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医学综述》2012,18(1):59-61
肿瘤干细胞(CSC)理论认为肿瘤组织内有一小群细胞具有与干细胞类似的生物学特性,这一小部分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扩散、复发过程中的根源。CSC细胞膜上表达的ABC转运蛋白以及CSC生长的微环境都使其对化疗和放疗相对不敏感,并且CSC具有多条自我更新的信号通路。因而,ABCG2的耐药性、CSC生长的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等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现就CSC的来源、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与肿瘤的耐药性转移和治疗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只有少量细胞具有发生肿瘤以及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这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被定义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了多种实体肿瘤中CSC的存在,其中就消化系统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胃癌中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肿瘤干细胞(CSC),培养并鉴定其干细胞特性。方法通过原代培养手术切除 结直肠癌组织获得结直肠癌细胞,再通过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筛选结直肠癌CSC,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CSC和对照组人 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 的增殖能力;用低数量级细胞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结直肠癌CSC和SW480 的成瘤能力;并运用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SC和SW480的免疫表型。结果临床结直肠癌标本原代培养的CSC,加入血清培养可使 CSC分化。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CSC克隆形成率为56.64%和54.45%,对照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 的克隆形成率为4.41%,CSC与SW480集落形成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鼠皮下成瘤实验中,原代培养的CSC 皮下注射500 个细胞可形成皮下瘤,而SW480 皮下注射500 个细胞不形成皮下瘤。CSC 表达CD133、CD44,不表达CK7; SW480细胞不表达CD133、CD44,表达CK7。结论原代培养的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获得的肿瘤细胞,再行无血清培养 可形成CSC,鉴定具有CSC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胃癌是全球第四最常见的癌症,具有高死亡率和较低的5年生存率。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CSC。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胃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群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瘤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不定向分化的潜能,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不断扩展的源泉。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肿瘤干细胞的发现以及对其与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的关系和龛(niche)等的相关研究为MM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群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亚群。CSC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特性各异的细胞。CSC因其强大的起始肿瘤能力和抵抗治疗的特性而成为关注的焦点。肿瘤干细胞理论从起初的单向等级分化模式,发展到现在的随机和等级分化交互模式,较好地解释了肿瘤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理想模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肿瘤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部分卓越成就的解析,阐述了肿瘤干细胞在分化模式、微环境调控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引起肿瘤发生、维持肿瘤生长、保持肿瘤异质性的能力,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治疗耐受密切相关。 Wnt、Notch、Hedgehog 及TGF-β信号通路在维持CSC的生长及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阐明CSC的相关信号通路,可以为结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传代培养PC12细胞无丝分裂与细胞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的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探讨其在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多形性和细胞分化中的意义。方法: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以Giemsa染色、甲绿、派郎宁的细胞化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结果:PC12细胞呈现横缢型和侧凹型等无丝分裂像,并且观察到其形态、大小和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分裂及细胞脱颖现象。结论: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是PC12细胞多形性形成的主要大小和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分裂及细胞脱颖现象。结论: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是PC12细胞多形性形成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无丝分裂及其不对称性对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癌干细胞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功能,赋予机体在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造血潜能。近来研究显示,某些癌细胞群体如血液系统肿瘤、乳腺肿瘤与脑肿瘤等,也存在能自我更新和分化增殖的干细胞,即癌干细胞(CSC)。这些CSC便是肿瘤生长蔓延、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这些发现拓宽了肿瘤学研究的视野,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肿瘤细胞和CSC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推测在其它肿瘤中也会存在这种CSC,因此对于CSC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及阐明它们在介导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对今后肿瘤防治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舒  艾君  路睿 《九江医学》2009,24(4):84-86
众多研究表明肿瘤具有克隆性,所有肿瘤细胞可能都起源于同一个细胞,即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CSC概念提出几十年来,其在造血系统肿瘤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为显著.近来,乳腺癌和脑肿瘤中也发现了CSC.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正常干细胞和CSC在自我更新和分化这两方面具有相同的信号通路.这种理论对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有重要影响.已在正常干细胞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有助于理解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并为寻找以CSC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肿瘤的持续增殖和扩散有赖于数量有限的肿瘤干细胞(CSC)。肿瘤肝细胞是一些数量极少的具有自我更新、不定潜能的、驱使肿瘤形成的细胞。早在150年前其概念就已被提出,近20余年科学家分别在人白血病、乳腺、脑、前列腺等肿瘤中证明CSC的存在。因正常干细胞(NSC)可长期存活,累积多种参与肿瘤发生的基因突变,发生恶变转化成为肿瘤干细胞(CSC),触发肿瘤发生、增殖、转移。与正常干细胞(NSC)一样,CSC处于静止状态,具有很强的DNA修复能力,强大的端粒酶活性,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针对CSC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吴伟 《医学综述》2011,17(19):2902-2904
白血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在白血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其较高的复发率还是会导致死亡。肿瘤干细胞(CSC)假说认为,C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无限增殖和肿瘤形成能力。CSC已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疾病中得到证实。CSC研究包括CSC分离鉴定、探索调控机制以及临床肿瘤治疗等方面。分析近年来CSC在白血病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成果,为血液系肿瘤治疗和CSC的深层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肿瘤的持续增殖和扩散有赖于数量有限的肿瘤干细胞(CSC)。肿瘤肝细胞是一些数量极少的具有自我更新、不定潜能的、驱使肿瘤形成的细胞。早在150年前其概念就已被提出,近20余年科学家分别在人白血病、乳腺、脑、前列腺等肿瘤中证明CSC的存在。因正常干细胞(NSC)可长期存活,累积多种参与肿瘤发生的基因突变,发生恶变转化成为肿瘤干细胞(CSC),触发肿瘤发生、增殖、转移。与正常干细胞(NSC)一样,CSC处于静止状态,具有很强的DNA修复能力,强大的端粒酶活性,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针对CSC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即可对称分裂为二个新的子代干细胞或二个功能细胞,也可不对称分裂为一个子代干细胞和一个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起源于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具有自我更新、不对称分裂、放化疗耐受及致瘤性和转移潜能。因此,癌症的治疗必然要包含针对CSCs的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乳腺癌干细胞与其临床转移及放、化疗耐受的关系和潜在的靶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CSC)被认为是治疗失败、药物耐受和转移复发的原因所在。CSC具有自我更新 (self-renewal)和高侵袭潜能的特性,并最终组成肿瘤的异质性 (heterogeneity)。无论是在原发瘤、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还是在转移灶的形成中,CSC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更好地认识CSC在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发有效的靶向CSC及其微环境 (microenvironment)的治疗药物,将有望使之成为抗转移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的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 ,探讨其在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多形性和细胞分化中的意义。方法 :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以Giemsa染色、甲绿 派郎宁的细胞化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分别观察。结果 :PC12细胞呈现横缢型和侧凹型等无丝分裂像 ,并且观察到其形态、大小和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分裂及细胞脱颖现象。结论 :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是PC12细胞多形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无丝分裂及其不对称性对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成熟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成体干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细胞可来源于成体干细胞积累的突变,也可来源于成体干细胞下游祖细胞积累的突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细胞与干细胞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肿瘤细胞也具有无限增殖维持肿瘤克隆生长的能力。肿瘤细胞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生长调控机制,肿瘤细胞中也存在等级现象,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的概念,也称之为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较高。目前根治性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Ⅰ~Ⅱ期鼻咽癌行放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但Ⅲ~Ⅳ期仅为10%~40%。因此,寻找导致鼻咽癌复发及转移的“种子”细胞,对研究新的治疗途径有重要意义。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 CSC)是在研究多种恶性肿瘤时发现的具有类似于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具有自我增殖、更新、分化、放化疗抗拒等特性。鉴定CSC的金标准是看分选得到的CSC能否在移植动物体内形成新肿瘤[1]。 WANG等[2]分离出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鼻咽癌细胞可以在裸鼠体内成瘤,表明在鼻咽癌组织中同样存在CSC。研究还证实头颈肿瘤侧群细胞( SP细胞)具有高侵袭、化疗耐药、致瘤等特性[3]。进一步研究发现鼻咽癌SP细胞也表现出CSC特性[2,4],提示鼻咽癌SP细胞可能是潜在CSC,可以为研究鼻咽癌CSC特异性分子标记提供条件。现将近年来与鼻咽癌CSC识别有关的分子标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医学综述》2012,18(15):2410-2412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基因突变干扰了干细胞正常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从而使其转变成为肿瘤干细胞,并进一步转变为肿瘤细胞。这提示如果能在肿瘤细胞中分离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对于肿瘤的治疗、转移复发的预防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是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