癌和腺癌所占瘤体成分均在30%以上.术后3年死于其他疾病1例,术后5个月存活1例.结论 原发性胃腺鳞癌和胃鳞癌在临床上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腺鳞癌预后较差可能与其兼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68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2个月余入院。体查 :腹平软 ,上腹部轻压痛 ,无肌紧张、反跳痛 ,可触及一大小约 10cm× 8cm× 6cm的肿块 ,质硬 ,边界不清 ,活动度较差 ,轻度压痛 ,无振水音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窦癌” ,彩超检查示“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弥漫增厚表面有小溃疡、胃外淋巴结” ,择期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癌肿位于胃窦部 ,大小约 10cm× 6cm× 6cm ,外侵严重 ,已浸润浆膜 ,侵犯肝十二指肠韧带 (至肝门部 )、小网膜及胰腺 ,周围淋巴结明显肿大。盆腔、腹主动脉旁、肠系膜根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79岁,中上腹阵发性胀痛伴黑便2个月、外院钡餐摄片示胃底平滑肌肉瘤而入院。查体:全腹软,中上腹深压痛,未及腹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乳腺轻度发育,未及肿块。入院后胃镜检查:贲门7~8点处见一8cm×10cm巨大肿块,呈紫色,血管丰富,未行活检。CT示胃底贲门部软组织肿块影伴肝胃韧带淋巴结肿大,拟胃癌。在全麻下行胃近端癌根治术(D3)、食管胃远端吻合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胃贲门后壁,直径8cm,穿透浆膜层,与腹腔干第7、8、9组淋巴结粘连。腹腔内其他脏器未见转移灶。术中冰冻病理示胃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癌。术后病理报告:胃底贲门绒毛膜…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1岁。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及上腹部不适3个月,伴消瘦、贫血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3cm×3cm肿块,部分与皮肤固定,腋下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见小弯侧及窦部肿块,中央有2cm×2cm溃疡,组织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入院诊断:(1)左侧乳腺癌,(2)胃癌。手术方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反复中上腹隐痛 8月 ,纳差 6月 ,于1999年 4月入院 ,入院诊断为胃体癌。手术探查见胃体溃疡型肿块侵及浆膜外 ,予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 ,术后 10d出院。于同年 7月持续中下腹痛 3d再次入院 ,入院诊断为肠梗阻 ,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 ,肠道梗阻无缓解。后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距回盲瓣 10 0 0mm处 ,回肠套叠约 15 0mm ,起套点质较硬 ,近端肠管明显扩张 ,作小肠部分切除 ,解剖肠管发现起套点为 40mm× 30mm× 30mm肿块 ,质硬。病理报告 :小肠恶性淋巴瘤。术后恢复良好 ,其后…  相似文献   

12.
膀胱混合性上皮癌较罕见。我院1979~1988年曾收治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鳞状细胞癌(鳞癌),现报告如下: 例1 男,66岁。因肉眼血尿2月于1979年9月25日入院。膀胱镜检查见左侧输尿管开口处2cm乳头状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再植术。病理报告: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4年再次出现血尿入院。膀胱镜检见膀胱底部有一2 cm大的广基肿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余,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逐渐加重,术前半流质饮食。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检无特殊。外院胃镜示距门齿26~31 cm处可见菜花样肿物,病检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我院病理会诊示食管鳞状细胞癌,胸部CT提示右下肺结节。患者于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中下段癌根治、胃代食管左颈部机械吻合、右下肺切除、预防性胸导管结扎、高位空肠造瘘术。行胸腔镜探查见右下肺结节直径约1.5 cm,表面胸膜无凹陷,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余肺未发现实质性肿块,无胸腔积液及肺不张。腔内直线切缝楔形切除右下肺肿块,快速冰冻切片报告“肺癌,腺癌可能性大”。考虑双原发癌可能,征求家属意见后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探查见中下段食管肿瘤5 cm ×4 cm ×3 cm,质中,伴食管旁、隆突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大。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游离胸段食管,清扫淋巴结,结扎胸导管。仰卧位,左颈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食管。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未见转移灶,切开网膜,结扎胃短、胃左血管,将胃游离。上腹正中切口,制作管状胃,上提至颈部。横断食管,将胃与食管行左颈部机械吻合,减张缝合吻合口,闭合胃残端,行高位空肠造瘘。术后病理诊断:①右下肺高-中分化腺癌(支气管残端未见癌,送检5组、7组、10组、11组淋巴结共10枚未见癌)。免疫组化:TTF-1(+),CK7(+),CK20(-),VEGF-C (-),EGFR(+),ERCC-1(-),RRM-1(+),P53(-),Ki-67Li 约10%。②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管壁全层(食管残端、胃断端、网膜、食管周围淋巴结、胃周围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胃左淋巴结、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共17枚未见癌)。免疫组化:PCK(+),CK5/6(+), P63(+),VIM(-),CK(-?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10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16%)伴有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8%,黏膜癌为7%(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直径1.1~2.0cm及〉2.0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及28%(P〈0.05)。高分化EG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及20%。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则可转移至N2。结论EGC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GC术式。  相似文献   

15.
近遇一例乳癌根治术后存活15年但6次局部复发的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46岁。因右乳外上象限有一约3×5×5cm肿块,于1970年9月23日在门诊作肿块切除,病理报告右乳符合纤维乳腺病早期恶变。即于9月26日行右乳窟根治术(Hasted手术),清扫右腋窝时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报告右乳纤维囊性乳腺腺病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8岁,因胃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3年,脐周发现包块卫年入院。查体:脐周有一10cmXscmX6cm质硬包块,中央部突出皮肤,其6cmXscmX4cm范围已溃破,易出血,病理检查结果示“转移性腺癌”,胃镜活俭示“吻合口印戒细胞癌”。故于全麻下行残胃复发癌全切,食管一p祥代胃空肠残端吻合术,腹壁肿块于其边缘3cm按无瘤技术切除肿瘤。术中见残胃吻合口处有6cmXscmX4cm肿块,侵出浆膜,残胃周围无肿大淋巴结,盆底腹膜光滑。腹壁转移癌切除后致腹壁缺损约I4cmX12cm宽,故切取双侧腹外斜肌皮瓣,左侧10cmX8cm宽,右侧12cmX…  相似文献   

17.
患者,65岁.发现左阴囊皮肤肿块2个月,左腹股沟肿块1周于2010年1月11日入院.查体:左阴囊根部皮肤见直径1.5 cm红色结节;左腹股沟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3 cm×2 cm×2 cm大小,质硬,固定,无压痛.CT检查示左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肿大,PET-CT示左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未发现原发灶.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报告转移性癌;左阴囊肿块活检报告阴囊恶性肿瘤.行阴囊肿块扩大切除加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切除左睾丸.手术顺利,术后出现淋巴漏,2周后好转.病理报告:阴囊皮肤Merkel细胞癌,肿瘤切缘阴性,左腹股沟淋巴结融合肿大,有癌转移;左睾丸精索未见癌转移.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ao Z  Chen FZ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3):183-185
目的 探讨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手术和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5例表现无痛性肿块,2例伴局部疼痛。肿块细针穿刺均找到癌细胞。5例行根治术,2例行改良术。病理报告:乳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健在,2例死亡;3例失访。结论 乳腺鳞状细胞癌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改良术、根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需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9.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年来诊治的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有完整资料的病人6例,临床多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背痛及恶心呕吐等。肿瘤位于胰头2例,钩突1例,胰体/尾3例。切除标本的主要病理特点为,肿块直径均较大,平均7.00cm×5.92cm×5.00cm,3例有完整包膜,肿块质地韧,多为实性;免疫组化指标细胞角蛋白(AE1/AE3)、抗胰蛋白酶(α-AT)及抗糜蛋白酶(α-ACT)均呈阳性,人嗜铬蛋白A(CgA)为阴性。pTNM分期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3例。术后病人平均随访6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2±8)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特钲性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以AE1/AE3、α-AT及α-ACT等腺泡细胞标记物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20.
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75例,多见于中老年女性(70.0%),胃中部多发(46.7%).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腹膜转移等方面与进展期胃非印戒细胞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分型以BorrmannⅢ型、Ⅳ型多见(P<0.01),且浸润深度T3、T4比胃非印戒细胞癌多见(P<0.01);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4%,与其他类型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相比恶性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