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9例DLS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51~79岁,平均(67.3±8.5)岁。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时固定节段的冠状位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比较影像学各指标术前、术后和终末随访的变化。结果随访36~66个月,平均(45.2±10.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终末随访期间暂未观察到侧凸的明显进展。患者术后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角都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43.6%)随访期间出现了侧凸Cobb’s角加重,进展0°~9°,但是均未超过术前Cobb’s角。12例(30.8%)术前腰椎前凸角度不良的患者中(术前腰椎前凸0°~11°),6例术后获得明显的改善(术后腰椎前凸16.5°~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腰椎前凸角度的减小(7.1~11.4)°。终末随访上位椎间楔形角进展0°~3.3°,平均0.51°/年,与术前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S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即刻的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椎间角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3~5年随访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52~78(平均64.1)岁。术前全脊柱X线片示腰椎Cobb’s角11°~26°(平均16.4°),腰椎前凸角12°~46°(平均27.3°),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情况。手术方式为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的躯干平衡矫正及ODI改善等情况。结果随访12~39(平均20)个月,术前Cobb’s角平均(16.4±3.8)°,术后随访Cobb’s角平均(6.9±2.2)°,矫正率为58%;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27.3±7.9)°矫正至末次随访平均(33.5±5.9)°;冠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2±4.5)mm,术后平均(5.2±2.3)mm;矢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7±6.0)mm,术后平均(6.0±2.3)mm;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ODI明显下降,改善率为83.1%,其中19例优,6例良,1例可。术后所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9%,所有患者未发现钉棒松动或断裂等情况。结论对于Cobb’s角<30°且躯干失平衡较小的患者,行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with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经后路治疗DLSS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7.3岁。病程4~8年。术前Cobb’s角15°~49°,平均31°;腰椎前凸角(T12~S1)-30.6°~3.3°,平均-10.5°。对Cobb’s角<20°的5例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23例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凸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8例行减压手术节段113个,平均减压4.0个节段;共融合90个节段,平均融合3.2个节段。术后随访24~7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3.5±0.5)h,出血(600±30)ml,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侧凸由术前平均31°矫正至术后平均15.2°,改善率平均为51.0%。腰椎前凸角矫正为5.4°~28.2°,平均18.4°。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s角均明显改善(P<0.05)。术前JOA评分平均13.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5分(P<0.05)。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DLSS的治疗应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责任节段,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治疗无严重胸腰段后凸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6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患者36例,男1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7(55~73)岁。侧凸顶点 L3~4,端椎为 L2或 L3,T10~L2后凸角<20°,其中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组(上端椎 L2)16例,长节段融合固定组(上端椎 T9~11)20例,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评分。结果有限长节段固定组与长节段固定组比较,腰椎弯曲 Cobb’s 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T10~L2后凸角、近端交界性后凸角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评分等指标术前及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组未发生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结论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可用于治疗无严重胸腰段后凸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成人退变性侧凸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中国。人均寿命的增加以及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使此类患者的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微创操作,如硬膜外阻滞、关节突阻滞以及神经切除术。与手术治疗相比,这类治疗方法创伤较小,因此即使临床效果不确切,仍常常作为退变性侧凸患者的初步治疗方案。然而,对于手术患者,我们需要首先确认其耐受性良好,否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详细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需要结合起来,将侧凸进行合理分型。此外,术前须将患者一般状况调整至最佳,比如停止使用激素、减肥以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的治疗。最终手术方式也与患者与术者的情况密切相关,应个体化选择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级。临床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亟待解决,如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伴有症状的PJK甚至需要进行翻修,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方法已被报道,有研究认为术后的胸腰骶椎矫形器(thoracolo-lumbar-sacral orthosis,TLSO)以及颈胸椎矫形器(cervico-thoracic orthoses,CTO)效果良好,但即便如此,后续工作仍需要致力于降低PJK的发生率;骶骨固定时常常需要附加髂骨固定来保护骶骨钉。近期研究认为最新螺钉技术能在保证较高融合率的基础上同时减轻因髂骨钉的植入而导致的疼痛;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发生于脊柱矫正较为广泛的患者中;虽然如rh BMP-2的使用以及在三柱截骨治疗的患者中应用额外固定能提高融合率,但术后不融合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总体来说,成人退变性侧凸的手术疗效尚可,但仍然有诸多问题存在,需要后期进一步研究来提高疗效,使术后生活质量更高,治疗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DS并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长节段固定66例(70.2%),男11例,女55例,平均年龄(59.1±9.9)岁,术前侧凸Cobb’s角平均(39.3±9.1)°;短节段固定28例(29.8%),男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7±12.3)岁,术前侧凸Cobb’s角平均(18.5±6.4)°。评估指标:年龄、性别、减压节段、融合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冠状面Cobb’s角及整体平衡状态,早期(<术后3个月)和晚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所占比例。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减压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0.412和0.067)。长节段融合固定组平均融合固定节段(11.1±5.5)个,术后侧凸Cobb’s角平均(13.3±6.5)°;短节段融合固定组平均融合固定节段(3.8±3.2)个,术后侧凸Cobb’s角平均(8.8±6.7)°。长节段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0.8±35.6)min,(2788.0±63.8)ml,(6.7±5.5)天]明显大于短节段固定组[分别为(188.3±20.7)min,(1642.0±49.9)ml,(4.9±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固定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28.8%和37.9%;短节段固定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5.0%和28.6%。长节段固定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内固定断裂(8例,12.1%)与冠状面整体失平衡(6例,9.1%);短节段固定组则易出现侧凸进展(2例,7.1%)与近端临近节段病变(2例,7.1%)。结论虽然短节段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易出现侧凸进展、临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长节段融合内固定虽然能够显著改善畸形,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远期随访过程中出现躯干倾斜及断棒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退行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融合内固定不同上端固定椎选择进行Meta分析,探讨不同上端固定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8期)、Pub Med(1966年至2014年8月)、EMbase(1966年至2014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至2014年8月)、万方数据库(1998年至2014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年至2014年8月)、维普期刊(1998年至2014年8月),并人工检索期刊《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回顾性研究文献,共453例,其中融合至上胸椎(upper thoracic,UT)208例(T10及以上),融合至下胸椎(lower thoracic,LT)245例(T10以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融合内固定选择上胸椎与选择下胸椎相比,手术操作时间更长[WMD=0.94,95%CI(0.50,1.38),P<0.0001],术中出血更多[WMD=0.60,95%CI(0.34,0.86),P<0.00001],而两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WMD=0.83,95%CI(-3.45,5.10),P=0.70],术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WMD=-0.94,95%CI(-3.39,5.27),P=0.67],术后交界性后凸角(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WMD=-1.93,95%CI(-4.65,0.79,P=0.16],术后矢状位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WMD=-1.13,95%CI(-4.19,1.92),P=0.47],术后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WMD=1.51,95%CI(-2.76,55.78),P=0.4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退行性腰椎侧凸长节段固定患者,选择T10为近端固定椎能达到与T10以上椎相似的脊柱矢状面参数矫正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因退行性腰椎侧凸行多节段OLIF治疗的26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47~84岁,平均(63.17±18.31)岁。Lenke Silva分型Ⅲ型15例、Ⅳ型8例、Ⅴ型2例、Ⅵ型1例。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测量冠状面侧凸Cobb’s角、骨盆腰椎匹配值(pelvic incidence-lumbar lordosis,PI-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a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参数;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计算植骨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OLIF联合内固定手术,一期行单纯OLIF,三节段18例、四节段8例;间隔5~10天,平均(7.2±1.7)天,二期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3例,经Wiltse入路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12例,切开植入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11例。住院时间平均(13.7±2.1)天。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5.9±3.4)个月。冠状面术前Cobb’s角(20.3±3.0)°,末次随访(5.4±1.4)°;术前PI-LL(30.7±8.8)°,末次随访(13.5±1.2)°;SVA术前(69.9±5.7)mm,末次随访(28.6±4.5)mm;术前PT(23.3±3.2)°,末次随访(12.1±6.1)°;腰痛VAS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6.3±1.0)分、(3.2±1.4)分、(1.8±0.6)分、(1.1±0.9)分;下肢痛VAS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5.2±0.8)分、(2.8±2.3)分、(1.3±0.2)分、(1.0±0.7)分;ODI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32.7±0.4、19.1±0.9、16.7±2.7、14.7±0.3。OLIF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侧凸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k标准,所有患者椎间融合达到100%。术中1例出现节段动脉损伤,1例出现髂总静脉损伤;术后1例出现终板损伤;5例出现屈髋屈膝乏力,4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1例在术后4周随访期内消失。2例出现大腿前外侧麻木,均在术后3个月恢复。结论OLIF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侧凸围术期并发症较轻,脊柱畸形改善和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是一种微创、有效、风险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多,如何进行合理的临床诊疗逐渐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国内外广大脊柱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DS患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轻重不一,采取统一的干预方案显然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对于某些影像学表现为较严重的侧凸畸形,但临床仅伴有轻微症状,甚至无明显不适的DS患者,其侧凸角度的大小对治疗选择的影响有限。故重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的综合评估,以此进行临床干预方案的选择是DS临床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证选择,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3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男8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3岁(51~76岁),平均病程8.6年(4—17年),腰椎侧弯Cobb’s角平均23.5°(15°-44°)。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两种手术方法:A组(19例)以广泛腰痛症状为主诉,伴有失平衡状态,行椎弓根螺钉器械长节段固定矫形、椎管多节段开窗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B组(12例)以下肢神经压迫症状为主诉,腰痛轻微,平衡良好。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1.2个运动节段)、选择性椎管开窗减压、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两组均术后1—2周佩带腰背支具活动,支具佩带3—6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7个月(16—67个月),29例(93.5%)疼痛消失或仅感轻微疼痛,两组组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组间比较,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上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均满意。根据退变性腰椎侧凸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2月至2009年6月,共计51例在我院行腰椎后路侧弯矫形选择性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T1加权像上评价椎间孔的狭窄程度,根据椎间孔的狭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症状以至于腰椎在矢状面上只能做很小范围的活动,即使使用激素、度冷丁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轻微缓解,由于这种症状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很少见到,在这篇研究中我们把这种症状作为一个观测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术前ODI指数、末次随访时ODI指数的改善率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重度坐骨神经痛、性别经过Person χ2检验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3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bb角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的病程、椎间孔狭窄的程度、术前的Cobb角同时影响术后ODI指数改善率.结论腰椎间孔狭窄程度较轻组,病程较短,Cobb角较小,术后效果较好.反之随着腰椎间孔狭窄程度加重,病程较长,Cobb角较大,患者术前ODI指数逐渐增加,重度坐骨神经痛出现的概率较大,术后效果较差.患者病程及腰椎间孔狭窄程度是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器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采用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器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3~66岁,平均51岁.腰椎不稳症4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7例,腰椎滑脱症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2例.L3~4节段2例,L4~5节段9例,L5~S1节段4例.15例患者均行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椎间融合术,且均为单节段手术.L3~4、L4~5节段采用左侧腹直肌旁切口,L5~S1节段采用右下腹横切口.记录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椎间隙角度、腰椎前凸角度(LL),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及腰椎CT,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6.2cm,术中出血量平均95ml,手术时间平均85min,术后平均卧床3d,住院天数平均10d.术中腹膜撕裂2例,术中予以缝合修补;术后髂骨取骨处疼痛8例,经2-3周镇痛治疗后缓解.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7个月(3-16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ODI (满分50分)由术前平均57.4%降至术后平均21.7%,VAS(满分10分)由术前平均6.7降至术后平均2.8.手术节段腰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8.1mm至术后平均13.3mm,手术节段腰椎间角度由术前平均11.3°至术后平均12.7°,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平均44.7°至术后平均52.3°.术后腰椎X线及CT示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已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带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器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虽然绝大多数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症状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但是仍有部分症状较为严重及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治疗。腰椎融合术目前已有约70年的发展史,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目前主要的腰椎融合术式有前路腰椎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手术中使用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到2005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狭窄合并腰椎侧凸患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使用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在凸侧顶椎下方的代偿性凹侧处进行开窗减压,凹侧进行撑开复位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并侧凸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年,疼痛缓解率为83.5%。术后侧凸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包括矫正效果丢失1例,无椎间隙塌陷,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侧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血清中TNF-α水平与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脊柱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MRI检查,选取同时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系无血缘关系的北方汉族个体,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病例组相匹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DNA标本TNF—α基因启动子区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及对扩增的特异性片段用NcoI进行酶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利用Adobe Photoshop 6.0软件,测量病例组MRI图像中顶椎间盘及其上下椎间盘内髓核与脑脊液T2加权像的相对信号强度及正位X线片上的Cobb角。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频率与非G/G基因型频率(C/A、A/A)及等位基因G、A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度比较提示,非G/G基因型比G/G基因型患病的危险性增大,A等位基因携带者比非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细胞因子TNF-α血清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血清浓度与髓核相对信号强度呈负相关,与Cobb’s角呈正相关。将病例组根据椎间盘退变等级分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比正常人群血清水平明显增高,血清中TNF-α浓度与侧凸角呈正相关,与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髓核信号强度呈负相关,血清TNF-α浓度越高,椎间盘退变程度越重,TNF—α是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 Dynesys 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 Dynesys 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全部病例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单节段32例,两节段10例。按标准操作置入 Dynesys 螺钉后行病变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切除或保留椎间盘。清除增厚的黄韧带,切除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开放侧隐窝。测量椎弓根钉间距,截取 PCU 管,将 PET 绳索穿入 PCU 管和上下椎弓根钉间,收紧并锁定绳索与椎弓根钉连接处。术后5天戴腰围下地,腰围佩戴时间为3周。通过 ODI 和 VAS 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动态侧位 X 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运动功能保留及椎间隙高度和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24.7个月。ODI 指数术前(60.4±21.5)%,术后(23.9±13.5)%,( P<0.05);VAS 腰痛评分术前6.0±1.8,术后2.1±1.7,( P<0.05);VAS 腿痛术前评分7.2±1.9,术后1.9±1.1,( P<0.05),临床疗效满意。影像学评价非融合节段保留有一定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5°,平均3.7°。结论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能够部分保留固定节段的运动功能,可作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对腰椎曲度的影响,比较三种后路融合术后腰椎曲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过后路减压、复位、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资料,根据融合方式分为三组:A组(26例)后外侧植骨融合;B组(20例)椎间自体骨块植骨融合;C组(16例)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融合。进行5~9年(平均6.4年)的随访,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滑脱节段椎间高度、椎间盘角、侧凸角、腰骶角和全腰椎前凸角等腰椎曲度指标进行比较,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滑脱复位率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复位率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丢失最少;末次随访时三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滑脱节段椎间高度、椎间盘角、侧凸角、腰骶角和全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这些指标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后即刻检查结果有所丢失,其中椎间高度、椎间盘角和全腰椎前凸角的丢失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曲度的丢失中,A组丢失最多,B组次之,C组最少,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经过减压、椎弓根钉系统进行复位和内固定,能很好地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行椎间Cage植入融合可使其长期得以良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像学参数以及椎弓根钉棒系统相对位置与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术后上位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骨折的相关性以及UIV骨折的危险因素,并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准确阈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相关影像学数据:冠状位脊柱侧凸Cobb’s角(coronal Cobb’s angle,CA),矢状位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冠状位垂直轴(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pelvis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s tilt,PT),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UIV前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轻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轻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因腰椎退变性侧弯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70例,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46~76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选用Mossmiami(Johnson&Johnson,USA)、XIAII(Stoker,usa)及TSRH(MedtronicSomotDanek,USA),融合器选用AVSPL(Stoker,USA)、Capstone(MedtronicSofmorDanek,USA),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测,其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腰椎正侧位片、屈伸侧位片、腰椎MRI片、腰椎Cobb’s角变化,椎间稳定性变化、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VAS疼痛指数,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术前、术后患者腰椎Cobb’S角度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融合器移位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或断裂。ODI指数及VAS疼痛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能够减少手术费用,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