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缬华  王松丽 《云南医药》1992,13(5):274-276
本文对1984年1月—1989年12月住院确诊的66例心包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心包炎病因构成比,居前三位者依次为结核性、肿瘤性、非特异性。心包积液的早期诊断,2D—E 的检出率最高,且能单独作出肯定性诊断,是目前对渗出性心包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对于病因一时未明的心包炎试验性抗痨治疗有效,可作为结核性心包炎诊断的间接依据。慢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也可能发展为缩窄性病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孙亚文 《医药世界》2009,(9):543-544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脏扩大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其病理基础是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常常发生难治性心衰和致死性心律失常。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5a生存率不及50%。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心电图表现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种检查手段对慢性肺心病临床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进行右心导管、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后两种检查手段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呈波动性和可逆性改变。30例曾有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其中12例(40%)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在正常范围。在急性发作期,30例PAPM均高于正常范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100%,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肥厚与扩张的诊断敏感性不管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优于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孙英妮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43-344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及心电图表现特点,以提高对HCM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并经超声心动图(UCG)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的27例HCM患者临床及心电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4例(14.8%),临床表现有胸闷或心悸27例(100.0%),胸痛14例(51.9%),憋气10例(37.0%),劳力性呼吸困难9例(33.3%),头晕7例(25.9%),晕厥6例(22.2%);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15例(55.6%),ST段改变21例(77.8%),T波改变17例(63.0%),异常Q波11例(40.7%),传导阻滞8例(29.6%)。结论 HCM患者的临床与心电图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诊断HCM时应以UCG及MRI检查结果为依据,以防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5.
赵亮  陈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42-94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进行分组,对95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在体表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0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18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0例;35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拾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李芳  崔智飞  孟素芳 《医药世界》2009,(12):820-821
目的:探讨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及意义。方法:对5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显示:左胸V1-V5ST段抬高呈递减性,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1mm15例;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10例;添加右胸导联,V3R-V4RST段抬高≥1mm18例,V3R-V6RST段抬高≥1mm21例。结论:右胸导联特别是V3R-V6RST段抬高是诊断右心室梗死的有力证据,当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高侧壁及侧壁导联q波消失,及时加做右胸导联对诊断右心室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民强  崔丽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6,34(10):740-741,755
心电图呈现T波倒置不仅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他需鉴别的原因还很多,理论上,凡能影响心室除极或复极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T波改变。有作者发现左室假腱索与T波倒置有关系,甚至认为是一种“新综合征”,现将笔者近年遇到的3例T波严重倒置、冠脉造影正常和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粗大假腱索的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异常进行分析,为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5 000名体检者按年龄、性别对其常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40.5%,以ST-T改变检出率最高,为12.38%,其次是各种期前收缩,为7.8%,并且45岁以上人群ST-T改变和各种期前收缩检出率明显高于45岁以下人群.结论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10年4月20日至8月31日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884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健 《天津医药》2005,33(12):773-774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的80例经肺CT、灌注,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肺栓塞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最多见的为QⅢ占63.8%,其他SⅠ58.8%。TⅢ47.5%,同时具备SⅠQⅢTⅢ者占35%。右胸导联V1-V6T波倒置占48.8%。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占38.8%,右束支阻滞占27.6%,ST段下移改变占27.5%。肺型P波仅占6.3%。结论:心电图在临床肺栓塞的诊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有许多特征对提示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芳  何娟  郑涛 《医药世界》2010,(4):342-34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急性脑梗死可引起各种异常心电图改变,恢复期内心电图部分有所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可导致心脏损害,临床应加强防治,避免恶性心血管事件并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与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行24 h动态脑电图与心电图同步监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34例,占32.7%;出现以颞部为主的异常脑电波64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7.5%,心电图异常表现方式最多,室性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心脏功能状况,我们描记了1877例4~19岁健康人群的心电图,并对异常与正常变异图形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与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行24 h动态脑电图与心电图同步监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34例,占32.7%;出现以颞部为主的异常脑电波64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7.5%,心电图异常表现方式最多,室性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在同一患儿动态心电图中见到占79.2%;出现以额叶为主的异常脑电波22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22.7%,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出现以顶、枕叶为主的异常脑电波10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20.0%,出现心律不齐1例;多灶性或广泛性放电8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7.5%,心律不齐2例.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的34例中,动态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或双侧颞区、额区、中央区和顶区出现大量中高电位局灶性棘(或尖)波、(多)棘(或尖)慢复合波,或双侧颞部局限性(或节律性)中高波幅的慢波θ或δ波.监测期间动态心电图异常的34例癫痫患儿,发作与发作间期的动态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者占38.2%,发作前后伴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占61.8%. 结论 癫痫患儿癫痫发作期动态心电图发生异常的概率较发作间期高,与癫痫发作部位及动态脑电图波形异常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仅有6例心电图正常,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段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和异常Q波多见(P<0.05)。Q波深度与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0.47,P=0.0386),S-T压低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呈正相关(r=0.52,P=0.0201),而T波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无相关性(r=0.21,P=0.3018),但与心尖部和室间隔的室壁厚度差呈正相关(r=0.51,P=0.0197)。左房内径大小与平均室壁厚度呈正相关(r=0.53,P=0.0033)。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中的许多异常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 对24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均有区别.结论 急性心包炎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因服用头孢哌酮致双硫轮反应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27例因服用头孢哌酮致双硫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后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双硫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率为100%,发病时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窦速、ST-T改变、心律失常为主,其中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应对拟诊为双硫轮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了解患者心肌损害程度,及时处理,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边亚和  冯枫  王峰  赵霞 《淮海医药》2010,28(1):46-46
2008年9—10月我们对周围的几个干休所进行健康体检,现将这组人群的心电图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史亚黎  李海涛 《淮海医药》2010,28(5):429-430
目的探讨左房心律的特征性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左房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房心律是一种较少见的房性异位心律,可以是主动性的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主要是P波的改变,随左房异位起搏点起源部位不同心电图的表现也互不一致;P波在avR导联直立、V5、V6导联倒置是诊断左房心律最敏感、最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结论左房心律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左心负荷过重者,也可见于正常健康人。  相似文献   

20.
钱柏年 《淮海医药》2011,29(1):61-61
目的 通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心电图分析,探讨其心电图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16例TDP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4例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伴QT间期延长13例,伴QT间期正常2例,伴极短偶联间期2例.结论 TDP心电图表现不同与病因有关,在临床上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