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蛭素及重组水蛭素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蛭素及重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综述近年来水蛭素及重组水蛭素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其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指出水蛭素及重组水蛭素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重组水蛭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生物方法合成的重组水蛭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活血化瘀药物。本文概括地介绍了重组水蛭素的几种合成方法,药理实验(包括抗凝抗栓作用等)及临床研究的进展情况,其性质和作用与天然水蛭素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药水蛭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水蛭素是凝血酶的天然抑制剂,具有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理作用,在血栓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重组水蛭素是基因工程的产物,与天然水蛭素具有相同的功效,质量更加稳定可控,它能与血浆中的凝血酶结合,为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抗凝、防栓药物。本文综述水蛭素的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重组技术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水蛭素是医用水蛭的唾液腺分泌的一种多肽,一般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本文介绍了重组水蛭素的表达、分离和纯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组水蛭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玉荣  李全胜  刘昌孝 《中草药》2005,36(9):1352-1356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125-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法(RA法)、三氯醋酸沉淀结合放射性检测法(TCA-RA法)研究重组水蛭素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结果大鼠iv0.5、1.0和2.0mg/kg重组水蛭素,以RA法检测,该药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62.8、147.5和172.8min,AUC分别为264.9、429.9和1112.9(μg·min)/mL;以TCA-RA法检测,该药的t1/2ke分别为100、101和107min,AUC分别为160.7、327.7和551.3(μg·min)/mL。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均证明AUC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大鼠iv重组水蛭素1.0mg/kg后用RA法和TCA-RA法测定不同组织的药物质量浓度,在各时间点以肾脏含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肺、胃、脾、心、肝、性腺等组织次之,脑、脂肪最少。大鼠iv重组水蛭素1.0mg/kg后,用RA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内尿、粪的放射性总量,在96h内70.16%放射性从尿中回收,1.35%从粪中回收到,24h内胆汁排泄量为3.46%。结论RA法和TCA-RA法测得重组水蛭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结果不同,但整体趋势一致;重组水蛭素主要由尿排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4组:空白对照组,以PBS溶液进行假干预;重组水蛭素组,以1.0 U/m L重组水蛭素干预;凝血酶组,以1.0 U/m L凝血酶干预;混合组,以1.0 U/m L凝血酶+1.0 U/m L重组水蛭素干预。采用MTT、流式细胞技术分别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qRT-PCR技术检测Bcl-2及Bax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细胞内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重组水蛭素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与凝血酶组均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凝血酶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凋亡比例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凝血酶组均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凝血酶组细胞内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重组水蛭素组细胞内Bcl-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混合组Bcl-2及Bax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水蛭素不仅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发生,而且能够有效逆转凝血酶导致的生长促进及凋亡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ELISA研究重组水蛭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蛭素 (hirudin)是从药用水蛭 (medicinalleeches)中分离出的天然的凝血酶抑制剂 ,目前 ,国内外已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大量制备。本实验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国产重组水蛭素 (Recobinanthirudin ,rH)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1 实验材料rH供试品 :由 6 5个氨基酸组成 (N Ile1 Thr2 6 3位脱硫酸基 水蛭素 ) ,分子量 70 0 0 (批号 99110 1;纯度 99.7% ,大连高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ELISA试剂盒包括 :包被抗体板 (Hirudin抗兔 ,多克隆 ) ;酶标…  相似文献   

8.
重组水蛭素体内抗凝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吕莉  李欣燕  韩国柱  汪和睦 《中草药》2002,33(6):520-522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素新药开发提高实验依据,方法:家兔iv重组水蛭素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考察其抗凝活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重组水蛭素能明显延长TT和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PT无明显影响,其延长TT和APTT的作用随时间而下降,作用持续约60min,结论:重组水蛭 素具有明显抗凝作用,明显强于现有抗凝药肝素,且其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德国产基因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Ⅲ(以下简称rHV3)的口服制剂。方法采用在体原位肠袢法研究小肠和结肠在吸收促进剂作用下对rHV3的吸收情况,寻找促进rHV3肠道吸收的吸收促进剂和吸收位置;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壳聚糖-EDTA轭合物(chitosan-EDTAconjugates,CEC),考察rHV3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的稳定性;将rHV3和促吸收剂、CEC乳化,考察其抗凝血作用。结果吸收促进剂能提高rHV3在肠道内的吸收水平,其中在0.5%EDTA-Na2的作用下rHV3经由小肠给药产生的抗凝血作用最强;CEC在消化酶的存在下对rHV3有保护作用;乳化微粒与单用rHV3的抗凝血作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组水蛭素Ⅲ和促吸收剂以及CEC形成的乳化微粒经灌胃能够发挥其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组水蛭素抗栓及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蛭素 (hirudin)为中医活血化淤药水蛭的主要有效成分 ,系由 6 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 ,是迄今作用最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 ,具有很强的抗凝、抗栓活性 ,对多种血栓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水蛭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重组水蛭素 (recombinanthirudin ,r hirudin ,rH)产品中仅变异体Ⅰ、Ⅱ和Ⅲ具有抗凝活性 ,简称HV1,HV2和HV3。国内有关单位采用甲基营养型汉逊酵母真核表达系统研制出的rH与天然水蛭素HV1不同之处除rH 6 3位酪氨酸脱硫酸基外 ,还有N…  相似文献   

11.
重组水蛭素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春  吕莉  韩国柱 《中成药》2005,27(10):1182-1186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recombinant hirudin,rH)的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采用凝血酶(100 U·kg-1·1 h)和氨基已酸(50 mg·kg-1·h-1×1 h)静脉滴注造成急性DIC模型,观察rH对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以及肺、肾微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4个剂量的rH(125、62.5、31.25和15.625μg·kg-1)对于DIC的抑制率:用PT表示分别为89.38%、52.60%、49.71%和25.58%;用PLT表示分别为100.01%、61.86%、58.40%和32.68%;用FIB表示分别为85.22%、73.01%、33.60%和14.86%.各剂量组的肺、肾病理切片均未见微血栓形成.当rH剂量为125μg·kg-1时,试验中各项指标均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一致.结论:国产rH具有强大的抗DIC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已被欧共体批准上市的产品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菲牛蛭为原料,二-(2-乙基已基)磷酸(D2EHPA)作流动载体,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 80)为乳化剂,辛烷与D2EHPA混合构成膜溶液,稀HCl溶液作内水相的水蛭素乳状液膜体系萃取。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膜相、内水相体积比(MIPVR),内、外水相的pH,流动载体浓度等水蛭素对照品萃取条件,然后用水蛭素粗提液进行纯化实验。结果:萃取的最优条件为:MIPVR 10∶3,内水相pH 2.6,外水相pH 3.4,流动载体质量分数2%;当水蛭素初始浓度为1抗凝血酶活力单位(ATU).mL-1时,对照品ATU回收率为83.06%,粗提液达到82.99%,样品比活力为3 289.48 ATU.mg-1,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纯度与对照品相当。结论:乳状液膜体系萃取水蛭素工艺较简单,实验样品纯度及ATU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及辅料的鼻黏膜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及其辅料的鼻黏膜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腭模型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考察辅料和重组水蛭素的纤毛毒性作用;采用病理学检查法考察长期给予家兔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辅料SDS,Brij35,azone,lecithin,EDTA,menthol,ni-pagin,thiomersal可显著抑制纤毛运动(与PRS组比较P<0.05),而HP-β-CD,tween80,甘草酸单胺盐,benzalkoniumbromide,sodiumbenzoate及黏附性材料对纤毛运动影响较小;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长期给药对鼻黏膜结构有一定影响,但此作用可在停止给药后恢复。表明辅料SDS,Brij35,azone,lecithin,EDTA,menthol,nipagin,thiomersal等的纤毛毒性较大;而HP-β-CD,tween80,甘草酸单胺盐,benzalkoniumbromide,sodiumbenzoate及黏附性材料的纤毛毒性较小,可用于鼻腔给药;黏附性材料壳聚糖可能会加重某些辅料的纤毛毒性;重组水蛭素鼻腔给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方法 MTT法确定HSYA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转运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温度、pH值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和能量代谢抑制剂叠氮化钠对HSYA转运的影响;RT-PCR法检测HSYA及维拉帕米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顶侧(AP)到底侧(BL)(AP→BL),HSYA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2×10-6~5×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中等;HSYA的转运与其质量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37℃下HSYA的Papp与4、25℃下的Papp有显著差异(P<0.01),pH值为9.0时的Papp与pH值为5.0、7.4时的Papp值也有明显差异(P<0.01)。维拉帕米能明显下调MDR1基因的表达,但HSYA的转运不受维拉帕米的影响;叠氮化钠影响细胞能量代谢,但HSYA的转运不受能量代谢异常的影响,且Papp(BL→AP)/Papp(AP→BL)在1~1.5,HSYA的吸收过程基本符合被动扩散。结论 HSYA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且不受P-gp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低温和碱性环境下不利于HSYA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獐牙菜苦苷转化产物獐牙菜新素{(Z)-5-ethylidene-8-hydroxy-3,4,5,6,7,8-hexahydm-1H-pyrano[3,4.c]pyridine-1-one,EHPO}的吸收机制.方法:以Caco-2细胞单层作为吸收研究模型,分别考察给药浓度、环境、pH以及加入维拉帕米后对EHPO双向跨膜转运的影响.通过HPLC测定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结果:在Caco-2细胞模型中,给予不同剂量的EHPO后,双向P_(app)几乎相等.在所试验浓度范围内EHPO的P_(app)基本保持恒定,pH值、维拉帕米对其跨膜转运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在Caco-2细胞模型中,EHPO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较快的被吸收.  相似文献   

16.
毕肖林  马世堂  狄留庆  陈志鹏  刘陶世 《中草药》2019,50(22):5591-5596
中药多以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的生物膜(如细胞膜等)通透性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能力,采用适当的药物渗透模型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膜渗透性评价,对明确中药活性成分吸收转运机制,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的剂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了口服药物膜渗透性评价方法,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以及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确定川芎嗪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川芎嗪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检测指标,考察时间、药物浓度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川芎嗪转运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川芎嗪对P-gp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顶侧(AP)到底侧(BL) (AP→BL),川芎嗪的Papp> 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良好;川芎嗪的转运量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且川芎嗪AP→BL的转运量明显大于BL→AP的转运量;川芎嗪不仅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同时也抑制P-gp表达.结论 川芎嗪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为被动转运,且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并对P-gp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