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速率法检测LDH,比较两者在30例健康体检者和45例不同亚型MDS患者中的水平,并对两者均增高和均正常的MDS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各组MDS患者血清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II(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 II,RAEB—II)组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cy 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RCMD)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I(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I,RAEB—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AEB—I、RAEB—II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RA、RCMD组(P〈0.01);血清LDH、β2-MG均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两者均正常者(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对于MD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型、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例NH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β2-MG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NHL组治疗前血清β2-M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度恶性与中、低度恶性NHL患者的血清β2-M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β2-MG水平与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结外病变数、巨大包块、PS、血清LDH、IPI等因素有相关性。化疗后NHL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β2-MG水平正常的患者与治疗前β2-MG水平升高的患者比较,前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血清β2-MG一定程度上反应了NH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动态观察NHL患者的血清β2-MG,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健康对照组、初诊MDS患者、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IL-2、IL-6与TGF-β1分泌水平,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TAT3、STAT5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MDS患者和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增高(P<0.05),但MDS患者组与AML患者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之间Th17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MDS患者组IL-2表达明显升高(P<0.05),初诊AML患者组TGF-β1和IL-2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MDS患者组与AML患者组相比,TGF-β1、IL-6、IL-2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AML患者组、MDS患者组外周血中STAT5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IL-2/STAT5信号通路可能调节初始Th细胞向Treg细胞转化的关键点,也支持Treg细胞数量增高与MDS的病情进展及其向白血病转化可能有关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s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免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β2-MG、sLDH水平,与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β2-MG[(5.257±3.055)mg/L]、sLDH[(971.867±909.104)U/L]、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0.675±0.199)、外周血白细胞水平[(94.250±88.830)×109/L]与治疗后β2-MG[(1.432±0.432)mg/L]、sLDH[(172.816±25.017)U/L]、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0.022±0.012)、外周血白细胞水平[(4.208±1.791)×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治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β2-MG[(1.771±0.448)mg/L]、sLDH[(145.870±37.520)U/L]、外周血白细胞水平[(5.422±1.301)×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β2-MG、sLDH水平与临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β 2-微球蛋白(β 2-microglobulin,β 2-MG)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速率法检测LDH,比较两者在30例健康体检者和45例不同亚型MDS患者中的水平,并对两者均增高和均正常的MDS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各组MDS患者血清β 2-M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Ⅱ(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 Ⅱ,RAEB-Ⅱ)组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RCMD)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Ⅰ(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ive blasts Ⅰ,RAEB-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 1);RAEB-Ⅰ、RAEB-Ⅱ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RA、RCMD组(P<0.0 1);血清LDH、β 2-MG均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两者均正常者(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对于MD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型、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例NH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β2-MG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NHL组治疗前血清β2-M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度恶性与中、低度恶性NHL患者的血清β2-M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β2-MG水平与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结外病变数、巨大包块、PS、血清LDH、IPI等因素有相关性。化疗后NHL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β2-MG水平正常的患者与治疗前β2-MG水平升高的患者比较,前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血清β2-MG一定程度上反应了NH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动态观察NHL患者的血清β2-MG,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AML/TMDS与MDS—AML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的差异。方法:采用常规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结果:AML/TMDS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外周原始细胞百分率高于MDS—AML(P<0.05,P<0.01);小巨核细胞和Pseudo-pelger异常明显低于MDS-AML(P<0.05,P<0.01),2组病例MPO染色阳性率基本一致,但AML/TMDS患者MPO积分显著高于MDS—AML(P<0.01)。AML/TMDS患者多核原始红细胞明显低于MDS—AML(P<0.05);AML/TMDS与MDS—AML患者巨大血小板分别为23.1%和86.7%。结论:AML/TMDS与MDS—AML白血病克隆不同,正确诊断对确定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白细胞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淤滞及向组织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3例初治AML患者(其中16例为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L-1β的含量,比较高白细胞组与非高白细胞组以及浸润组与非浸润组的差别。以4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AML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88.23±36.3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56±15.5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高白细胞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高于非高白细胞组[(136.67±65.68)pg/ml比(69.85±48.35)pg/ml]。IL-1β与外周血白细胞呈直线相关关系(r=0.74,P<0.01)。浸润组与非浸润组血清中IL-1β水平为:(111.31±57.35)pg/ml比(79.68±43.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患者血清IL-1β水平与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细胞组织浸润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MDS AML)的差异。方法 :采用常规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结果 :AML/TMDS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外周原始细胞百分率高于MDS AML(P <0 0 5 ,P <0 0 1) ;小巨核细胞和Pseudo pelger异常明显低于MDS AML(P <0 0 5 ,P <0 0 1) ,2组病例MPO染色阳性率基本一致 ,但AML/TMDS患者MPO积分显著高于MDS AML(P <0 0 1)。AML/TMDS患者多核原始红细胞明显低于MDS AML(P <0 0 5 ) ;AML/TMDS与MDS AML患者巨大血小板分别为 2 3 1%和 86 7%。结论 :AML/TMDS与MDS AML白血病克隆不同 ,正确诊断对确定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定9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各型AL患者sIL-2R均明显升高,且ALL〉M5〉M2〉M3。sIL-2R水平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外周白血细胞数、外周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无关。动态观察发现化疗后不能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获得CR患者。各型AL患者化疗CR后,sIL-2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M2、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β2-MG及LDH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免法检测55例MM患者β2-MG和LDH值。结果正常组与MM组,Ⅲ期与Ⅱ期,Ⅱ期与Ⅰ期,以及化疗前与化疗后(CR组或PR组)患者β2-MG及LDH相比,后组均明显高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β2-MG和LDH水平可作为患者分期、预后及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的关系,以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2008年-2011年的NHL患者,检测两种血清标志物水平,按性别、年龄、B症状、分期、结外病变受侵部位数等分组比较,同时随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对上述因素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 LDH和β2-MG水平在Ⅲ-Ⅳ期患者中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有B症状组明显高于无B症状组,60岁以上患者高于60岁以下患者,两个及以上结外病变患者高于两个以下患者,KPS≤70分患者高于KPS >70分患者;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LDH水平高于惰性患者,而两组的β2-MG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LDH和β2-MG水平与性别、细胞分型均无关。LDH正常组和升高组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029,P<0.001),β2-MG正常组和升高组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733,P<0.001),LDH/β2-MG均升高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两值均正常组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92.326,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LDH、β2-MG、年龄、临床分期、结外病变受侵部位数、KPS及侵袭性是NHL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联合检测LDH和β2-MG血清水平可作为NHL患者分期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之间的关系。方法:33例初治DLBCL患者按IPI评分分成低危组(IPI〈2)和中高危组(IPI≥2),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VEGF、IL-6、bFGF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结论: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可以和IPI一起用于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设计新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11及sgp130在初诊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47例初诊AL患者治疗前及获完全缓解(CR)后的血清IL-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 AL患者的血清IL-1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经过诱导化疗获CR后又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水平,且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正相关;而sgp13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获CR后又明显下降且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AL患者血清IL-11及sgp130水平可作为了解AL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D-二聚体的变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40例NHL患者采用L-P连续监测法检测LDH,化学免疫发光技术检测β2-MG,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NHL患者血清LDH、β2-MG、D-二聚体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Ⅳ期者三者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治疗有效后三者趋于正常(P>0.05)。结论 血LDH、β2-MG及D-二聚体可作为NHL患者诊断、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评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117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17在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9例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1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CD117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ALL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ML各亚型中,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以M0/M1最高,M5b最低;在5种髓系膜抗原标志中,虽然CD117检测AML的灵敏度低于CD13和CD33,但特异性都较高;CD117与CD34及HLA-DR在AML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但在M3中,CD117表达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结论 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诊断分型的重要髓系免疫表型指征,在AML的诊断分型以及AML和AL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ys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PCR相对定量检测34例初治AML、6例复发AML、10例缓解AML和8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Pyst2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初治和复发AML 患者Pyst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缓解患者(分别为0.43和0.48,0.11和0.19,P<0.05)。Pyst2 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数、LDH、核型、免疫表型无关。除M3外,高表达Pyst2组的缓解率为70.6 %(12/17),8例低表达病例均完全缓解(P<0.05)。结论 AML高表达Pyst2 mRNA。过度表达Pyst2的AML患者化疗缓解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骨髓瘤组,并分为ISS I期26例、ISS II期36例、ISS III期32例;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HSP9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SP90 mRNA与β2-MG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与血清HSP90 mRNA、β2-MG表达水平的关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骨髓瘤组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多发性骨髓瘤ISS III期患者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ISS II期和ISS I期患者,ISS II期患者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ISS I期患者(P<0.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SP90 mRNA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01)。HSP90 mRNA高表达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年生存率(35.42%)明显低于HSP90 mRNA低表达患者(63.04%)(P<0.01);β2-MG高表达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年生存率(35.56%)明显低于β2-MG低表达患者(61.22%)(P<0.05)。血清HSP90 mRNA、β2-MG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SP90 mRNA、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检测二者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评价及预后评估有潜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水平,以探讨外周血β2-MG、CEA、CA153、CA125在乳腺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对140例乳腺癌患者及14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β2-MG,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CEA、CA153、CA125的水平,数据统计用Kruskal—Wallis检验、Chi-square检验和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β2-MG和CEA的检测值分别为1.8(1.5—2.2)m(L和1.7(1.2—2.4)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5(1.3—1.8)mg/L,1.2(0.9~1.9)ng/ml,P〈0.05],且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P〈0.05);以β2-MG检测为基础,联合检测未增加诊断的敏感性(P〉0.05);以临床分期为参照指标,CA153在Ⅲ期患者的检测值明显高于I期和Ⅱ期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β2-MG、CEA、CA153检测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β2-MG为基础的联合诊断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增加;血清CA153检测水平对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2-MG、CEA和CA153对乳腺癌术后随访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8例初诊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发生率、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208患者中,CEBPA突变患者37例(17.8%),其中29例为双突变,8例为单突变.1 17例正常核型患者中CEBPA突变28例(23.9%).CEBPA双突变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初诊时年龄小,大部分(82.8%,24/29)患者为M1型与M2型,初诊时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高、血红蛋白水平高、血小板数低,白血病细胞高表达CD7、CD34及HLA-DR.CEBPA双突变患者总生存率优于无突变者(2年总生存率:100%比75.1%,P=0.045).结论 CEBPA双突变为AML预后良好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