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青年妇女宫颈癌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首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每年大约有371200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肿瘤的98%,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临床发病率平均每10万人中有9.98人,好发于30~40岁人群中,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是否不同于中老年患者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本文按年龄分两组即青年组(≤35岁)和中年组(36岁~59岁),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5年9月间的中青年宫颈癌患者,以探讨青年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有关宫颈病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寻找与HPV感染有关的指标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观察Cyclin E、CDK2在不同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与HPV感染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世界的1/3。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明显下降,但35岁以下妇女的宫颈癌发病率却显著上升。此外Chan等对1973~1999年美国30岁以下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研究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由8.0/10万上升至14.3/10万;腺癌也从0.7/10万上升至2.7/10万。迄今为止,国外报道的最小患病年龄为15岁。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生物状态与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来,子宫颈癌病因学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及大多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3都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妇女宫颈癌和CIN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传统治疗手段并未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备受关注[2],其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是继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之后,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妇科肿瘤之首。在2012年,全球发生卵巢癌23.9 万例,死亡15.2 万例[1]。卵巢癌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北美、中欧和东欧地区发病率最高(>8/10万),亚洲和非洲发病率最低(≤3/10万)。  相似文献   

7.
正宫颈癌是迄今人类惟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可直接观察与取材并早期发现的肿瘤。然而,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宫颈癌的发生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其发病率近年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高居第2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2.9万,死亡病例约20万,其中90%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据2015年肿瘤登记年报统计:中国宫颈癌发病率为12.96/10万,死亡率为2.60/10万,分别居城市、农村恶性肿瘤的第7、8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近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0%;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人数高达27万人,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1].新疆尤其是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很高(527/10万),是北京市的210多倍,是该民族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且患病年龄早,平均年龄为45.0岁(汉族为50.8岁);就诊时约80%已为中晚期[3].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宫颈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是癌症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据WHO报道世界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病例约有 5 0万 ,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有13 5万[1] ,占近 1/ 3。由于我国积极进行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工作 ,其病死率由 2 0世纪 70年代的 5 2 9/ 10万降至90年代的 1 6 4/ 10万 ,下降幅度为 6 9%。上海市是我国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组织完善城市 ,宫颈癌的标化率从 1978~ 1982年的 11 8/ 10万降至 1995年的 2 1/ 10万[2 ] 。在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 ,宫颈癌发病率从最高降至最低 ,而且宫颈癌的患病率已低于 1996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拥有116万人口的启东市1973—2000年宫颈癌发病率。方法根据以人群为基础(population-based)的癌症登记报告制度,采用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计算启东市宫颈癌的发病率;采用1964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及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准化发病率,并观察宫颈癌分布的特点与发病趋势。结果启东市1973~2000年28年的宫颈癌发病登记共631例,占启东市同期女性恶性肿瘤的3.25%(631/19 339),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第8位。28年中,宫颈癌发病率平均为3.96/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CASR)为2.67/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发病率(WASR)为3.66/10万。1973~1986年前14年的发病率平均为5.01/10万,1987—2000年后14年的发病率平均为2.97/10万,宫颈癌发病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前后14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55岁以上各年龄组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尤其显著,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资料表明,启东市的宫颈癌为相对低发区,中老年妇女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本资料可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专题讨论──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及死亡比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国家有显著差异。近四十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巴氏涂片和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 ,使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比都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增多 ,宫颈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 ,且患者趋于年轻化。由于 HPV感染与性行为密切相关 ,宫颈癌作为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已被普遍认同。1 流行病学特点1.1 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智利 (15 .4/ 10万 ) ,其次为中国 (14.6 / 10万 ) ,第三位为…  相似文献   

12.
激光治疗宫颈糜烂230例临床观察刘晓明,张秋(262500山东青州市市立医院)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炎症中常见病之一,已婚妇女发病率高达50%左右[1],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因此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保证广大妇女的健康及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3万人,有20 000名~30 000名妇女死于该病,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但是对于宫颈癌治疗即使在较早期,也需要进行范围较大的手术治疗,并且不少患者还要联合化疗或/和放疗。这些治疗方法大多数对女性的生殖生理功能产生较大的损伤与破坏。因此,她们的生存质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宫颈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WHO/IARC)报道,2012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为52.8万例,约有26.6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是女性中第4位高发恶性肿瘤,占妇女癌症死亡的第4位。在我国,2012年宫颈癌新发病例为6.2万,约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IARC,2012)。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的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该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5-39岁和60-64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因素。Ⅰ-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ⅡB期以上放疗为主,辅以手术和(或)化疗,放疗适用于所有期别宫颈癌,早期宫颈癌有较高治愈率,总的5年生存率几乎达到70%,无淋巴结转移者达到80%-90%,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癌变的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恶性肿瘤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临床发现时多属晚期 ,治疗亦无过多回旋余地 ,病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而早期识别癌前病变则是防止肿瘤发生发展并做出早期治疗的重要环节。1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近 4 0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巴氏涂片和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 ,使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由于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增多 ,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且患者趋于年轻化 ,故针对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1.1 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自 1976年首次从…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少数可以进行早期筛查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采用宫颈细胞学进行筛查,但传统的宫颈细胞学筛查准确率偏低。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近年来我国引入了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方法。为了解TCT在我国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及宫颈病变发病年龄特点,对本院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79974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新发病例,其中超过半数将因此而死亡。据报道,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率达99%以上。因此,HPV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06年首批宫颈癌疫苗的上市,标志着人类在宫颈癌疫苗研制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宫颈癌对母儿的影响及其诊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合并妊娠的几率为0.02%-0.1%。随着妇女平均生育年龄推迟,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几率呈上升趋势。妊娠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为宫颈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也有报道。因妊娠期恶性肿瘤关系到母亲和胎儿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极为重要。现就宫颈癌合并妊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早期筛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地区400例属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不进行临床宫颈癌筛查及相应干预;观察组采用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随访2年后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宫颈癌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00例妇女的早期筛查结果显示:65例无异常,占32.5%,92例生殖道内感染,占46%,18例人乳头瘤病毒(HPV),占9%,21例癌前病变,占10.5%,4例原位癌,占2%。随访2年后检查,观察组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5%;对照组宫颈癌7例,发病率为3.5%。观察组经过早期筛查及预防后,宫颈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医疗干预,可明显有助于宫颈癌的预防,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