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女性卵巢血供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在本院行全子宫切除的未绝经妇女,其中全子宫切除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55例为观察组,单纯子宫切除保留双侧输卵管患者5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卵巢血供变化及卵泡早期血清FSH、LH、E2变化,以评价患者的卵巢功能变化。结果相比较术前,对照组患者1年、2年卵巢动脉测得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流参数值降低、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值升高(P<0.05);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升高,血清雌二醇(E2)有一定降低(P<0.05)。而观察组Vmax、Vmin血流参数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降低幅度明显增大,RI及PI值升高幅度亦高于对照组;血清FSH及LH明显升高,同时血清E2降低更为显著。结论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较单纯子宫切除术,对卵巢血液供应损伤较小,卵巢功能衰退有加剧趋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年期症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对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共41例,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B组共41例,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共43例,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检测FSH、LH、E2、P;Vmax、Vmin、RI、PI,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E2水平低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FSH、LH、E2、P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max及Vmin明显低于术前,RI及PI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不明显,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均会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血供及内分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前、后卵巢血供的变化。方法40例行三角形子宫切除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子宫动脉、左右卵巢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40例三角子宫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的Vmin、R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x、P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max、Vmin、PI、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动脉的Vmax、Vmin、PI、RI术后3、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证实三角子宫切除术后不影响卵巢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剥除术和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巢血供、内分泌功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I和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Vmin和Vma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巢内分泌功能测定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促卵泡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RL、FSH和L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雌二醇(E2)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切除术比较,对患者的卵巢血供、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次全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剜出术两种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月、2年,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内分泌激素(FSH、LH、E2),观察两种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次全子宫切除组术后3月、2年FSH、L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E2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伴围绝经期综合症3例;子宫肌瘤剜出组FSH、LH、E2术前、术后3月、2年无变化(P〉0.05),无围绝经期综合症。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敏  温娜  李彦 《四川医学》2010,31(1):23-2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近期功能变化。方法我院妇科病区2006年1~2月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54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患者22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32例。比较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性激素LH、FSH、E2值。结果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性激素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LH、FSH、E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之间相比,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LH、FSH、E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有所减退,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种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近期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华 《广西医学》2014,(3):332-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阻断子宫动脉。对比两组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窦状卵泡( AFC)数及妊娠状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SH、LH、FSH/LH、E2、A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比例为10.00%,对照组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研究组有生育要求者妊娠率36.11%(13/36),对照组为40.48%(17/42),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蕾  徐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910-9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检塞(UAE)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UAE治疗,并检测术前、术后1,3,6,12,24,36个月血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在27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中,检塞前后E2、FSH、LH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保留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未行子宫切除者为对照组。以问卷形式了解围绝经期症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术后2年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围绝经期症状出现的频率,观察组37.14%,对照组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保留卵巢的血供,使保留卵巢的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63例(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61例(B组)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随访36~48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月内恢复月经来潮,A组第一次月经来潮时间晚于B组(P〈0.05)。A组复发率(1.6%)th于B组(13.1%)(P〈0.05)。A组术后2月E:水平较术前下降及FSH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2月R水平低于B组(P〈0.05),但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E2、FSH和LH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短期内可能有影响,但是一般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清P、FSH、LH、E2水平。结果治疗后6、12及24个月B组的血清P、E2水平均高于A组,而血清FSH、LH水平则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传统术式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近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病变保留宫颈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患者218例,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22例)和开腹组(96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采静脉血测定E2、FSH、LH、P、INHB的水平。结果两组同期比较术后3个月内,E2、P、INHB、FSH、LH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6~24个月开腹组较腹腔镜组E2、P、INHB水平低,FSH、LH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子宫次全切除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24个月E2、P、INHB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FSH、LH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E2、P、INHB均较术前明显下降,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E2、P、INHB水平均较腹腔镜组明显下降,而术后6个月、12个月开腹组FSH、LH水平较腹腔镜组明显提高。结论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能维持卵巢功能,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需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测定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结果全切组和次全切组的E2水平在术后1个月时低于术前(P〈0.05),但在术后6个月时则与术前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FSH、LH水平均分别较术前上升(P〈0.05),但术后6个月时的FSH、LH与术前水平相近(P〉0.05)。两组的3种性激素浓度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无差异(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的近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Zhang Q  Ye ZY  Yu JF  Zhang RL  Xu J  Ye SY  Zh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17-2119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残胃、十二指肠、连续性空肠间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远端胃癌患者54例,分为两组,A组(26例)胃次全切除后应用手工缝合或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残胃与空肠、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端侧吻合,再行空肠侧侧吻合,将胃空肠吻合口的近端空肠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的远端空肠分别结扎阻断,以形成连续的间置空肠;B组(28例)胃次全切除后行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统计两组患者消化道重建的时间,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体重、预后营养指数(PNI)、Visick分级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未发生吻合口漏或梗阻等术后并发症;A、B组平均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53min±9min和57min±6min(t=-2.145,P=0.037);术后6个月时A组体重和PNI均恢复到手术前水平,而B组虽有所恢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Visick分级指数A组明显优于B组(u=2.1,P<0.05)。结论残胃、十二指肠、连续空肠间置术能够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恢复生理通道,并降低胃次全切除术时消化道重建的难度,避免胆汁反流,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对内分泌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手术方式的女性在子宫切除术后生殖内分泌的变化以及脂代谢的变化。方法:对62例育龄妇女及66例经绝经妇女因良性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2个月测定外周血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甘油三酯(TG),胆固醇总量(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育龄妇女手术后性激素FSH、LH、T均有升高(P<0.01),E2、P下降(P<0.01),血中TG、LDL,ApoB浓度升高(P<0.05-P<0.01),HDL,ApoA1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手术前后FSH和LH升高,而E2和P降低(P<0.01);手术后LDL明显增高,ApoA1下降(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明显下降,血脂明显升高,但不同年龄组妇女性激素变化及血脂代谢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的病例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中药组术后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对照组术后不予中药治疗。术前、术后第1个月、第4个月观察月经等情况,检测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水平,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卵巢储备功能。【结果】(1)术后第1个月,2组患者月经异常率稍增加,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术后时间延长,月经情况逐渐恢复。(2)术后第1个月2组的LH、FSH水平均升高,E2、INHB水平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个月,中药组LH、FSH水平降低,E2、INHB水平升高(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P<0.05),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在改善血清性激素及INH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降低术后患者的血清基础FSH、LH水平,升高抑制素B、基础E2水平,达到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