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带涤纶套留置导管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观察利用中心静脉带涤纶套留置导管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43例患者90天,记录置管时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记录血液透析超滤率、留置颈内静脉临时导管时间和中心静脉带涤纶套留置导管生存时间。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导管生存率;Cox风险回归分析导管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导管90天的生存率及通畅率均为67.4%,但导管60天的生存率为88.2%,通畅率却为82.9%。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留置时间、透析超滤率和Hct水平与导管生存时间呈显著独立负相关(均P<0.05)。结论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留置时间、透析超滤率和Hct水平是中心静脉带涤纶套留置导管存活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来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回顾性分析发生导管相关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患者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1.3±6.9)个月,16例患者发生20例次导管相关菌血症,按导管日计算感染率为0.55例次/千导管日;高龄、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12个月、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低和有菌血症史的患者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假单胞菌属等,分别占30.0%、20.0%、10.0%、10.0%.结论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是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主要并发症之一,应特别关注有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可减少菌血症的发生,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经导丝更换导管法可能是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前提和生命线。随着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普及和健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的时间越来越长.需要采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也相应增加。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涤纶环距离皮肤出口位置约2—3cm,起着固定和保护通道不被细菌侵入的作用,如果涤纶环脱出,则易引起感染和出血,甚至整条导管脱出。严重的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分析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涤纶环脱出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自2002年以来,我科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32例。发生涤纶环脱出4例,现对4例患者涤纶环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从上肢浅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达上腔静脉,导管尖端最终停留在上腔静脉的下1/3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常规上腔静脉在心脏的右侧,但也会有上腔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涤纶环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情况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65例涤纶环深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正确使用导管的方法、各种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导管感染8例,感染率3.2次/1000导管日;血流不通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28次。结论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不适合行内瘘术者的最佳替代方法之一,注重健康教育,重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尿激酶管内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涤纶环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情况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65例涤纶环深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正确使用导管的方法、各种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导管感染8例,感染率3.2次/1000导管日;血流不通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28次。结论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不适合行内瘘术者的最佳替代方法之一,注重健康教育,重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尿激酶管内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方法对导管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留置PICC导管患者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缝合固定(A组)、免缝胶带交叉固定(B组)和思乐扣免缝导管固定装置固定(C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置管后留置期间导管固定的牢固性、并发症发生率、固定部位皮肤损伤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B组导管移位的发生率(57.5%)明显高于A组(12.5%,P=0.000)和C组(7.5%,P=0.000),导管脱出的发生率(15.0%)亦明显高于A组(0,P=0.034)和C组(0,P=0.034).导管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在B组(25.0%)明显高于A组(7.5%,P=0.034)和C组(5.0%,P=0.012);在A组中并发穿刺部位蜂窝织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20.0%比2.5%,P=0.034).A组患者出现固定翼下的皮肤压痕的发生率(37.5%)明显高于B组(5.0%,P=0.000)和C组(5.O%,P=0.000),且A组患者皮肤破损的发生率(22.5%)也高于B组(5.0%,P=0.023)和C组(0,P=0.005);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刺激痛在A组(52.5%)中明显增加,高于B组(0,P=0.000)和C组(2.5%,P=0.000).患者对3组不同导管固定法的满意度在A组(12.0%)显著低于B组(62.5%,P=0.000)和C组(90.0%,P=0.000),且C组满意度最高,明显高于B组(P=0.004).结论 思乐扣免缝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可以作为胶带和缝合固定的替代,具有等同于缝合法对导管的固定作用,预防了导管移位、脱出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缝合固定造成的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到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30例实施了PICC的患者进行直接观察.结果 一次置入导管成功率为96.7%.结论 PICC是一种既安全有效又简单易学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用多变量COX比例危险率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患者年龄、存在OH和既往有脑血管基础疾病史是患者远期预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判断所有参试患者存在和不存在OH的远期预后,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开始出现OH是标志患者远期预后(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独立指示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在床旁无X线显示下根据体表心电图对156例因各种心律失常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起搏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130例采用左锁骨下静脉,13例采用右锁骨下静脉,12例采用右股静脉,1例采用右颈内静脉.结果:153例起搏成功,未出现心肌穿孔、血气胸等并发症.通过起搏心电图和导管深度指导下应用漂浮电极起搏成功率98%.结论:应用气囊漂浮电极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氧化应激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4.
范昭豪 《现代保健》2009,(18):24-26
目的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8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42例,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大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肺复张时间、治愈率两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某些并发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等同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文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血液透析(H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HD+血液吸附(AP)组,每组各10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MG测得值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 HD组第1次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53.49±1.15)mg/L]较第1次血液净化前(基线值)[(49.10±2.31)ms/L]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55.63±1.30)mg/L]较基线值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F组和HD+AP组第1次血液净化后及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较基线值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并且HD+AP组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较HFD组和HDF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 HD对β2-MG无清除效果,HFD、HDF和HD+AP能有效清除β2-MG,并且6个月后HD+AP清除β2-MG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BrMG)的清除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血液透析(H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HD+血液吸附(AP)组,每组各10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MG测得值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HD组第1次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53.49±1.15)mg/L]较第1次血液净化前(基线值)[(49.10±2.31)mg/L]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55.63±1.30)mg/L]较基线值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F组和HD+AP组第1次血液净化后及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较基线值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并且HD+AP组6个月血液净化后β2-MG测得值较HFD组和HDF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HD对β2-MG无清除效果,HFD、HDF和HD+AP能有效清除β2-MG,并且6个月后HD+AP清除β2-MG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规范化干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总结处理措施,预防并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全程规范化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干预.结果 尿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尿白细胞阳性22例,阳性率44.0%,干预组患者尿白细胞阳性8例,阳性率16.0%,干预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13株、真菌4株,分别占34.6%、50.0%、15.4%;干预组检出病原菌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株、革兰阴性菌5株,分别占37.5%、62.5%;对照组5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道感染26例,感染率为52.0%;干预组5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16.0%,干预组的尿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道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改良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辅助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4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接受改良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引流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脑脊液中多核细胞比例、葡萄糖、氯化物和蛋白质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血常规测定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研究组总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后,研究组多核细胞比例差值和蛋白质差值、氯化物差值、葡萄糖差值高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前后,研究组白细胞数差值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值、CRP差值、PCT差值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改良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