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2肽(C2P)。结果: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FPG、2hPG、HbA1c下降指数较对照组明显,FINS、C2P升高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分组,观察空腹血耱(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空腹C肽、餐后C肽及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这些参数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较高,体质指数(BMI)、FINS、PINS、空腹及餐后C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E(ApoE)、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下降,与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FBG、P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C肽水平的情况,并随访胰岛素治疗后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胰岛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C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35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血糖控制理想。结论: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不仅能较好控制血糖及明显降低HbA1C,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进行为期10~18 d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30 min C肽)。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随防6个月,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β细胞的功能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及显著改善胰岛素分泌和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p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情况。方法对初诊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每天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空腹C肽、HBAIc均明显下降(P〈0.00。结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素细胞功能,迅速控制高血糖,治疗时间短,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对56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以上,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结果:经强化治疗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逐渐回复。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葡萄糖毒性、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辉玲 《临床医学》2009,29(7):50-5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种强化治疗方案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三组,第1组13例实行胰岛素泵治疗,第2组15例采用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第3组13例接受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和强化治疗2个月后测HbA1c,治疗过程中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睡前血糖和凌晨3时的血糖。结果治疗后患者FBG、PBG、Hb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2个月治疗,三种不同的强化方案对FBG和PBG的达标无明显差别,但胰岛素泵组对降低HbA1c,减少低血糖发生率,节约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方面有特别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舒霖30R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对空腹血糖(FBG)≥11.1mmol/L和(或)餐后2h(2hPG)≥14mmol/L的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舒霖30R治疗2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及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稳态模型计算的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甘舒霖30R治疗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甘舒霖30R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方法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 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同型芈胱氨酸(Hcy).结果 所有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FBG、PBG、HbA1c、Hcy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及应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胰岛素,1日4次强化治疗,1~2周使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结果: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oma-指标较治疗前升高。结论:对伴有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降低葡萄糖毒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索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入选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12周l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zd,时C肽(2h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FPG、2hPG、HbAlc和HOMA-IR显著下降,而Hns、FC-P、2hlns、2hC-P和HOMA-B显著上升。结论对于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的31例患者,在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达到了较高的控制有效率,FBG,PBG,HbA1c和TG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TC和HDL-C有显著性差异,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二甲双胍是有效安全的口服降糖药,依存性高,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观察诺和锐30对60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诺和锐30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均明显下降(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诺和锐30治疗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与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两组分别为30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门冬胰岛素30及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 h C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冬胰岛素30较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组能更好的降低HbA1c的水平。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给予3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周伟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56-165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较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疗效。方法 54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均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后变化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同时监测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3周后分别测定FBG、2hPG、HbA1c、的含量。结果 35例FBG、2hPG、HbA1c、均得到控制。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个体化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能快速降糖,解除高糖毒性,有助于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罗格列酮(RGZ)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进行12周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I、RI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体重指数变化不大(P〉0.05),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我科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7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排泄率、β_2微球蛋白和血肌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 PBG、HbA1c、UAER及β_2-MG均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FBG、2h PB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AER及β_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7例,按病程分为三组,A组(病程小于5年)51例,B组(病程5~10年)13例,C组(病程大于10年)13例,均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其置泵前后各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基础C肽、1 h C肽、2 h C肽、3 h C肽、基础胰岛素、1 h胰岛素、2 h胰岛素、3 h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2)分析HOMA-β与所需胰岛素用量、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BMI、HbA1c、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基础C肽、1 h C肽、2 h C肽、3 h C肽、基础胰岛素、1 h胰岛素、2 h胰岛素、3 h胰岛素、TC、TG、HDL-C、LDL-C间的相关性。结果 (1)A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较前明显下降,空腹C肽、餐后1 h、2 h、3 h C肽,餐后1 h、2 h、3 h胰岛素,HOMA-β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B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明显较前下降,空腹、餐后1 h、2 h、3 h C肽,餐后3 h胰岛素,HOMA-β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C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明显较前下降,餐后2 h、3 h C肽分泌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ΔHOMA-β与体重、BMI、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P〈0.0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ΔHOMA-β与体重、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HbA1c、尿A/C呈明显正相关,与病程、身高、午餐后血糖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方法,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小,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