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智萍  贺明礼  周艳  喻少聪 《四川医学》2011,32(12):2006-200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本文收集了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CAM,术前行X线胸片及胸部CT平扫,3例病变区作高分辨率CT扫描,1例做增强扫描。结果右肺受累4例,左肺受累3例,病变多累及单个肺叶,均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病理检查为异常增生的管腔或腺瘤样结构。结论X线胸片、CT检查对本病先期诊断有重要作用,CT检查能更好显示病变,提高病变检出率,对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婴儿肝炎综合征王岱明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6个月以下婴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综合征。经检查后明确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胆道病变者,就不再用此名称。近年来,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了普遍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CT与MRI的特点。方法对18例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与MRI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头颅CT扫描仅1例显示小脑梗死,余17例未见异常。MRI检查的18例中有2例未见异常,16例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其中9例梗死病变仅限于延髓(其中7例病变仅限于延髓背外侧,2例病变侵及半侧延髓);6例延髓合并小脑梗死;1例延髓伴桥脑梗死。结论眩晕,交叉性感觉障碍,构音、吞咽困难,同侧Homer征及肢体共济失调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部分病例伴第6、7、8对脑神经或锥体束受累的表现。头颅MRI检查优于CT。但并不是所有Wallenberg综合征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4.
171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维光 《医学文选》2003,22(6):825-828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 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最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最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马方综合征引起胸、肺、膈病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出院时诊断为马方综合征的65例患者的病历记录,分析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CT检查等记录。结果23例患者(35%)有胸、肺、膈受累。有胸、肺、膈受累患者与无胸、肺、膈受累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脊柱侧弯,7例胸廓畸形,5例胸腔积液,X线胸片诊断肺气肿4例,自发性气胸3例,2例膈疝。1例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结论胸、肺、膈是马方综合征较易累及的部位,呼吸科医师应当加强对马方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谢勇  李雪峰 《医学文选》2002,21(3):280-281
目的 了解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肾活检检查,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多为Ⅳ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慢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或Ⅳ型,Ⅱ、Ⅲ、Ⅳ型者临床常现狼疮活动,Ⅴ型呈临床非活动状态,临床活动指数与病理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LN患者60例在B超下行肾活检及常规实验检查并进行病理分型。结果:60例LN病人中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多,占58.3%,其次是Ⅴ型(35.0%),Ⅳ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Ⅴ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及肾病综合征,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LN的主要药物。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均聪  杜静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16-1317
目的 探讨Madelung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6例Madelung 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均以颈部增粗入院,4例男性患者有10年以上的酗酒史;B超和CT检查均发现颈项部皮下有大量堆积的脂肪组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肝功能、血压正常.在全麻下行增生脂肪切除,术后病理为无包膜脂肪组织,随访15~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1例术后10个月复发,未行处理. 结论 Madelung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长期过度饮酒是公认的致病因素.CT检查对定性定量诊断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须戒酒.手术切除局部增生的脂肪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压迫症状,改善颈部外观.  相似文献   

9.
1000例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000例输卵管妊娠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35例IUD病例做电镜观察。结果输卵管本身病变:慢性非特异性炎、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管壁脂肪组织浸润分别占60%、2%、1.6%、0.8%和2%。结论输卵管本身病变以慢性非特异性炎为主,IUD,绝育术和管壁子宫内膜异位及脂肪组织浸润为致孕之原因。  相似文献   

10.
婴儿肝炎综合征22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针对常见病因行相关检查,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本院儿科诊治的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各项检测资料(实验室检查、肝胆B超、核素扫描、肝活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惠儿中男女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以1~3月多见,有163例占73.4%.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以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有84例占37.8%、先天性胆管闭锁有82例占36.9%为主,其次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有14例占6.3%,其他病因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0例占9.0%,另有原因未明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2例占9.9%.结论: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构成依次为CMV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尽早行常见相关病毒学检测及肝胆B超、核素等检查.  相似文献   

11.
雷承宝  刘洋 《吉林医学》1996,17(6):350-350
新生儿、婴儿坏死性小肠炎病理分析(附9例报告)雷承宝,刘洋(长春市中心医院病理科130051)坏死性小肠炎以小肠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变[1].本病发病急,不仅小肠受累,个别病例整个肠管皆出现出血坏死的临床表现。国外自1964年作为独立疾病报...  相似文献   

12.
58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4-2001年间收治的58例LN患进行肾活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病理类型以及IV型LN最多,占38%,其次是Ⅱ型(26%)和Ⅴ型(24A%)。Ⅱ型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Ⅳ型和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Ⅳ型LN的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最高,其AI亦显高于其他类型。LN肾间质受累以及IV型最为显。血Cr水平与肾间质受累程度正相关。与TILO-1级相比,2-3病病上对要长。1-2级尿蛋白排泄较0级与3级为高。结论:LN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大致推测其病理类型。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立明  刘文华  叶子 《新疆医学》2012,42(3):100-102
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临床治疗常采用鼻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通过CT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轮廓。副鼻窦受累情况,现笔者回顾分析32例有病理结果的病例,对其CT图像表现及其检查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变化、肝脏的病理改变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的参考价值。方法:对1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肝脏穿刺进行的病理分析,并与临床症状、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异常变化明显,能较好的反映其肝受损的表现,肝脏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表现所示与婴儿肝综合征诊断符合率较高,大多数为胆汁淤积型为主,肝脏病理结果显示从肝细胞肿胀、点状坏死直至肝硬化均可见到,婴儿死亡率较高,治愈率低下。结论: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及肝脏病理分析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光镜及电镜回顾性分析了肾穿刺活检35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按1982年WHO标准确定。结果肾病理以系膜增生性最多,占28.3%,膜增生性次之,占20%;微小病变及膜性肾病分别占14.3%和11.4%。实验室检查:血IgG降低占68.5%,血a2球蛋白增高占80%。激素疗法完全或部分缓解在弥漫增生性肾炎为70%,在膜性肾病为75%,而在微小病变为100%。结论血中IgG降低及血a2球蛋白增高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激素疗法以弥漫增生性最差,膜性肾病次之,微小病变型最佳。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脂膜炎亦称为Weber-Christian病或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属结缔组织的边缘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热,皮下结节性肿块、组织学呈非化脓性脂肪组织炎为特征,本病人较科为少见,我院1985-2000年共收治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霉菌性鼻窦炎的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21例均行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5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CT、MRI表现,探讨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1)21例一侧上颌窦均受累,10例同侧筛窦或鼻腔受累,11例窦壁骨质破坏,常见于上颌窦内侧壁;(2)CT显示19例(90%)上颌窦炎性病变中央见斑点样钙化,与窦壁无关,为霉菌性鼻窦炎的特征性表现;MRI显示病变中央为低信号,T2信号比T1信号更低,周围为明显长T2高信号。结论 霉菌性鼻窦炎有较特征性的CT、MRI表现,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脚评估病变窦腔外受累及与肿瘤鉴别优于C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方面的特点。结果:10例IgG4相关性疾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中,垂体受累者6例,硬脑膜受累者4例;单纯神经系统受累者仅2例,其余8例患者均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一半患者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头痛、视力下降等。实验室检查中,9例(90.0%)血清IgG4水平升高,血清总IgE升高者7例(87.5%),部分患者血清IgG、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C3、C4下降。8例患者接受了不同部位的组织病理活检,病理检查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80%)联合了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因病情反复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所有患者中,2例(20%)达到完全缓解,8例(80%)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复发4例。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垂体、硬脑膜为常见受累部位,大多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但半数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因症状不典型,应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前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然而与胆道闭锁等黄疸疾病难以鉴别。现就我院1993~1996年B超在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超声图象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男12例、女13例,月龄1~7个月。黄疸时间3~5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对照观察正常婴儿27例,男16例、女门例,月龄1~12个月。生理性黄疸10例(男7例、女3例),胆道闭锁1例,败血症3例。2.方法:采用Aloka—SSD-256型超声显像仪,探头…  相似文献   

20.
431例腔隙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隙综合征的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收集1996年以来收治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Fisher诊断标准的431例腔隙综合征病人,就其病因、病变性质及部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腔隙综合征的病因复杂,病变性质各异病灶无特定的部位,其临床征象主要取决于病灶部位及该部位的病灶数量、病灶大小和病变性质,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结论:对腔隙综合征患者应动态观察,深入探明可治性病因,以提高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