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系统是流行日本西南沿海地区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本病具有特定的发病地区,在我国是否有ATL的高发区,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至今在我国仅有11例报道,在我省迄今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相关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 ,1982年美国和日本的学者分别在成人T细胞淋巴瘤培养细胞 (HuT 10 2 )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 (ATL)培养细胞株MT 1分离出C型逆转录RNA病毒 ,称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 ,又称为嗜人T细胞病毒 1型 (HTLV Ⅰ )。诊断HTLV Ⅰ感染主要依据有血清学、病毒分离、RNA检测、抗原检测等。检测HTLV Ⅰ抗体常用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明胶凝集试验 (GPAT)、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免疫印迹法 (IB)及放射免疫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TLV Ⅰ感染呈典型的地区群集性 ,世界上主要流行区为日本西南部、加勒比海地区、中西非、美…  相似文献   

3.
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细胞学特征,通过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对1例患者血细胞的观察,显示在周围血液内大量出现的白血病细胞属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多形性核改变。这种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抗ATLA抗体阳性,对ATL具有诊断价值、并对ATL细胞学特征出现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Ccell leukemia,ATL)国内已有数例报告。但尚未见ATL淋巴瘤型合并全身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现将笔者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经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本首次发现并报道了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该病在日本西南部的发病率较高。逆转录病毒HTLV—I(人T细胞亲淋巴性I型病毒)被认为与该病的病因学有关。在ATL流行地区,研究人员发现HTLV-I携带者的百分数相当高,即使健康人群中也占相当高的百分数。ATL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型(急性慢性郁积型、危象型及淋巴瘤型)。ATL细胞起源于CD4阳性的周围T细胞亚群,其特点为  相似文献   

6.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明胶凝集颗粒试验对801份血清(包括正常成年人和病人以及在形态上具有典型曲核白血病细胞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抗体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此结果表明福建省尚未发现在病因上有与HTLV-1病毒相关的T细胞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成人T 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一、成人T 细胞白血病(ATL)本病首先由日本学者Uchiyama 提出,是一类T 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具有明确的地域性分布特点。ATL 除见于日本外,最近在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也有一些类似病例被发现。此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株中存在一种独特的人类C 型逆转录酶病毒,这一发现为研究人类肿瘤的病因学开创了新的前景。ATL 大多在成年起病病程呈急性和亚急性进展,除发热、乏力、消瘦等症状外,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浸润性病变为最显著的体征。ATL 的另一特殊表现为患者常有高钙血症和多发性溶骨性  相似文献   

8.
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ATL)的临床特征是异质性的,根据临床、血液学及实验室发现分为郁积着的、慢性和急性的。但病人的预后不总是与临床阶段相关。为了提高ATL的病毒学评价,研究人员对39名ATL病人的生存和白血病细胞中的Ki-67抗原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病毒感染状态的患者临床观察显示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异常,特别对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血髓象出现异常分叶状淋巴样细胞以及血清钙、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质、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异常增高。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及HTLV—1病毒携带者病情恶化有关。并对ATL临床诊断进行了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白血病病因研究白血病的病因至今尚未解决。当前对成人T 细胞白血病病毒的研究,已引起世界血液学家的极大关注,为人类白血病病毒病因增添了新的资料,同时也是本病病毒病因研究上的重要进展。1977年Uchi-yama 等报道16例成人T 细胞白血病(ATL)。其特点是:(1)成年人发病,(2)为亚急性或慢性白血病(终末期发展迅速);(3)白血病细胞可被抗T 细胞特种抗血清(ATS)所杀灭,并能形成E 花结;(4)白血病细胞多为多形性改变,常伴有锯齿状或小叶状核;(5)常伴皮肤损害;(6)常伴有淋巴结、肝脾肿大;(7)无纵隔肿块;(8)患者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据表面标记检测发现T细胞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约占46%,地处日本西南部的九洲成人NHL中约70~80%属T细胞来源,并证实该地区T细胞淋巴瘤高发是由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L/L)增高所致。苏锡地区地理纬度、气候、  相似文献   

12.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主要导致T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并且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我们对上海周围地区与HTLV-Ⅰ有关的部分病例进行检测。运用免疫荧光法从临床白血病患者中筛选了6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用病理切片诊断出28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56例SLE患者;分别抽取患者的血清样品,运用ELISA和Western蛋白印迹电泳的方法进行检测。从上述90例标本中,发现一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1例78岁日本女性,患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面部和躯干出现罕见的紫绀和红斑性皮疹。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查表明肿瘤细胞CD4/CD8均阴性,表达CCR4辅助性T细胞2(Th)趋化因子受体。尽管有这些特点,但这些细胞异常产生颗粒酶B,其为细胞毒分子,通常由CD8阳性细胞毒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产生,偶由Th1细胞产生。在紫绀皮损中,出现与细胞毒肿瘤细胞浸润有关的红细胞外渗。这个病例表明了ATL肿瘤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异质性,这可能与皮疹临床外观密切相关。成人紫绀性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罕见的CD4/CD8双阴性恶性T细胞增多,表达C…  相似文献   

14.
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是由人T细胞亲合性I型病毒(HTLV-I)感染所致的一种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此病首先由高月、内山等人(1977年)所命名[1]。在80年代初将HTLV-I分离出来[2]。进入90年代在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治疗方法上有了显著性进展。本文将有关ATL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的现状作以介绍。1.ATL的诊断和临床特点1.1ATL的临床诊断及分型。1.1.1ATL的诊断标准:如具备以下特征、条件者,可确立诊断。①细胞学或病理学上所见为淋巴系肿瘤者。②HTLV-I抗体阳性者。③肿瘤细胞属于T淋巴细胞系。1.1.2…  相似文献   

15.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HTLV-Ⅰ/Ⅱ)是1980年和1982年先后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已知HTLV-Ⅰ是引起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及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HTLV-Ⅰ相关脊髓病(HAM)的病原体。HTLV-Ⅱ目前看来,似乎也与TSP/HAM的发生有关。HTLV-Ⅰ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区、美洲中部和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6.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HTLV-Ⅰ/Ⅱ)是1980年和1982年先后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已知 HTLV-Ⅰ是引起成人 T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及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HTLV-Ⅰ相关脊髓病(HAM)的病原体。HTLV-Ⅱ目前看来,似乎也与 TSP/HAM 的发生有关。HTLV-Ⅰ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区、美洲中部和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日本南部  相似文献   

17.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世界上已发现日本西南部、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中部等三大HTLV-Ⅰ流行区。我们自1983年开始开展HTLV-Ⅰ感染的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我国也有HTLV-Ⅰ流行区。现将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1)建立间接瘟疫荧光试验,ELASA试验及Western blot等三种HTLV-Ⅰ抗体检测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津638(T638)小鼠白血病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研究结果。T638小鼠白血病系以昆明小鼠腹水型网状细胞肉瘤(ARS)元细胞浸出液诱发的胸腺瘤/淋巴细胞白血病,T638病毒接种第76代的发病率为90%,潜伏期为75~105天。按T638小鼠白血病脏器病理形态特点,将其分为胸腺型、肝脾型、混合型(Ⅰ、Ⅱ、Ⅲ)等3型。血象研究表明,外周血  相似文献   

19.
王晓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52-154,157
<正>T细胞克隆(T cell clone)指将单个T细胞从细胞群中分离出来后单独培养,使之重新繁殖成为单一克隆的T细胞群体。凭借T细胞克隆技术,可获得遗传背景一致且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均一的单克隆T细胞群体。甲胎蛋白(alpha-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HIV—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AIDS)的主要病因,此病毒首先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实验室从蕈样真菌病和皮肤型T细胞白血病及多数AIDS病人中分离出retrovirus并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