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牙列缺损的患者 ,活动义齿仍是一种常用有效的修复方法。对咬合紧、牙合 龈距离过低的患者 ,采用常规的塑料活动义齿修复 ,常会出现义齿牙合面断裂现象。我科自 1 993~ 2 0 0 0年对 1 95例这类患者进行了利用铸造金属 牙合 面的活动义齿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病例 1 95例 ,男性 88例 ,女性1 0 7例 ,年龄 2 2~ 6 8岁。均为咬合紧、牙合 龈距离低(小于 5 mm)的牙列缺损患者 ,患者拒绝磨牙达到固定修复。其中 98例以前曾做过塑料活动义齿修复 ,均在半年内出现义齿 牙合面断裂现象。2 修复方法  1进行常规…  相似文献   

2.
3.
铸造牙合支托在后牙隐形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明 《河北医学》2009,15(6):706-708
目的:探讨后牙隐形义齿修复中采用铸造牙合支托和传统树脂支托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KennyⅢ缺失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铸造牙合支托和加弹性义齿联合进行修复;对照组48例选择传统树脂牙合支托,1周后对其咀嚼情况进行复查。结果:观察组54例中有52例可完全进行正常咀嚼,2例有少许疼痛,而对照组48例中有12例有少许疼痛,8例完全不能进行正常咀嚼功能。结论:在后牙隐形义齿修复中增加铸造牙合支托变黏膜支持式为混合支持式,保持了隐形义齿的美观和良好固位的同时,使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金属铸造支架式隐形义齿是一种以金属铸造支架、舌侧金属基托、唇颊侧采用隐形基托材料固位的可摘义齿,可用于缺牙较多而美观要求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分析694例可摘局部义齿高(牙合)原因为:1)排牙问题(50.14%);2)咬(牙合)误差(18.88%);3)(牙合)支托过高(11.81%);4)卡环体过高(7.93%);5)装金问题(5.9%);6)模型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7.
铸造(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重建咬合3年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造成咬合失调的原因,测定用铸造(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比较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变化.方法:对73例临床诊断为咬合失调的病例,采用铸造(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重建咬合,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和3年,采用ATP肠溶性被膜颗粒吸光度法进行咀嚼效率测试,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铸造(牙合)垫式义齿修复前后咀嚼效率有显著性差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结论:铸造(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重建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并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8.
徐波 《华夏医学》2004,17(3):437-438
临床上在弹性义齿修复低间隙后牙缺失中,常遇到由于对(he)牙伸长,缺失牙间隙低,成品牙要磨得很薄,患者在使用中常将其咬开裂,折断脱落,导致修复失败。笔者对56例该类患者,使用弹性义齿结合铸造金属(he)面的方法进行修复,经1年随访,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金属烤瓷牙修复(牙合)面重度磨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0例(牙合)面重度磨耗的患者,共制作251件金属烤瓷冠桥,进行(牙合)重建修复,使用可摘式(牙合)垫调整适宜(牙合)关系。结果: 30例患者(牙合)关系均恢复,面下1/3长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和过敏症状消失或得到改善,咀嚼功能改善。结论: 金属烤瓷牙对(牙合)面重度磨耗患者重建(牙合)关系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及满意度,对长正中(牙合)型义齿的佩戴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例重度牙槽嵴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分别制作长正中(牙合)型与解剖(牙合)型两种义齿,各给予患者3个月佩戴.对患者佩戴期间咀嚼效果以及满意率进行测试,总结患者最终选择结果.结果 患者佩戴两种义齿期间,分别于佩戴4,8,12周行咀嚼效率测定,长正中验型3次测量结果均显著高于解剖(牙合)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牙合)型使用满意率为(8.81±0.30)分,长正中(牙合)型使用满意率为(9.58±0.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均选择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解剖(牙合)型义齿,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具有更高的咀嚼效率,且患者满意度高,更符合时下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指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及下领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而又不属于风湿等其他临床上或病理上诊断明确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病的传统总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率相当高,致病因素也很多,其中牙列缺损,特别是牙列远中游离缺损及[牙合]过度磨耗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的原因之一,2000-2002年我们对28例因牙列远中游离缺损所致的颞下领关节紊乱病进行[牙合]垫式铸造支架义齿修复治疗,观察2~4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光  李惠忠 《广州医药》2005,36(5):59-60
目的 探讨义齿[牙合]因素对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采用吸光度法于义齿初戴时测试义齿调[牙合]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结果 义齿调[牙合]前后患者的咀嚼效能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牙合]干扰是影响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修复后系统的调[牙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铸造活动义齿(以下简称义齿)(牙合)支托对基牙造成磨损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处理方法.[方法]观察采用铸造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患者216例,共266件铸造活动义齿.观察时间4~10年,观察(牙合)支托对基牙造成的各种磨损及产生的症状.[结果]266件铸造活动义齿中轻度牙本质过敏146件,继发龋46件,牙纵折18件,基牙磨损发生率为79.0%.[结论]铸造活动义齿会造成基牙的磨损,设计不合理,制作粗糙,戴牙时间越长等牙磨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自 198 3年起 ,本科开展铸造支架牙合垫可摘义齿修复 ,用于中老年人余留牙重度磨损的牙列缺损者 ,临床疗效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7例患者 ,男 496例 ,女 15 1例 ,年龄39~ 70岁。其中伴有颞颌关节症状者 85例 ,占 13 14% ;夜磨牙 6 4例 ,占 9 90 % ;牙周萎缩且牙齿松动 92例 ,占14 2 2 % ;有明显食物嵌塞 113例 ,占 17 47%。1 2 牙合垫可摘义齿的种类 金属牙合垫 2 14例 ,占 33 0 8% ;金属塑料混合牙合垫 32 7例 ,占 5 0 5 4% ;塑料牙合垫 10 6例 ,占16 38%。1 3 修复方法[1]  修复前行牙齿洁治 ,有牙体…  相似文献   

16.
对银川市1346名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错(牙合)的患病率为13.15%,汉、回、满等三种主要民族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6岁组儿童患病率低于其它年龄组,错(牙合)中反和深覆(牙合)的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有牙列缺损的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正畸与义齿修复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先经牙体牙髓科、牙周科、颌面外科等前期综合治疗,再用正畸方法对缺损的牙列进行调整,创造良好的牙列及基本条件后,以修复的方法完成治疗。结果:16例患者经正畸与义齿修复联合治疗,恢复了牙列的完整及功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伴有牙列缺损的成人错(牙合)畸形采用正畸和修复等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才可以应对现代人们对口腔健康功能和美观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50例乳前牙反(牙合)的患儿,每天戴用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4周~6个月复诊观察,对其解除前牙反覆(牙合)关系所需时间、后牙咬(牙合)关系的建立、患儿面型的改善及复发人数来评价(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结果 50例患儿前牙反覆(牙合)关系解除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例4~5周,34例5~9周,2例9~12周,4例12~18周,方可建立后牙咬(牙合)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经追踪观察没有1例患儿复发,面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临床疗效是可观的.对于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50例乳前牙反(牙合)的患儿,每天戴用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4周~6个月复诊观察,对其解除前牙反覆(牙合)关系所需时间、后牙咬(牙合)关系的建立、患儿面型的改善及复发人数来评价(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结果 50例患儿前牙反覆(牙合)关系解除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例4~5周,34例5~9周,2例9~12周,4例12~18周,方可建立后牙咬(牙合)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经追踪观察没有1例患儿复发,面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临床疗效是可观的.对于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Ⅲ)类错(牙合)的良好矫治方法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随机选择我科门诊10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另一组用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进行矫治,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矫治前后上下颌骨位置、恒切牙胚位置及软组织均有改善,与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组相比,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更理想.结论: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同时具有机械及机能矫治的双重作用,可以同时改善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而且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