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aves病患者褪黑素受体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患者组 :经检查确诊为 Graves病的初发患者 39名 (男 9例 ,女 30例 ) ,年龄 (4 2± 15 )岁 ;正常组 :年龄及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 39例 (男 30例 ,女 9例 ) ,年龄 (4 3± 13)岁。两组均无糖尿病及脑出血等其他疾病史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正常 ,心电图正常。1. 2 方法 所有试验对象均于 12时抽静脉血 6 m l,经肝素 (2 0 U/ml)抗凝后行放射配体一点法检测。 1 2 5I- Mel:33.3TBq/mm ol,中科院上海原子能所产品。2 结果和讨论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褪黑素受体 (MR)结合容量 [(0 .…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IL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受体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对TRAIL受体的表达分别进行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各受体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DR4(50%、60%)、DR5(100%、100%)、DcR1(100%、100%)、DcR2(60%、70%),其中死亡受体DR5和诱骗受体DcR1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均为100%。RT-PCR和流式细胞术均显示:能够诱导凋亡反应的死亡受体中,DR5表达显著高于死亡受体DR4P<0.05;能够竞争性阻断TRAIL诱导的凋亡反应的诱骗受体中,DcR1表达显著高于诱骗受体DcR2P<0.05。结论:DR5和DcR1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TRAIL受体系统的主要成员,在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Graves眼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isoform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 of patients with Graves' ophthalmopathy (GO). METHODS: Semi-quantitative RT-PCR was used to analyze RNA isolated from PBMC of the patients with GO and the normal volunteers. The level of plasma total cortisol (PTC) at 8 a.m. was measured. RESULTS: The hGR alpha/GR beta mRNA ratio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7.58 +/- 5.42 and 14.65 +/- 8.30,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PTC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304.23 +/- 92.06 and 313.73 +/- 111.0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noted (P > 0.05).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hGR alpha/GR beta mRNA and PTC levels. CONCLUSION: hGR alpha/GR beta mRNA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y of Graves' ophthalmopathy.  相似文献   

4.
α2-肾上腺素受体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T淋巴细胞表达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mRNA的现象,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提供更多新的证据。方法:取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用尼龙毛柱粘附法分离和纯化T淋巴细胞,应用E花环法检测T细胞的分离纯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细胞中α2-AR 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对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的分离和纯化,获得的T细胞的纯度明显高于未分离和纯化的淋巴细胞,但分离纯化后的T细胞,其活性仍然保持与分离前T细胞的活性相似;这些纯化的T细胞可表达α2-AR mRNA。结论:淋巴细胞可能像机体的其它组织细胞一样能表达和合成α2-AR。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5+B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5 B淋巴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raves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CD5 B淋巴细胞,以探讨CD5 B淋巴细胞与Graves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分泌TRAb前体细胞的存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泌TRAb的前体细胞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中的存在及意义。方法:利用EB病毒体外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定GD患者外周血中潜在的TRAb分泌细胞。结果:Graves病患者的分泌TRAb的转化B细胞阳性孔占免疫球蛋白阳性孔的百分率远高于正常对照。正常对照中也可以检出较低频率的TRAb前体细胞,EBV转化的TRAb前体细胞以分泌IgM型抗体为主。结论:在Graves病患者体内,有较高频率的潜在分泌TRAb前体细胞存在。推测这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患者易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狄森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阿狄森病患者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50±4)岁,均无结核病史,肾上腺X线及B超提示无结核表现;对照组20例,男女各半,年龄(49±5)岁。分离多形核白细胞(PML),放免法检测血皮质醇(F)浓度,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GR的结合容量,Boyden小室法测定F对趋化移动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受体为亲核蛋白,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3在体内作用广泛,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不仅发挥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抑制细胞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等非钙调作用.文章就维生素D受体的生物学特征、信号转导通路和活性维生素D3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的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女性Graves病患者血性激素及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受体的改变。方法采用放免法及放射配体法测定53位女性Graves患者(初发者28位,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5位),20名健康对照者血性激素及外周血白细胞上的相关受体。结果初发者血雌二醇(E2)、雌二醇受体(ER)较治疗后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E2与ER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γ=0.92,P<0.01)。结论Graves病患者性功能的改变可能与E2及ER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Graves甲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改变,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61例首诊Graves甲亢,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白细胞GR水平,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分析GR水平变化的意义.结果:甲亢组GR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t=7.389,P=0.000 1).61例甲亢患者随严重程度增加,GR水平逐渐下降(F=7.389,P=0.000 1).GR水平和甲状腺激素FT3、FT4及TSH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t=5.643,P=0.013),0.689(t=5.119,P=0.025)和0.755(t=6.391,P=0.009).61例甲亢患者并发甲亢性突眼者GR水平下降(t=4.274,P=0.0001),而并发甲亢性心脏病(t=0.273,P=0.786)和甲亢性周期麻痹者(t=0.961,P=0.336)GR水平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结论:Graves甲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水平下降,并且跟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并发甲亢性突眼者有关.  相似文献   

11.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对89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IL-2R和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逐步回归。结果:治疗后Graves病患者除促甲状腺激素(TSH)外,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与SIL-2R的上升、下降显著相关。结论:SIL-2R水平能反映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免疫活化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袁放  任跃忠  宋作珪 《浙江医学》2003,25(12):723-724
目的 观察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lβ(IL-lβ)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GD患者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β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GD患者外周血中IL-1β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后下降不明显。IL-1β与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结果均无相关性。结论 GD患者IL-1β有改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0例不同病期的 Graves 病(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GD 患者发病期,外周血 CD_3~+、CD_8~+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0.01),CD_4~+/CD_8~+比值和 B 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P<0.01);具有 GD 家族史的缓解病人,异常持续存在,而无 GD 家族史的缓解病人 T 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此外,GD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PHA 增殖应答能力低下。说明 GD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和功能均存在异常。提示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变与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DGF-BB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PDGF在Graves病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样本41例以及健康人群外周血样本41例。ELISA法检测PDGF-BB、HIF-1α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样本中单核巨噬细胞CCR2的表达。结果:PDGF-BB、HIF-1α在Graves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均有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GF-BB、HIF-1α在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CR2阳性巨噬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ves病患者体内CCR2巨噬细胞可能通过HIF-1α途径促进PDGF-BB的表达,而PDGF-BB的高表达则可能是引起Graves病进展的重要参与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汉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 ,以获得在广西壮、汉族妇女VDR受体基因频率分布数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i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PCR RFLP)方法检测壮、汉族绝经后妇女各 80例的VDR基因型。结果 壮、汉族绝经后妇女BB、B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0 6 5比 0 0 5 4、0 739比 0 6 6和 0 1 96比 0 2 86 (P >0 0 5 ) ;壮、汉族绝经后妇女B和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4 31比 0 381和 0 5 6 9比0 6 1 9(P >0 0 5 )。结论 广西壮、汉族绝经后妇女VDR基因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D受体(VDR)是亲核蛋白,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25.二羟胆骨化醇在体内作用广泛,与VDR结合后,除了产生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外,还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分化、调节免疫及抑制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非钙调作用。近年来,活性维生隶D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备受注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前抗肿瘤研究,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的很有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VitD)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类固醇衍生物,其作用是通过VitD受体(VDR)介导的。体内大多数组织和细胞都有VDR。VitD抵抗是指机体对正常甚至大剂量VitD或1,25(OH)2D的低反应或无反应现象,VDR基因点突变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机体有着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CD1s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CD1s是一种可以识别脂质抗原的特殊分子,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s(CD1a、CD1b、CD1c、CD1d)的表达. 方法:取33例GD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取1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D1s+表达细胞的百分数,并同时使用微量放射免疫法检测G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结果: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a+表达的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CD1b+、CD1c+及CD1d+表达的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c+与FT3、FT4间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部分CD1s在GD患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这将为我们探究G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合理性及机理。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反应)检测13例鼻息肉病、22例一般鼻息肉及23例正常下鼻甲组织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糖皮质激素受体主要分布于鼻息肉表面上皮粘膜、粘膜下腺体、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的胞浆与胞核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鼻息肉病组、一般鼻息肉组与下鼻甲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过与糠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而发挥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鼻息肉病与一般鼻息肉组中的一致性表达提示糠皮质激素是治疗鼻息肉病及鼻息肉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