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免疫标志物和YMDD变异后HBV 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方法分别以荧光定量PCR(FQ-PCR)、通用模板信号扩增PCR(U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法(PCRmnh-ELISA),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 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YMDD变异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比较他们的特异性。结果FQ-PCR、UT-PCR和PCRmnh-ELISA对YMDD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53.85%、48.08%、73.07%,FQ-PCR和UT-PCR均与PCRmnh-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与UT-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7例标本进行了测序,FQ-PCR、UT-PCR、PCRmnh-ELISA与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1%、70.6%、29.4%,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aqman MGB双探针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Taqman MGB双探针方法和测序方法检测其YMDD变异,以测序方法为参考方法,评价Taqman MGB双探针方法的可靠性。结果:246例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TaqmanMGB双探针方法阳性检出率100%,100例正常对照全部为阴性;YMDD无突变106例,YMDD有突变(YIDD变异 YVDD变异)140例,与核酸测序方法比较,符合率100%。该方法经过敏感度实验,最低检出下限为1×103copies/ml。结论:Taqman MGB双探针方法能便捷、灵敏、特异地检测YMDD基序变异情况,适用于临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YMDD基序变异。  相似文献   

3.
李晓斐  王丽娜 《检验医学》2011,26(7):479-481
目的了解青岛市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特征,探讨HBV YMDD变异与基因分型、DNA载量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2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HBV DNA定量监测及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820例HBV感染者中检出YMDD变异154例,变异率18.78%;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BeAg阳性与否与YMDD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者更易发生变异;HBV感染者临床分型各组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LC(36/113)、CHB(97/368)为主;病毒变异在性别、年龄及DNA载量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YMDD变异的监测对乙肝患者的治疗、病情预测和转归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HBVP)活性部位YMDD基序(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抑制HBVDNA复制,抗病毒效果显著。但长期应用可使HBV发生YMDD变异,影响拉米夫定的疗效。为了解YMDD变异是由抗病毒药物所致,抑或是在治疗前变异株即存在,我们观察研究了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YMDD变异及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多聚酶YMDD变异情况及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基础上,根据HBV-DNA含量不同随机选取89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YMDD变异及乙肝三系检测。结果89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率达13.5%,YM-DD变异株以YIDD为主,占12.4%,YVDD占1.1%,并且其变异主要发生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变异株占10.1%,HBeAb阳性占3.4%。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仍存在较高的YMDD变异率,变异者中以YIDD变异株为主,且主要发生在HBeAg阳性患者当中。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BV YMDD变异检测方法,用于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耐药性突变的监测。方法:采用三种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和一对共同引物,建立了检测HBV YMDD变异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针对总HBV 、YIDD变异、YVDD变异的三管并行检测,可以确定YMDD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病毒群中的比例。对YMDD野生株、YIDD变异株、YVDD变异株的病毒质粒经过梯度稀释进行检测验证。以序列直接测定法作为诊断YMDD 变异的金标准,对该方法YMDD变异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作评价。并对112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血清HBV DNA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YMDD变异情况。结果 该方法在105--108Copies/ml 的YMDD野生株、YIDD变异株、YVDD变异株检测中匀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信号;相同浓度的YMDD、YIDD、YVDD在三种不同探针的反应管中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病毒野生株与YVDD变异株的实际混合比例与计算比例基本一致;该方法检测YIDD、YVDD的最低检测界限为1000 Copies/ml,能在106Copies/ml病毒群中检出0.1%的变异株的存在。以直接测序方法为金标准,该方法YMDD变异检测的灵敏度100%、特异性96%,诊断符合率97.5%。该方法检测112例经拉米夫定1--3年治疗血清HBV-DNA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37 例发生YMDD 变异,阳性率27.2%。结论:该方法能够直接检测HBV YMDD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病毒群中的比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合临床实验室开展拉米夫定耐药性突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比较分析找到一种高灵敏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方法。方法收集抗病毒治疗1年的慢性乙肝患者样本166例(116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50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测序3种方法检测HBV YMDD变异灵敏性。结果 LDR、Real-time PCR、测序的阳性率分别为23.49%、21.68%、19.27%。3种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有38例变异,其中YIDD12例、YVDD26例;替比夫定只有1例YIDD变异。结论 LDR方法检测YMDD变异是非常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案。YVDD变异较YIDD变异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聚合酶区YMDD变异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平行比对检测202份标本中HBV YMDD变异情况.结果 以DNA序列检测分析为相对标准,PCR-荧光探针法检测YMDD变异的相对灵敏度为99.06%,相对特...  相似文献   

10.
慢性持续性乙肝病毒(mV)感染,可导致严重肝病,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拉米夫定具有抑制HBV复制,使肝功能正常化、肝组织病理学改善、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服用拉米夫定后,将诱发HBV-DNA聚合酶活性区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机体产生耐药,并且这种变异与服药时间的长短有关。作者对128例经拉米夫定治疗20-96周后的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及基因型分析,以及治疗后YMDD变异情况,旨在探讨病毒变异与血清HBV-DNA水平及基因型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未经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经拉米夫定治疗后的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P区多聚酶YMDD变异情况,观察其特点。方法选择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119例和经拉米夫定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的CHB患者30例,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聚合酶链反应熔解曲线法(FH—PCR—MC)对其血浆标本进行YMDD基因序列突变检测。结果119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变异检出率为19.3%(23/119),23例出现自然变异毒株的患者,其体内病毒均为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且变异株为非优势株,变异株在总病毒量中所占的比例均在50%以下,变异类型以YVDD为主(20例)。3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变异检出率为56.7%(17/30),17例阳性患者有11例患者体内病毒完全为变异毒株,仅6例患者为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且变异株为优势株者占83.3%(5/6);在变异类型上YVDD占8例,居多;YVDD与YIDD同时阳性占3例。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且变异株皆与野生株共生,变异株为非优势株。经拉米夫定治疗后的变异多数为完全变异,少数为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且变异株大多为优势株。  相似文献   

12.
评价脐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核酸载量检测结果。方法:通过建立扩增效率分析法,评价脐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的有效性;通过比较脐血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脐血标本HBV-DNA定量检测结果,评价检测方法。结果: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大三阳,即HBsAg(+)、HBeAg(+)和HBcAb(+)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其新生儿脐血标本在HBV-DNA定量检测中。20例中有13例(65%)发生扩增,扩增效率分析与其他血清标本差异无显著性:该20例脐血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HBcAb(+)12例(60%),HBeAg(+)11例(55%),而其中HBsAg(+)仅1例(5%)。结论:脐血标本可用于检测HBV核酸载量。  相似文献   

13.
祁金友  樊卫  陈平  施成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87-2487,2489
目的探讨3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方法的比较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MEIA法与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结果的符合率较高,经χ2检验,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IA法联合FQ-PCR法或者ELISA法联合FQ-PCR法应用,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对于疗效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的结果符合率。方法用MEIA、ELISA和GICA三种方法对200份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ELISA法阳性率为43.5%,阴性率为56.5%;GICA法阳性率为41.0%,阴性率为59.0%;MEIA法阳性率为45.5%,阴性率为54.5%。ELISA与MEIA符合度较高,阳性率较高,GICA与MEIA符合度差,阳性率最低。三种方法中以MEI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为ELISA法,GICA法最低。结论 GICA灵敏度较低,只能作为初筛;ELISA较MEIA灵敏度略低,遇到检测样本吸光度值(OD值)在对照样本临界值(cut off值)附近时,需要复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发生YMDD变异情况,及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天然变异的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荧光技术对海南地区11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HBV YMDD检测,一组80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及保肝治疗,另一组30例为对照组只给予保肝治疗,治疗1年对患者HBV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定性检测,观察是否有突变。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在用药1年后有31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IDD变异有15例,YVDD变异有7例,YIDD+YVDD变异有9例,变异株中有19例伴HEV DNA、ALT水平高于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有11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IDD变异有2例.YVDD变异有1例.YIDD+YVDD变异有8例。结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临床上在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变异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及探讨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361份临床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ELISA分别检测其乙型肝炎病毒DNA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HBsAg( ),HBeAg( ),HBcAb( )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99%,平均浓度为1.78×107拷贝/mL;HBsAg( ),HBe Ab( ),HBcAb( )患者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30%,平均浓度为1.56×104拷贝/mL;两者之间乙型肝炎病毒DNA浓度有显著性差异。HBsAg( ),HBcAb( )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21%,平均浓度为1.27×104拷贝/mL。结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平均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表现模式有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优点,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真实感染及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与血清标记物HBeAg、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及其对肝病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523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记物(HBV-M),其血清学模型包括以下四种组合,A组:HBsAg(+)、HBeAg(+)、HBcAb(+)(大三阳);B组:HBsAg(+)、HBeAb(+)、HBcAb(+)(小三阳);C组HBsAg(+)、HBcAb(+);D组:HBsAb(+)、HBeAb(+)、HBcAb(+);并选取65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正常人(E组)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ALT水平.结果 A组HBV-DNA阳性率为92.55%,明显高于B组78.97%(x2=189.60,P〈0.001)和C组50.98%(x2=234.15,P〈0.001),A、D、C三组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01);Log HBV-DNA与HBeAg S/CO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18,P〈0.001),而ALT与Log HBV-DNA及HBeAg S/CO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e抗原具有显著相关性,HBV-M和HBV-DNA定量检测并联合ALT水平对于临床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YMDD变异的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YMDD变异及HBV DNA载量。结果 100例乙肝患者中检出HBV YMDD变异共13例(阳性率13%),其中YIDD变异7例,YVDD变异5例,YIDD/YVDD共生变异1例。13例YMDD变异患者HBV DNA在(1.77×105~1×108)IU/mL,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18.1~273.5U/L。结论未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状态、HBV DNA载量及ALT水平与HBV YMDD变异检出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