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朝品  唐胜惠  蒋翎 《内科》2009,4(3):364-365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145例患者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阳性与阴性两组,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5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后被诊断为冠心病阳性115例,阳性率为79.3%;心电图异常的92例患者中有78例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53例中有37例被诊断冠心病。以心电图改变诊断冠心病的漏诊率为31.2%,误诊率为46.67%,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53.3%。结论仅凭心电图改变诊断冠心病,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社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冠心病的流行情况及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冠心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18岁以上研究对象2254例,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依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结果调查显示沙园社区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46%,男性患病率为3.41%,女性为3.4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年龄、冠心病家庭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冠心病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高血压、年龄、冠心痛家庭史、高脂血症、糖尿病是该地区居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2导联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及QT间期离散程度(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及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以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对比两组Tp-Te、QTd差异,分析Tp-Te、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危险因素的评估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参考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335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和临床诊断符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35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为75.26%。无危险因素时冠心病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25%,有一个危险因素时为61.2%(P<0.001),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临床诊断符合率越高。患者年龄越大,符合率越高,误诊越少。男性、有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患者符合率显著高于女性、无糖尿病、无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50岁女性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46.88%。高血压有无对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心病整体危险因素评估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应在了解冠心病整体危险因素基础上,评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科学地作出冠心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冠心病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6月入院的98例(年龄≥65岁)冠心病(冠心病组)和20例非冠心病(非冠心病组)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8例患者死亡37例,总病死率为31.36%,其中冠心病组患者死亡23例,病死率为23.47%,非冠心病组患者死亡14例,病死率为70.00%。术前应用IABP的冠心病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为6.45%,明显低于术中和术后应用IABP的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12例(30.00%)和9例(33.33%)]。结论老年高危冠心病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循环方式,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踝臂指数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Gensini<10分组、10~30分组和≥30分组(严重冠心病组),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非严重冠心病组和严重冠心病组之间ABI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降低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认为ABI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CT值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收入院的患者,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者194例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未见异常63例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T值明显降低(P<0.05).②在冠心病患者中,中...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本组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48例。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者52例,为对照组。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显示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增加。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或已明确冠心病为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67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499例为冠心病组,除外冠心病178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探讨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改良Gensini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RDW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RDW明显升高[(13.0±0.8)%vs(12.7±0.8)%,P=0.001],且RDW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OR=1.34,95%CI:1.02~1.77,P<0.05;OR=2.23,95%CI:1.62~3.08,P<0.01)。RDW界值为12.9%,RDW的ROC曲线下面积=0.61,95%CI:0.56~0.66,诊断的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65.2%。结论 RDW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是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与焦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冠心病病人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可见焦虑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现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冠心病与焦虑症的关系.说明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中,抗焦虑治疗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93例为一组 ,非冠心病人群 191例为一组 ,两组均空腹查血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 (P<0 .0 5 ) ;高尿酸血症常多合并高血压病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支数与冠心病无高尿酸血症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协同其它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血清胆红素作为冠心病非传统危险因素,是体内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流行病学研究提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目前关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预后关系和从血清胆红素水平、基因水平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研究,有望为冠心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心病的特殊形式,根据NECP-ATP Ⅲ规定:以发病年龄为界限,男性≤55岁,女性≤65岁为早发性冠心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已将冠心病的预防及控制列为服务项目内容。国内、外研究表明,早发冠心病有较高的致死率,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大部分发病急、无先兆,就诊时多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早发冠心病对于患者在预后、劳动力丧失等方面造成的伤害远高于晚发冠心病,这个年龄段对很多人来说正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黄金时期,因此罹患早发冠心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多项研究表明,早发性冠心病及晚发性冠心病病因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和发现早发性冠心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早及有效的干预一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已迫在眉睫。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目前已提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200多种,早发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早发性冠心病危险被发现。现将早发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做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血糖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糖尿病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我们观察了78例冠心病患者的六种微量元素变化,并与血糖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为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一、对象与方法对象:住院...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与冠心病在临床上均为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糖尿病与冠心病病程均较长,且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制各不相同,但两种疾病相互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本文就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论述,旨在为同行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运动试验中心变时性指数作为变时性功能的一项指标,探讨其对冠心痛的诊断价值,并提供该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临界参考值,以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对12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及平板运动试验,冠脉造影阳性者58例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阴性者64例为非冠心病组。运动试验得出ST段下移程度及变时性指数。利用ROC曲线计算变时性指标与ST段诊断冠心病的诊断学指标,联合试验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艘时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时性指数诊断冠心病的参考值为0.81;其与ST段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一致(P〈0.05);将两种指标序列试验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系列试验联合特异性度93.10%,平行试验联合灵敏度为100.00%。结论变时性指数可作为判断冠心痛的一个指标,它与ST段指标联合诊断冠心病将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 (以下简称冠脉 )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例对照 ,以探讨超声心动图目测半定量分析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 3 5例受检者所有患者心电图诊断皆有心肌缺血改变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部分合并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组患者均在做冠脉造影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根据目测半定量法分别把不同的室壁运动状态用数字表示 ,以记分指数 1分表示心肌运动正常 ,大于 1分者诊为冠心病。结果  2 3 5例受检者 ,冠脉造影诊为冠心病者 87例 ,超声心动图诊为冠心病者 12 3例。其中冠脉造影1支病变者 ,超声记分指数平均为 1.2 9,2支病变者记分指数平均为 1.47,3支病变者平均为 1.96。冠脉造影正常而超声诊断冠心病者 3 6例 ,假阳性率达 41.3 8% ,该组患者超声记分指数平均为 1.18。结论 超声目测半定量分析可较准确检出冠心病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记分指数值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牙周病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病例组为冠心病患者96例,对照组为同期非冠心病住院患者96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专科检查。结果患牙周病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是对照组的4.41倍。病例组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齿缺失状况均比对照组高。结论牙周病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显示一定效果和良好的前景,尤以基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为特色。深入研究冠心病证候分布特点,对于提高冠心病的中医辨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然而,冠心病常合并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与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或疑似冠心病的87例患者分为2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的患者55例为冠心病组,造影证实非冠心病患者32例为非冠心病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外周血循环EPCs水平,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EPCs(0.033±0.014)%较非冠心病组(0.054±0.013)%显著降低,冠心病组患者血浆ADMA(0.374±0.059)mg/L较非冠心病组(0.317±0.023)mg/L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组循环EPCs水平与血浆ADMA浓度呈负相关(r=-0.691,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高浓度的血浆ADMA可能是外周血循环EPCs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