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体测量指标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相互关系,确定与血压水平联系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方法 2000-2001年在柳州某城区分层整群抽取25岁以上居民4044人作为研究对象(男2160名;女l884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将人体测量指标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作相关分析。结果 人体测量指标与血压水平指标多呈现相关性;人体测量指标中,腰围的贡献最大,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最密切,其次是体重。结论 腰围是本组人群中与血压水平联系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血压水平受体重、体质指数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 437例健康人群体检数据: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反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pR)和腰高比(WHtR)后,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间呈显著的典型相关。人体测量指标中,腰高比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最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压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最大。结论:腰高比是该组人群中最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血压是受肥胖影响最大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人体不同部位脂肪厚度与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检测人体成分的典型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46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测量各部位脂肪厚度,设为变量X;采用BIA检测人体成分相关数据,设为变量Y;应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比较两组变量.结果 1)超声所得各部位脂肪厚度与BIA法所得人体成分的典型相关性为0.81(P<0.05).2)第一对典型变量(U1和V1),可解释超声变量与BIA变量整体关系的82.9%.3)脐上皮下脂肪组织(SAT)厚度对第一典型变量的贡献度最高.结论 超声测量人体脂肪厚度与BIA测量人体成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最具相关性的是脐上SAT.超声和BIA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齐齐哈尔市居民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脂的相关性,为本地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社区1259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随着BMI、WC的增加,血压、TC、TG的均值也逐渐增加(P<0.01)。BMI、WC与血压(除女性舒张压)、TC、TG有相关性,WC与上述各指标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均大于BMI。结论 WC对各指标的影响大于BMI,是预测人群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好的人体测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上海市高行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的患病率及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和实验室指标,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比较基线数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血清总钙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4422名年龄≥60岁的社区居民参与了...  相似文献   

6.
利用SPSS8.0软件包对影响青春发育期女学生血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各变量间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劳雷尔指数、胸围有密切相关,特别是体重影响最大。建议青春发育期女生应控制本重,以达到早期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对正常He及错He患者下颌平面角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颌平面与面平面的关系位置及下颌对前颅底的突主在两组中都是与颌平面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正常He组的下颌位置及形态,错He组下切牙及He平面的倾斜度也与下颌平面角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和锥削指数(C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在山西人群中随机征集21-60岁的男女性样本1542人,对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进行测量。在统计软件SAS9.0中,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分别计算男女性BMI、CI与舒张压、收缩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方差分析在校正年龄的影响后比较不同性别之间血压的差异性;最后分别按BMI和CI把样本分成肥胖组与对照组,利用方差分析在校正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比较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血压的差异性。结果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男女两性的BMI、CI均与舒张压、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且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强于CI。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之间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无论是BMI还是CI,舒张压和收缩压在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极显著性(P〈0.001)。结论BMI和CI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控制BMI和CI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卒中危险因素聚集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卒中危险因素聚集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D)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北等地区35岁及以上的人群25355例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调查,检测CVHD指标,对检测指标进行积分,分析卒中危险因素对CVHD各检测指标和总积分的影响。结果 卒中危险因素聚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危险因素聚集的增加,CVHD积分的异常发生率显上升,中位数则显下降;在CVHD各检测指标中,随着危险因素的聚集,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呈显下降趋势,而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异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水平以及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则呈显升高趋势。结论 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卒中危险因素聚集的程度有所有同,危险因素的聚集对CVHD总积分和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复测量(repeated measure),指对l司一观察对象的同一观察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进行的多次测量。这类资料在科学研究领域经常见到,如在亚慢性毒性研究中的体重、摄食量及由此衍生的分析指标增重、食物利用率等。本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甜菜安原药的亚慢性毒性体重、摄食量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辉  刘颖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6):551-553+55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198例体质指数(BMI)情况分析,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随年龄增加,BMI、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增高趋势,50—70岁人群超重率最高,〉50岁人群肥胖率最高。随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逐步增高;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亦增高。在肥胖男性高血糖检出率高于女性。〉70岁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8.46%和82.69%,〈40岁肥胖人群高血脂检出率最高为49.18%。[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控制体重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的代谢紊乱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代谢紊乱的特点和进一步寻找其相关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202名正常人及623例急性脑血管病(381例脑梗死、242例脑出血)患者住院的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伴高血压者分别为91.7%、92.1%;伴高血糖者分别为49.3%、36.8%;伴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为29.7%、36.0%.(3)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分别占12.1%、19.4%;合并两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44.3%、39.7%;合并1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39.9%、38.6%;无代谢紊乱者仅分别占3.7%、2.3%.同时,除合并代谢紊乱者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外,合并两种以上代谢紊乱患者中BMI、血糖、TG、LDL均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P<0.05).(4)相关分析显示,代谢紊乱因素中,年龄、血糖、血压、BMI及LDL与急性脑血管病明显相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代谢紊乱,提示有效控制代谢紊乱,有利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组分构成的代谢综合征与中国成人脑卒中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及不同组分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自2002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20~75岁成人47 414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定义.结果 (1)血压和腰围是与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相关因素.随着危险因素的聚集,脑卒中发病的风险增加,本组脑卒中388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人群相比,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后,携带1、2、3及4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患脑卒中的OR值(95%CI)分别为3.01(1.89~4.81),4.37(2.72~7.01),9.20(5.75~14.73),13.09(7.98~21.49).(2)在各种不同组分的组合中,同时存在血压增高、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中心型肥胖的人群,脑卒中患病风险最大,OR=16.58(95%C/8.78~31.32),代谢综合征组总的OR=10.79(95%CI 6.81~17.10).甘油三酯(TG)升高非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不同年龄段脑卒中的发病与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不同,35岁以下人群脑卒中的发病与血糖、血压、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无关,35~55岁人群舒张压、HDL-C降低对发病最为有关,55岁以上人群收缩压、腰围最为有关.结论 以肥胖为中心的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组分构成的代谢综合征在卒中发病中的危险度不同.中年以上的脑卒中与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初诊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关系,同时进行中日比较。方法选择对中日双方2709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其生活背景,包括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运动状况,同时检查眼底、心电图、血压,检测尿微量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中方家族史、饮酒、运动状况少于日方(P<0.01),而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患者较日方多(P=0.001,0.02,0.01);两组患者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组,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日双方初诊时都有较高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方肾脏病变的发病率明显较中方高(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及吸烟、饮酒、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中日双方初诊患者都有较高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日方肾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17岁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0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仁济医院营养科就诊肥胖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门诊病历获得患者社会学信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脂肪含量(body fat content,BF)、血压、血生化、饮食/行为习惯及家族史。BMI、WC和BF分别进行Z值转换。依据肝脏超声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无脂肪肝(Non-NAFLD)组和NALFD组。运用《中国儿童代谢健康型肥胖定义与筛查专家共识》定义MHO,MHO为肥胖且不合并下列任一指标异常:收缩压/舒张压≥儿童血压的P90(同年龄同性别);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5.6 mmol/L;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3 mmol/L,并与以往MHO诊断标准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共纳入348名儿童/青少年,男251名,女97名,平均年龄(12.0±2.8)岁。MHO和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分别为121例(34.8%)和227例(65.2%)。除FBG、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外,两组研究对象其他临床指标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仅控制年龄和性别时,NAFLD与MUO显著相关(OR=1.83,95%CI:1.11~3.03),但进一步控制体格测量指标(BMI、WC、和BF)和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NAFLD与MUO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OR:1.20~1.38,P:0.24~0.52)。运用以往MHO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发现代谢异常为77例(2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体格检测指标、生活方式等因素后,NAFLD与MUO依然显著相关(OR:2.9.~3.20,P:0.01~0.02)。结论 6~17岁肥胖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主要与体格测量指标相关,运用不同MHO诊断标准,NAFLD与MUO之间相关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放射性暴露、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及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可增加甲状腺癌的罹患风险。减少辐射暴露,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改善生活习惯等可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本文对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waist-to-hip ratio (WHR) measurements in diagnosing abdominal visceral obesity. Methods BMI, WC, and WHR were assessed in 690 Chinese adults (305 men and 385 women) and compar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asurements of abdominal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were generated and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point for each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 Results 1) MRI showed that 61.7% of overweight/obese individuals (BMI≥25 kg/m2) and 14.2% of normal weight (BMI<25 kg/m2) individuals had abdominal visceral obesity (VA≥100 cm2). 2) V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anthropometric variable, of which WC showe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r=0.73-0.77, P<0.001). 3) The best cut-off points for assessing abdominal visceral obesity were as followed: BMI of 26 kg/m2, WC of 90 cm, and WHR of 0.93, with WC being the most sensitive and specific fa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代谢综合症(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8884名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组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分析。结果 MS患病人数1412,总患病率为15.8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9.98%,女性患病率为11.52%,患病率在50岁之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0%、15.17%,高空腹血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7.10%、4.73%,高甘油三酯(TG)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4.32%、22.10%,高BMI患病率男女分别为39.07%、18.32%,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患病率最高;各代谢危险因素间有相关性(P<0.001)。结论深圳市体检人群MS患病率高,特别是青年男性、老年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男性在职干部中超重、肥胖及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行年度体检的1 018例男性在职干部,测量血压、腰围、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FPG)、TC、TG、尿酸水平,并根据BMI分为消瘦组(BMI< 18.5 kg/m2,20例)、正常组(18.5 kg/m2≤BMI< 24kg/m2,502例)、超重组(24 kg/m2≤BMI< 28 kg/m2,416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80例)4个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男性在职干部的超重及肥胖情况分布:超重40.9% (416/1 018),肥胖7.8% (80/1 018),向心性肥胖53.0% (540/1 018),代谢综合征(MS) 11.2% (114/1 018).②从消瘦、正常、超重至肥胖组,FPG、TC、TG、尿酸、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逐步增高,FPG分别为(4.78±0.36)mmol/L ~(5.30±1.65) mmol/L,TC分别为(4.93 ±0.71) mmol/L ~(5.33 ±0.97) mmol/L,TG为(1.12±0.45) mmol/L~(2.23±1.07) mmol/L,尿酸分别为(356 ± 25)和(354±45) μmol/L~(373±58) μmol/L,收缩压分别为(108.7±10.9)mmHg~(127.2±12.0) mmHg(1 mmHg =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69.9±7.1)mmHg ~(82.6±9.5)mmHg,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2、12.09、40.55、6.19、28.97和49.29,均P<0.01);随着BMI增大,高血压(0%、11.8%、27.4%、37.5%)、糖尿病(0、1.6%、5.5%、10.0%)、血脂异常(40.0%、47.2%、66.3%、71.2%)、高尿酸血症(0、5.0%、13.5%、13.8%)的患病率越高(x2值分别为55.97、9.65、43.32和24.08,均P<0.01),同时患上述多种代谢疾病的比例也越高,患3种以上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分别为0 (0/20)、1.4%(7/502)、5.8% (24/416)、13.8% (11/80) (x2 =31.90,P<0.01).结论 肥胖与各种代谢异常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病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东省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10 年广东省某医院309 576 例体检人员甲状腺彩超检查情况。将人群分为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使用SPSS22.0软件,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类型分别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关系,计算比值比(OR)与95%置信区间(95% CI)。结果 经过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9.68%,其中男性为7.71%,女性为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7.08,P<0.001)。总体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段,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结节组男性比例、年龄、BMI、SBP、DBP、FBG、TC、LDL-C、HDL-C、TG及脂肪肝、血脂异常、血糖偏高、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均高于非甲状腺结节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与性别(OR=0.455,95%CI: 0.443-0.468)、年龄(45~59:OR=1.660,95%CI:1.613-1.710;≥60岁:OR=3.329,95%CI: 3.202-3.462)、BMI (体质量偏轻:OR=0.808,95%CI: 0.755-0.864;超重:OR=1.074,95%CI: 1.038-1.112;肥胖:OR=1.281,95%CI: 1.221-1.343)、血脂异常(OR=1.053,95%CI: 1.022-1.085)、血糖偏高(OR=1.177,95%CI: 1.105-1.252)、及代谢综合征(OR=1.111,95%CI: 1.071-1.152)有关。结论 广东省某医院体检人群中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年龄、BMI及代谢相关疾病为重要影响因素。男性、体质量偏轻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增长、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偏高及代谢综合征可能使甲状腺结节检出风险提高。因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疾病早期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