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及患儿哮喘的现状.方法 采用多中心调查方法,对广州市常住居民诊断为哮喘6个月以上,在广州市2家医院哮喘专科或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48例患儿家长,69.86%的家长意识到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61.49%的家长认为长期吸入激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82.43%的家长认为哮喘主要由感冒诱发.76.22%的患儿未使用过峰流速仪,95.17%的患儿未使用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测试.在过去的12个月内,56.8%的哮喘患儿有喘息发作,每年喘息发作频率为(3.37±0.28)次;有37.5%的患儿需要急诊治疗,每个家庭每年因急诊治疗的费用为(1 320.34±223.97)元;平均每个家庭每年直接经济花费为(6 111.84±1 828.41)元.每人每年缺课(28.13±6.67) d;每个家庭每年误工(18.88±8.73) d.结论 广州市的哮喘患儿家长对于哮喘这种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控制用药、诱发因素、家庭及自我管理认知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哮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儿哮喘发病相关因素和防治状况 ,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方案 ,规范化治疗儿童哮喘。方法 对在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并确诊为哮喘 11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116例中以儿童哮喘为多占 80 .17% ,婴幼儿哮喘仅占 19.83% ,71.5 6 %首次喘息发生在 6岁以前。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尤以秋季最多占 31.0 3%。诱发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 ,其次为天气变化。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及其他过敏史分别为 5 .17%和 2 7.5 9% ,有婴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个人过敏史分别为30 .1%、5 8.6 2 %。 1年内诊断情况显示 ,误诊率为 18.10 %。4 4 .83%哮喘患儿能接受哮喘知识教育和规范化管理 ,坚持吸入激素治疗 ,其疗效明显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 (P <0 .0 0 5 )。结论 哮喘发病与年龄、季节、诱因、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有关 ,及时诊断 ,规范化管理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35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5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儿童哮喘的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建立住院或门诊就医的哮喘患儿档案,对356例随访档案进行整理,分析哮喘与多因素的关系.结果 哮喘停止发作2年以上239例,占67.1%;5年仍在发作的117例,占32.9%.发病诱因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停止发作的相关因素中,下呼吸道感染所诱发的哮喘缓解率最高,达81.3%;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诱发占第2位,达68.5%;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特应件疾病所诱发的最低,为32.8%;长期规范化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仍在发作的患儿中,个人为特应质、父母有哮喘史和嗜酸性细胞(EOS)升高是哮喘持续发作的主要相关性因素(P<0.01).结论 感染性哮喘症状持续至学龄期多数可缓解;哮喘长期发作的主要危险指标为父母有哮喘病史、个人为特应质者.  相似文献   

4.
在控制室温条件下,参照Eggleston氏法,对30例哮喘患儿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并对30例健康儿童作了同样的实验作为对照。以ΔPEFR≥15%为阳性标准,哮喘组阳性率为76.7%,而对照组1例阳性(P<0.01),并就有关机理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哮喘患儿食物IgE抗体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食物过敏在婴幼儿哮喘中所占的比例.方法对158例婴幼儿哮喘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sIgE)进行检查.结果43.0%的患儿血清中存在着食物sIgE;sIgE的血清浓度在3级(3.5ku/L)以上的患儿,鸡蛋白为8.1%、牛奶8.1%、花生5.4%、小麦4.0%及黄豆1.3%;患儿中牛羊肉sIgE阳性率很低.仅有2例患儿有明确的进食食物后,引起喘息发作的病史,其余则临床表现为哮喘伴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对其中130例患儿同时进行的吸入过敏原筛查试验(Phadiatop)中,Phadiatop阳性为44例(33.8%),而混合食物抗原(fx5E)阳性的为58例(44.6%)(P<0.05).结论在婴幼儿哮喘患儿中食物IgE阳性率比吸入物IgE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住院患儿196例,观察其5~10年后哮喘发病情况。随访168例。其中男132例,女36例;分为对照组87例,予常规治疗。大剂量IVIG组8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IVIG 0.4 g/(kg.d),连用5 d。结果大剂量IVIG组81例,发生哮喘17例,占20.99%;常规治疗组87例,发生哮喘46例,占52.87%,两组哮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剂量IVIG能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对 198 8年 6月至 1998年 6月住院的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符合哮喘持续状态诊断标准的 6 7例作临床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诱因 (86 .7% )。其中多数患儿未接受哮喘系统治疗 ,仅 14例坚持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 ,6 7例患儿治疗方案基本符合儿童哮喘治疗常规 ,症状可得到控制。认为减少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率在于做好婴幼儿哮喘的防治工作 ,早诊断 ,早治疗 ,系统治疗 ,首选吸入疗法并掌握正确的吸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智能拾音器对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的应用效果,以期协助哮喘患儿进行家庭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和上海童杏儿科门诊部就诊的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和对照组(不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收集病史资料,对照组予每月常规随访及评估,试验组在基础随访基础上辅以智能拾音器录音随访。对照组以家长报告为哮喘发作依据,试验组以听到哮鸣音为哮喘发作依据。比较2组患儿发现哮喘发作的次数、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的差异。对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识别、诊疗措施及病情转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通过拾音器采集的呼吸音,经过3名专家盲听分辨,结果为哮鸣音12次(42.86%)、湿啰音1次(3.57%)、鼾音1次(3.57%)、不易辨别12次(42.86%)及辨别不一致2次(7.14%)。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为试验组12次,对照组5次;其中试验组12次哮喘发作中,智能拾音器12次均识别,家长识别仅6次。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诊疗措施情况比较,试验组38.1%(8次)患儿通过远程医疗采取居家治疗,较对照组(20.0%,1次)增多,61.9%(13次)患儿为非计划医院诊治(包括非计划门急诊就诊和住院),较对照组(80.0%,4次)减少。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家长对智能拾音器的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功能及稳定性整体满意。结论智能拾音器能实时获取哮喘患儿的呼吸音,及时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可以及早诊治,降低非计划医院诊疗发生率,辅助患儿及家长们更好地进行家庭哮喘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Rutt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36例6~14岁哮喘儿童进行个性、行为心理测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家长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哮喘儿童E、N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3.3%,哮喘家长SCL-90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以抑郁、焦虑、躯体诉述及恐怖因子得分最明显(P<0.05).结论 哮喘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均较健康对照人群高,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嘉定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常见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海嘉定地区儿童哮喘的致敏原以及哮喘患儿年龄与过敏原的相关性.方法 351例哮喘儿童按年龄分组,用15种标准化的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点刺液对所有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观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组过敏原情况.结果 (1)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1.2%,其排序依次为粉尘螨(49.6%)、屋尘螨(49.0%...  相似文献   

11.
咳嗽变异性哮喘117例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类型之一[1] 。本文对 1992~ 2 0 0 2年本院收治CVA患儿 117例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CVA患儿 117例中 ,男 6 9例 ,女 4 8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病程 1个月~ 1年。四季均有发作 4 7例 ,跨季节发作 2 4例 ;早、中、晚咳嗽分别为 4 3、73、1例。运动或吸冷空气后加重 19例。干咳 93例 (78.8% ) ,刺激性咳嗽 94例 (80 .3% )。 3例发热 ,余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咽中度充血 30例 ,重度充血 16例。肺部听诊正常 97例(82 .91% ) ,10例可闻及少量喘鸣音。 5 5例 (47.0 % )有家族史 ,79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庆市秋冬季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加重与呼吸道非细菌病原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哮喘急性加重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用免疫荧光快速检测7种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病毒3(PIV3);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肺炎衣原体(CP)-DNA;ELISA法检测其血清RSV-IgM、AdV-IgM、柯萨奇病毒(CBV)-IgM、巨细胞病毒(CMV)-IgM、EB病毒(EBV)-IgM及MP-IgM、CP-IgM水平.结果 179例患儿检出病原120例,阳性率为67%,检出病原前3位为CBV 52例(29.1%)、RSV 44例(24.6%)、MP 26例(14.5%).5 岁以上组病原检出前3位为MP 12例(30%)、CBV 11例(27.5%)、AdV 5例(12.5%),5岁以下组病原检出前3位为CBV 41例(29.5%)、RSV 40例(28.8%)、MP 14例(10.1%),2组RS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哮喘并间质性肺炎159例(88.8%),其中5岁以下组128例(71.5%),5岁以上组31例(17.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组RSV比MP、CBV检出阳性病例住院时间更长.结论 MP、RSV为诱发儿童哮喘急性加重的常见病原,5岁以上患儿MP检出阳性率高,5岁以下患儿RSV检出阳性率高.呼吸道非细菌感染为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以5岁以下显著,尤其RSV阳性者住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素与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及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和哮喘发病的环境因素,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7年本院收治的657例CARAS和哮喘患儿采用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法调查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住宿环境、家族史及过敏史、诱发因素、变应原,并应用SPSS 11.5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51份问卷未填写完整而被剔除.结果 1.被动吸烟、湿疹史、哮喘家族史、变应史、海鲜、油烟、油漆、气候变化和劳累等因素对CARAS和哮喘患儿发病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X2=39.36,17.89,3.87,6.74,19.44,5.85,15.04,6.288,4.33 Pa<0.05),而装修、毛绒玩具、泡沫制品、宠物、牛奶、鸡蛋、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螨虫、花粉、鱼虾、动物皮毛和霉菌等因素对二组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a>0.05).2.儿童CARAS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被动吸烟、湿疹、哮喘家族史、变应史、海鲜、油漆、气候变化和劳累,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12(2.17~4.49)、1.72(1.22~2.43)、1.67(1.19~2.35)、1.85(1.32~2.60)、3.11(1.93~5.01)、2.03(1.29~3.21)、1.49(1.04~2.13)和1.88(1.06~3.36).结论 环境因素对儿童CARAS的影响明显高于儿童哮喘是影响其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能否应用FeNO区分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150例初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以及120例初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期选取1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儿童行FeNO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的FeNO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的FeNO值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FEV1%pred、PD20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均降低(P< 0.01)。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9.5 ppb,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FeNO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5.5 ppb,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0%;FeNO区别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28.5 ppb,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82.5%。结论 FeNO测定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03例5岁及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CP)检出率为29.6%、肺炎支原体(MP)检出率为22.9%;7种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为10.2%,其中RSV占4.5%,居病毒检出率首位.哮喘患儿呼吸道感染诱导哮喘的发作窗为(4.2±3.1)d.结论 重庆地区5岁及以上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病毒、MP、CP感染密切相关,且常见的7种呼吸遭病毒检出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喘息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 -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300例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其年龄、性别、湿疹、变应性鼻炎、食物过敏、家族过敏史/哮喘史、运动相关性喘息等.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因素与哮喘发生的关系及相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a,275例获得随访;25例失访.275例喘息患儿在随访期内86例(31.2%)发生哮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湿疹、变应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哮喘史、运动相关性喘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LRTI)、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与喘息患儿发生哮喘有关(湿疹:OR=2.376,95% CI0.098~0.935,P=0.039;变应性鼻炎:OR=1.052,95% CI2.267 ~14.283,P =0.024;家族过敏史/哮喘史:OR=1.886,95%CI1.004~3.542,P =0.048;运动相关性喘息:OR=1.881,95% CI2.267 ~18.983,P =0.001;LRTI:OR=5.341,95% CI1.676~ 10.983,P =0.016;外周血EOS增高:OR=3.915,95% CI1.459~ 10.501,P=0.002).结论 个人过敏史(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哮喘史、运动相关性喘息、LRTI、外周血EOS增高是乌鲁木齐地区喘息患儿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血清IgE、ECP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中评估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2岁以内小儿近100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其中有4 %因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而住院 ,住院的患儿中38 %在5岁时成为哮喘患儿 ,而对照组仅2 % [1],因此认为毛支与哮喘有着内在的联系。本组检测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 ,试图从特应性体质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角度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毛细支气管炎组(30例) ,为急性期住院患儿 ,均符合毛支诊断标准[2],男2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6.5±3.2)月。哮喘组(30例)为急性发作期住院患儿 ,诊断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诱导痰液细胞学分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通过痰液细胞学分析探讨儿童哮喘的临床亚型。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46例,缓解期哮喘患儿33例。其中轻度至中度哮喘56例,重度哮喘23例。将急性发作期哮喘分为未规则治疗组(33例)和规则治疗组(13例)。健康对照组18例。常规检测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液细胞百分比(%),并行皮肤过敏原试验。结果1.以痰液EOS%≥2%为准将哮喘患儿分为嗜酸细胞性哮喘(EA)和非嗜酸细胞性哮喘(NEA)2个亚型,79例患儿中EA和NEA分别为40例(50.63%)和39例(49.37%)。2.EOS%≥2%在急性发作期未规则治疗组和急性发作期规则治疗组分别为21例(63.6%)、9例(6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缓解期[10例(30.3%)](Pa<0.05)。3.轻度发作未规则治疗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61%、EOS%≥2%、NEU%<61%+EOS%<2%的例数分别为7例(38.9%)、10例(55.6%)、4例(22.2%),轻度发作期规则治疗组分别为2例(22.2%)、6例(66.6%)、3例(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常规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 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哮喘或CVA的患儿140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发作组,50例)、哮喘缓解组(缓解组,50例)和CVA组(4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儿童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发作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如大气道指标FVC、FEV1、PEF、FEF25及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75/25的实际值/预计值平均水平均<80%,且以FEF50、FEF75、MMEF75/25等小气道指标下降为著。CVA组患儿小气道指标FEF75、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80%。发作组各项肺常规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组、CVA组FVC、FEV1、FEF25及 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发作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缓解组和CVA组;CVA组与缓解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CVA患儿以小气道功能轻微障碍为主,与哮喘缓解期相似。  相似文献   

20.
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哮喘控制不良的状态以及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哮喘的患儿11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版)和哮喘测试量表结果将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n=65)和未完全控制组(n=50),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哮喘相关健康生命质量量表对两组患儿生命质量进行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在最近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因急性发作而计划外就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岁哮喘达完全控制患儿生命质量得分显著低于未完全控制组,7~16岁哮喘达完全控制患儿生命质量得分显著高于未完全控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未规律随诊(OR=7.715)和患有变应性鼻炎(OR=5.531)是哮喘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而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OR=0.299)可能是哮喘控制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某些临床特征的出现提示患儿哮喘可能控制不佳,需要积极干预;哮喘未完全控制时,患儿的生命质量下降;为降低哮喘控制不良水平,应降低哮喘患儿变应性鼻炎发生率并行规律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