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壁窦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常规治疗用搔刮引流、窦道切除等。术后换药使之生长肉芽组织,疤痕愈合。一般需一月左右,有时因异物、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导致长期不愈。近年来我们对7例腹壁窦道患者行窦道切除全层缝合法均获成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骶尾部藏毛窦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对骶尾部藏毛窦复发者及瘘道走形长度大于5 cm者采用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予以康复新液纱条每日湿敷换药治疗;无复发者且瘘道走形长度小于5 cm者采用切除一期缝合,切口褥式缝合,消灭死腔。结果采用切除一期缝合术者36例,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术者48例。有2例切除一期缝合术者术后半年复发,行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术后以康复新液换药而愈;其余82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切除一期缝合的伤口愈合时间为14~35 d,平均为26 d;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愈合时间为30~45 d,平均37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围手术期的合理护理能最大程度地治愈及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早期二次缝合治疗切口不愈合26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切口不愈合的早期处理方法 ,减少病人的痛苦 ,避免形成大的疤痕 ,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方法 :充分引流 ,换药 1~ 3天 ,切除切口两侧坏死及肉芽组织 ,全层缝合。结果 :2 6例病人行二次缝合后 ,7~ 12天拆线 ,全部甲级愈合。结论 :早期二次缝合是处理切口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瘢痕疙瘩手术切口远期愈合情况和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均行瘢痕疙瘩切除治疗的930例患者。切除创面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第1、7天行术区放射治疗,900 c Gy/次。术后6个月内随访1次/月,针对术后1个月后出现的切口感染、破溃等切口远期愈合问题进行统计,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在随访6个月内,930例患者中15例(1.6%)出现远期愈合问题。发生原因包括痂皮引起慢性感染、真皮层假性愈合、伤口化脓性炎症、伤口微小窦道、线结反应、硅胶贴诱发感染等。结论瘢痕疙瘩术后远期切口愈合问题原因复杂,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成活不良是其主要因素,术中应注意保护组织血运等,避免远期愈合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2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体会。方法根据感染的范围和深度将切口完全敞开。清除切口内的积血、脓液、坏死组织和线头。依次用3%双氧水、0.3%甲硝唑液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灭菌干纱块填塞在切口内止血、引流。48 h后更换敷料,1次/d。择期Ⅱ期缝合或蝶形胶布拉拢切口。结果 22例切口均‘丙'级愈合,愈合时间:1421d。随访621d。随访612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切口线头肉芽肿与腹壁切口窦道。结论只要能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均可在短期内愈合。可有效避免发生切口线头肉芽肿与腹壁窦道,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2~1984年对60例腹壁切口窦道进行切除缝合术,其中24例做分层缝合,22例做全层缝合,以后者的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与要求:在窦道无急性炎症表现时,距上次手术3周时间即可手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切除原切口疤痕和整个窦道组织,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残留缝线,显出新鲜创面,以电灼完善止血。如伤口进入腹腔或有肠痿时,应按要求修补瘘,并用肠线修补关闭。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长期不愈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示切口感染的处理不当、腹壁窦道的形成、肠瘘的发生等是其局部因素,营养不良、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脏器功能衰竭等为全身因素。提示防治术后切口感染、腹壁窦道的形成、肠瘘的发生及纠正营养不良、治疗合并症、改善全身状况等是降低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腓侧切口延迟缝合预防切口间皮坏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腓侧切口延迟缝合的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踝关节功能及Ⅱ期缝合后愈合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优17例,良好2例,不良1例,优良率95.00%。结论采用腓侧切口延迟缝合的手术方式对于预防切口间的皮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8月收治9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29.4岁。病程1~3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伴有肥胖和毛发浓密者7例,感染3例,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例。病灶切除后创面范围3 cm×3 cm~8 cm×4 cm,深度3~5 cm、达肛周或尾骨;伴有肛周脓肿形成2例,尾骨炎性水肿1例。术中扩大切除,设计并切取臀部左、右两侧筋膜组织瓣及皮瓣,范围均为3.0 cm×1.5 cm~8.0 cm×2.0 cm。创面底部放置“十”字引流管,筋膜组织瓣及皮瓣推进分3层缝合,即筋膜层“8”字缝合、真皮层内倒刺线减张缝合、皮肤间断缝合。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窦道复发,臀沟外形满意,臀部两侧对称,局部切口瘢痕隐蔽,外形破坏最小。结论 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可有效填塞腔隙,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藏毛窦切除术后切口开放、缝合或皮瓣转移的疗效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毛窦手术3种不同切口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10月施行藏毛窦手术62例,随访43例,其中单纯切除术12例(切口开放组),切除后缝合18例(切口缝合组),切除后行各种皮瓣转移术13例(皮瓣转移组,包括菱形皮瓣转移6例,椭圆形皮瓣转移5例,三角形皮瓣转移2例)。结果单纯切除组切口愈合时间(70.1±11.6)d,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3.7±0.9)分,愈合后切口不适、针刺样疼痛7例,其中2例瘢痕处反复脱皮,无复发。切口缝合组切口愈合时间(34.3±7.6)d,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3.7±1.1)分,术后切口渗出10例,裂开5例,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1例,切口不适、针刺样疼痛3例,无复发。皮瓣转移组切口愈合时间(21.2±6.1)d,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2.3±0.9)分,切口裂开2例,前8例中2例皮肤表皮层坏死,改善缝合方法后5例无皮肤坏死,切口不适1例,1例复发。结论藏毛窦手术后切口闭合愈合时间较短,不影响手术效果,择期行切口闭合手术应是较好选择。闭合方法的选择根据切口张力的大小而定,张力小时可直接缝合切口,张力大时采用皮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11.
腹壁窦道多因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所致腹壁慢性感染而形成 ,管壁为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 ,长期不能愈合。治疗方法有多种 ,如窦道搔刮、窦道部分切除及无水酒精注射等 ,大部分窦道可闭合。但也有用以上方法多次治疗难以治愈者。我院近 3年来收治 7例腹壁窦道患者 ,时间最长的已 3年 ,最短的时间也已 4个月 ,均有一次以上手术治疗史。其中 1例患者已行手术治疗3次 ,均失败。本组患者入院后 ,我们应用窦道切除及术后换药治疗 ,均一次成功。随访 2年 ,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1.手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胸部透视检查。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腹壁窦道与腹腔瘘管的病因机制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慢性腹壁窦道、瘘管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经过局部手术切除或者探针探查窦道并刮除窦道壁炎性组织后切除等方法。经银质探针和窦道、瘘管X线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全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下行窦、瘘道切除。结果53例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及抗炎等对症处理后获痊愈,1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结论沾染切口和无菌技术的不严格是导致慢性腹壁窦道切除术形成和瘘管发生的主要原因,治疗应在非急性炎性反应期行规范性切除及其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腹壁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12例腹腔手术患者发生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经换药或清创缝合仍未愈合,平均(15±3.2)个月。我们采取确定性手术整块切除腹壁窦道和瘢痕化窦道,全层腹壁间断一层缝合。结果11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发生浅部手术部位感染,经换药愈合,平均随访16个月(6个月至4年),无感染或切口疝发生。结论腹壁切口窦道切除、腹壁间断全层缝合是治疗难治性腹壁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国绍 《中国骨伤》2004,17(8):461-463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促进愈合的方法。方法:依据我院1988年6月至2002年12月42例脊柱手术切口不愈合的临床资料,对延迟愈合的原因、表现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类及讨论。结果:9例结核患者再次手术后6例愈合,1例窦道形成,2例死亡;切口裂开2例中1例经切口再缝合愈合良好,另1例经10个月长期换药切口愈合;7例切口感染者均在1个月内控制感染;9例脑脊液漏,其中8例经保守治疗愈合,1例行脑脊膜再次修补术;1例硬膜外血肿清除后愈合良好;霉菌感染2例,其中1例经病灶清除后切口愈合,另1例演变成复发性窦道炎;4例压疮去除压迫后溃疡愈合;另外8例切口延迟愈合者中止血水引起者4例,脂肪液化2例,皮肤过敏2例,均经红外线照射后切口愈合。结论:脊柱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因素为医源性,大部分切口延迟愈合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存在3个月以上的窦道或溃疡需手术处理去除影响愈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修复皮肤软组织巨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4例急慢性巨大皮肤软组织创面患者,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采用皮片移植、皮瓣移植、负压封闭引流等整形外科技术,修复术区病变切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1例因慢性创面形成的窦道位置靠近肛周组织,行手术治疗后,窦道仍未完全愈合,遂转入肛肠科进一步治疗;1例因术后残余创面经久不愈而转院治疗;1例因术后皮片感染而完全坏死,给予清创换药后,愈合切口留有瘢痕;1例创面未愈而自动出院;其余80例患者术后创面均甲级愈合。结论对于急慢性巨大皮肤软组织创面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整形外科治疗技术可获得较满意的形态和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6.
腘动脉损伤延迟后的保肢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提供一种能提高Guo动脉损伤延迟后的保肢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0年起,在常规骨内固定和血管吻合等治疗基础上,经小腿前外侧入路,彻底切除缺血坏死肌肉,一期缝合皮肤和踝关节或足三关节融合方法,治疗21例时间超过12小时的Guo动脉损伤患者。结果 术后切口I期愈合13例,Ⅱ期愈合5例,Ⅲ期愈合1例;保肢成功19例,2例截肢,截肢率为9.5%。随访2-4年,平均2.9年,存活的肢体均行足踝关节功能位融合,恢复了大部分行走功能。结论 彻底切除小腿缺血坏死的肌肉,一期缝合皮肤是治疗Guo动脉损伤延迟后保肢的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腹部手术的283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缝合及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层缝合组未出现切口全层裂开,分层缝合组有5例出现切口裂开;全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切口液化,分层缝合组有7例出现切口液化,均经换药后痊愈;全层缝合组在Ⅲ类切口中有8例发生感染,分层缝合组有17例发生感染,其中5例为Ⅱ类切口,12例为Ⅲ类切口,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窦道形成方面,全层缝合组有2例Ⅲ类切口病人分别术后14d和28d出现,分层缝合组则有1例Ⅱ类切口及6例Ⅲ类切口病人出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层缝合组有1例出现切口疝,为正中切口,分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其中2例为正中切口,1例为旁正中切口,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层缝合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在Ⅲ类切口病人中能降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某女,36岁,已婚。于1999年4月3日,因哺乳后乳房萎缩,在他院行双侧隆乳术。同年10月8日,因双侧乳房越来越硬,来我部门诊。检查: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侧偏高,丰满隆起,硬度为baker 4,患者要求换置硅凝胶乳房假体。于10月22日再次行隆乳术,取乳晕切口,顺利取出盐水囊假体。切除部分纤维包膜,扩大分离腔穴,直径比原来大1cm左右。右侧乳房因第一次隆乳位置偏高,故切断部分胸大肌下方与第四、五肋内侧附丽,彻底止血,置入180ml硅凝胶乳房假体。   术后1个月,右侧乳房疼痛复诊。检查:右侧乳房下皱襞处见3cm×3cm大小皮肤呈紫褐色坏死,触压疼,立即手术取除假体。采取乳晕切口,完整取出假体,7天后拆线,切口Ⅰ期愈合。唯右侧乳房下皱襞处之1cm×3cm大小破溃,经久不愈,6周后仍留下0.7cm大小的窦道,深约3cm。窦道周围凹陷,皮肤不红,有少量血清色渗出液。3月24日行手术切除窦道,彻底剔除腔内纤维包膜及修整窦道周围凹陷组织,7天后拆线,伤口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与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治疗(切口开放搔刮组)20例,行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切除袋形缝合组)23例。结果:切口开放搔刮组、切除袋形缝合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40±5.22)min、(43.49±7.45)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70±1.42)d、(8.17±1.47)d,愈合时间分别为(34.45±7.72)d、(24.48±5.96)d,术后疼痛NRS评分分别为(4.15±1.09)、(4.74±0.96)。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的关键,急性感染期选择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慢性窦道期选择切除袋形缝合术均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在Miles术后骶前顽固窦道性感染清创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病人15例,取截石位,参考术前窦道造影结果根据需要在尾骨尖及左右坐骨结节內缘连线做横弧形切口,沿骶前间隙向上向两侧分离,切除窦道及窦壁瘢痕组织,必要时由腹部组医师经腹部切口沿骶岬向下游离至窦道顶部与会阴组医师会合,可将位置较深的窦道完整切除,根据需要可将大网膜游离后填塞至骶前促进愈合。结果 1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随访至骶前切口完全愈合。所有病人平均手术用时109分钟,平均出血265 ml,术后会阴切口完全愈合平均27天。采用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行清创术10例(66.7%),采用经腹联合尾骨前横弧形切口5例(33.3%)。2例男性病人术中出现骶前静脉丛破裂出血,分别经缝扎止血和纱垫填塞压迫止血后均确切止血。1例窦道顶端位于骶1水平的男性病人采用经腹联合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入路行手术,术中见小肠经盆底腹膜裂孔疝入骶骨前与窦道顶端粘连,行部分小肠切除加侧侧吻合术,完整切除窦道后将大网膜填塞至骶前,术后未再出现感染。5例术前伴有会阴部坠胀或骶尾部疼痛的病人术后切口完全愈合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Miles术后会阴切口顽固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治愈的关键在于彻底清创,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入路行清创术暴露良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