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便血1周"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5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1/94mmHg。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入院辅检: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10×109/L,血色素82g/L,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3 4岁 ,因间断性柏油便 4年入。曾经多家医院治疗 ,无明显改善 ,遂入院。查体 :呈贫血貌 ,巩膜苍白 ,肝脾肿大 ,心肺膈无异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血常规 :血红蛋白 :3 4g/L。B超示 :1、肝脾及双肾肿大 ;2、肝门静脉增宽。纤维内窥镜示 :贫血胃粘膜 ,胃及十二指肠结构性血管瘤。临床诊断为消化道多发性血管瘤。入院 1w后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空肠表面可见 6处蓝紫色隆起 ,大小不一 ,小的 0 6cm× 0 4cm× 0 3cm ,大的 1 0cm× 0 8cm× 0 7cm。遂将病变肠段切除送病检。2 病理检查小肠肠管 (空肠 )一…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39岁。因腹痛半个月于 2 0 0 1年 7月 6日入我院内科。患者半个月前出外就餐后开始腹痛 ,为上腹持续性隐痛 ,阵发性加重。无恶心、呕吐。腹泻 2次 ,稀水样 ,无发热 ,无脓血 ,无里急后重。入院时查体 :神志清 ,心肺未见异常 ,腹平软 ,中上腹及偏左处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包块 ,肠鸣音亢进。入院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入院后查血、尿淀粉酶正常 ,腹部X线检查及B超未见异常 ,因患者怕痛拒绝胃镜检查。入院后给予消炎及甲氰咪胍等治疗 ,腹痛时轻时重 ,部位不定 ,有时位于脐左部 ,有时位于脐右部 ,有时位于脐部。入院第…  相似文献   

4.
报告5例微小血管瘤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此病临床少见,术前诊断不高,术中也不易找到二。作者介绍了术中找到微小血管瘤病灶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立止血结肠内滴注治疗下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9岁 ,5天前因下消化道出血在门诊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发现距肛门约 2 0cm处有一单纯带蒂息肉 ,当即给予高频电灼切除 ,术中出血量少 ,手术顺利。术后 5天患者突然感觉右下腹胀 ,1小时后排出血性大便约 50ml,以后又反复解鳟红色血便二次 ,约 2 0 0ml。来院急诊经检查后诊断为结肠息肉摘除术后伴下消化道出血。查体患者无腹部疼痛。体温 37℃、血压 1 30 /80mmHg,心率 85次 /分 ,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 8次/分。血常规 :红细胞 3.6× 1 0 12 /L ,血色素 1 1 2 g/L、白细胞 5.4× 1 0 9/L、血小板 70× 1 0 9/L、…  相似文献   

6.
小肠、结肠血管异常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颖 《四川医学》2000,21(6):498-499
19995年3月至199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下消化道出血确诊为小肠、结肠血管异常所致的共20例。现就其诊断与处理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33~75岁,平均55.9岁。病程1周至16年。临床表现以反复便血为主,暗红血便11例,血水样便3例,黑便6例。10例患者有明显贫血,Hb<60g/L,入院时休克2例。1.2 检查方法及结果:全组行消化道钡餐8例次,胃镜检查6例次,肠镜检查9例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13例次。钡餐未能明确病变与出血部位。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2例,排除下消化道活动出血可能。肠镜检查见直结肠粘膜…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1998年6月我们收治了6例罕见病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脑外伤伴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出血、穿孔患者,男,8岁,因跌伤失语6天入院,经CT检查证实为左额颞部脑内血肿,入院后2周出现脐下隐痛伴黑便,大便隐血检查(-),保守治疗无效,2天后腹痛加剧,且出现腹膜炎表现,行剖腹探查发现距回盲部50cm处回肠对系膜缘上,有一指突状的憩室,根部有一直径1.5mm穿孔,憩室内有血块,局部回肠有紫黑色积血,切除回肠10cm。病理示:Meckel憩窒胃粘膜腺体异位伴出血、穿孔。术中探查余处无病变。1.2 类固醇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0月终末期肾病合并下消化道出血14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终末期肾病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变主要位于结肠,主要病因为毛细血管扩张(3例,21.4%),其他病因还包括肠道粘膜弥漫性病变、溃疡、小血管破裂、克罗恩病及粪性溃疡(各1例),未明确出血原因者6例。死亡率为21.4%。结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是终末期肾病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 ,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 ,对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 DSA造影 ,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4例病人 DSA造影后出血部位均得以明确 ,出血原因包括直肠上段血管畸形 2例、空肠平滑肌肉瘤 1例、回肠非特异性溃疡 1例。血管畸形显示病变区域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丛状 ,静脉过早显影 ;空肠平滑肌肉瘤显示肿瘤染色 ;回肠非特异性溃疡显示单纯造影剂外漏。结论 :选择性动脉 DSA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 ,对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可以明确其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11.
四例下消化道出血DSA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对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DSA造影,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4例病人DSA造影后出血部位均得以明确,出血原因包括直肠上段血管畸形2例、空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肠非特异性溃疡1例。血管畸形显示病变区域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丛状,静脉过早显影;空肠平滑肌肉瘤显示肿瘤染色;回肠非特异性溃疡显示单纯造影剂外漏。结论:选择性动脉DSA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对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可以明确其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12.
涂景林 《安徽医学》1992,13(1):23-25
<正> 我科1984年4月~1990年6月作1094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430例为下消化道出血,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430例中男279例,女151例,男女之比1.89∶1,年龄2~78岁。本组无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慢性显性出血者302例(占73.3%),隐性出血者128例(占26.7%)。检查距出血的时间,短者10天,长达20年。检查结果1.阳性发现412例,占95.8%,未发现病变18例,占4.2%(表1)。2.本组出血病变以乙状结肠直肠最多占61.2%(表2)  相似文献   

13.
血管发育不良和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李贵森综述朱人敏审校关键词血管发育不良,下消化道出血,结肠,老年中图法分类号R543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又称血管扩张、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等。现在一般认为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Boi...  相似文献   

14.
赵虹  孙乃时 《吉林医学》1997,18(5):288-289
本文对我院自1987年6月5日至1996年12月30日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1058例患者行筛选,其中血便者530例,占受检人数的50.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以便血为主诉症状。530例中,男361例,女169例;年龄14岁~85岁。检查距出血时间:最短者8h,长者10年以上。临床表现有下腹痛,里急后重,便血或脓血便为主。1.2方法:全部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甘露醇导泻,用ZT10—20L型纤维肠镜检查。2结果2.1530例中发现病变者524例(占98.9%),未发现病变者6例(占1.13%)。检查疾病诊断有慢性结肠炎103例(占19.66…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76岁,因头晕4 h,黑便1 h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进食后突发头晕、四肢无力,伴恶心、呕吐,呕吐褐色胃内容物,送至急诊,查血红蛋白102 g/L;粪便潜血(+)。尿素氮12.32 mmol/L,考虑消化道出血,予兰索拉唑、止血敏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解柏油样便2次,量约500 g,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5  相似文献   

16.
谭悦菊  祝永丽 《中外医疗》2011,30(2):176-176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性结肠病致下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经肠镜检查确诊的门脉高压性结肠病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及护理后出血停止。结论 PHC治疗基本以内科药物为主,联合用药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患者出血能够停止。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消化道血管瘤(肝血管瘤也属于消化道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分析我院收治一例(特殊小肠血管瘤)及1989-2010年国内外报道的小肠血管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小肠血管瘤以空肠段、回肠段受累多见,多部位受累次之。病理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其次为毛细血管瘤,而混合型血管瘤及淋巴血管混合瘤较少见。临床表现大部分表现为反复解黑便、贫血,而肠套叠、失血性休克、肠梗阻较少见。内科确诊较困难。基本上都为手术治疗中确诊且需要手术治疗。结论消化道(小肠)血管瘤好发于回肠及空肠,且以多发性常见。本病以无痛性反复解黑便为主要特点。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病灶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有下消化道出血史的119例老年患者与167例中青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老年患者中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癌,其次为结肠息肉。中青年组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结肠息肉,但是,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也占一定比例。结论:结肠癌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对于老年人、有下消化道出血史者,一定要早期进行结肠镜普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