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临床症状较轻,造影无阳性所见,预后好为特征。本文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洽的27例PNSH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本病的发生、
发展及转归。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5 例PNSH患者观察其临床经过,来院24 h内行头CT 检查,入院后分别行CT血管造影
(CTA)和数字减影造影(DSA)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较轻,Hunt-Hess 分级为1~2 级,CT 显示出血位于脑干周围脑池
内。而CTA 或DSA检查未见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结论PNSH 为一种临床症状较轻,出血局限在脑干周围脑池内,预后
良好的特殊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3.
张强  胡萌  杨波  池英 《疑难病杂志》2010,9(11):859-86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因很多,约70%~85%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但约1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甚至重复造影未能发现出血原因,其中部分病例出血仅局限于中脑周围的脑池,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突出,预后良好,很少发生再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现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PNSH患者15例并复习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8例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经颅脑CT扫描,出血中心位于脚间池14例,环池9例,四叠体池5例,伴有轻度脑积水9例。全部病例均在2周内行脑血管造影,28例患者脑血管造影均为阴性。25例行CTA检查,5例行MRI或MRA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因。结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呈良性病程,颅内并发症少见,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老年人SAH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探讨首次脑血管造影(DSA)呈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次DSA呈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发病时均无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首次DSA均呈阴性,其中CT及脑血管造影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室内出血2例、伴膜下血肿2例。复查脑血管造影2例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结论 PNSH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影像学特点独特,并发症少,预后良好者。对于SAH后首次造影阴性的病人,应重复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8例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其预后.PNSH呈良性病程,预后较好,但须严格其诊断,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是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而CT显示出血主要在中脑周围池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均有其特异性.笔者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例PNS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8例PNSH患者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PNSH患者均无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Ⅰ~Ⅱ级.均有头痛,呕吐1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PNSH患者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好.应避免重复造影.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刚  唐文渊  孙晓川  晏怡 《西部医学》2004,16(3):250-251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 (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30例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 :头痛 30例 ,呕吐 2 6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2 8例 ,一过性意识障碍 4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4例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全部治愈出院。 30例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 18例。结论  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症状轻 ,并发症少 ,预后好。其中 PNSH病人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 MRI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nonaneurysmalsubaractmoidhemorrhage,PNSAH)和非PNSAH的诊断、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NSAH和12例非PNSAH患者的年龄均值、入院时Hunt-Hess分级、并发症、预后及有无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95,P=0.000);39例患者死亡1例,轻度残疾1例,余37例预后良好。结论非PNSAH患者存在继发并发症后病情变化的可能。建议首次DSA阴性的非PNSAH患者复查DSA,而首次DSA阴性的PNSAH患者选择复查MRA、C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 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 5例中 ,脊髓动静脉畸形 1例 ,血液病 1例 ,另 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 ,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AH)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CT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56例PNSAH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所有病例均在入院1周内行脑血管造影( DSA)检查,并行控制血压,适度脱水降颅压,适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防止离子紊乱,止痛、镇静等对症处理。对56例患者的临床经过、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PNSAH患者男女比例接近1∶1;发病年龄20~69岁,中位年龄51.7岁,60岁以下占67.86%;56例中,51例于活动中发病,均以突然头痛、恶心为主要症状,33例伴有非喷射性呕吐,30例伴有颈项强直,均无意识障碍、抽搐及确切的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56例PNSAH按Hunt-Hess分级:Ⅰ级24例,Ⅱ级31例,Ⅲ级1例、Ⅳ级0例。颅脑CT显示出血主要位于中脑周围池,其中脚间池26例,环池25例,桥前池18例,脚池11例,四叠体池5例,外侧裂3例。全部病例DSA检查结果均为阴性,1个月后复查DSA仍无阳性发现。56例患者经住院保守治疗均病愈出院。对其中39例病人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89个月,未遗留局灶神经功能缺损,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PNSAH临床症状较轻,病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无再出血发生,对远期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阴性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48例患者Ⅱ级以下133例,除5例患者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1~2d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CT表现,出血仅位于中脑周围池者,和此部位延及一侧或两侧侧裂池者?延及纵裂池者?并有脑室出血者共122例。全部病人均在发病1~20d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88例复查无阳性发现。139例病人愈后较好;3例有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较好;3例因高龄合并其它脏器并发症家属放弃治疗。百余例患者随访6~36m,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提高对其的认识,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非典型的PNSH患者,在除外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下,要有技术充分的6条血管的脑血管造影,多个角度投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数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颅神经损害、癫痫发作较少,出血量较小,尤其是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与DSA阳性SAH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DSA阴性SAH症状相对较轻但不典型,易误诊,预后较好;DSA阴性主要原因是环中脑池出血、微小动脉瘤,少数可能为假阴性,必要时需行DSA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发现的动脉瘤性SAH相比较。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44例与动脉瘤性SAH14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的意识状况、Hunt and Hess分级、CT表现、3D-CTA或DSA检查、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总结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结果:非动脉瘤性SAH与动脉瘤性SAH相比临床过程、影像学表现、并发症发生几率及预后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非动脉瘤性SAH尤其是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是SAH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过程轻微,并发症少且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蛛网膜人出血症状不典型时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告了16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当症状不典型致诊断不十分锂,有关的辅助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12例CT及CTA表现,探讨其影像特性。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DSA及CTA检查阴性的局限于中脑周围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点。结果出血范围均位于脑干周围的脑池内,12例中9例CTA检查3例DSA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结论 PNSH具有典型的CT表现,CTA的诊断价值甚至高于DSA,既通过平扫了解出血部位,同时又能排除动脉瘤破裂所致,但对于CTA表示怀疑的仍可以进一步行DSA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