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川  任晓光  陈聚朝 《河北医药》2005,27(9):672-672
以往的中心静脉穿刺入路有经颈内静脉穿刺、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等,但以上穿刺入路均有不同的缺点.我们自2003年至今试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韩柳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86-2486
我科2006年1~8月对24例重型肝炎病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进行人工肝及输液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48岁。1.2置管方法:材料选用11.5Fr×16cm的双腔导管、生理盐水、透明敷料贴、2%利多卡因、碘伏。穿刺部位一般从右侧穿刺,头  相似文献   

4.
倪春明 《上海医药》2013,(10):46-47
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监测的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准确、可靠,故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较多。但因锁骨下静脉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在穿刺和置管的过程中会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50例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抢救治疗中,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至关重要。另外,在重大手术时术前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是术中和术后治疗中的基本保障。我院自2005年2月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销骨下静脉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207例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的患男132例,女75例,平均年龄52.2岁。经皮穿刺锁骨焉胸脉,取锁骨中点内侧15mm,锁骨下15mm为进针点,针尖对准胸骨切迹与环状软骨的中点进针,进针先低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负压进针,若通畅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则撤法注射器,导入导丝及导管。结果:总成功率99.03%,误入动脉1例,引起气胸1例,2例右侧未成功,改为左侧成功。结论:经皮锁骨下穿刺锁骨下静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临床工作中常因水肿、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能及时准确的给药 ,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临床工作中对 8例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6~ 80岁 ,平均年龄 65岁 ,昏迷病人 6例 ,置管时间最长 60 d,最短时间 2 3d,平均置管时间 43 d。2 穿刺方法和护理2 .1 穿刺前准备2 .1.1 病人准备 :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与方法 ,以取得病人…  相似文献   

8.
9.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制管法是Robert Aubaniac于1952年首先推荐,由于该法存在一定缺点,引起的并发症较多,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999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定位方法,对2119例手术病人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29-329
目的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24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穿刺效果、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为87.50%;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39,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54.1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达到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样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患者满意度更高,考虑是穿刺位置更舒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中因各种原因致不能平卧的危重病人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穿刺方法:体位选择半卧位;穿刺点选择在锁骨中点的外侧1.0~1.5cm,下方1.5-2.5cm;进针的方向为穿刺针与皮肤夹角大约10°~30°角,穿刺针与锁骨轴线呈约30°~60°角,针尖指向胸骨上窝至环状软骨中1/3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右侧为12~15cm,左侧为14~17cm。结果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100%,一针穿刺成功率67.86%,再穿刺成功率28.57%,单侧失败改对侧穿刺率3.57%;并发症: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从锁骨下静脉走向颈内静脉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误入锁骨下动脉1例;导管感染1例;无血气胸、乳糜胸、导管堵塞、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不能平卧的危重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其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锁骨中点下0.5~1.0 cm处为穿刺点成功置入导管进行重症监护和治疗.结果 4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首次成功40例(86.96%),总成功44例(95.62%).结论 此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广泛、效果好,只要操作恰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21-05共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PICC置管,观察组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静脉输液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中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导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振东  许林  张勤  袁方良  张伟 《江苏医药》2004,30(12):945-945
锁骨下动脉、静脉穿刺,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目前穿刺方法多种,均为经验性方法,即按照经验设计一个穿刺点,按一定的角度穿刺,其结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穿刺失败率相对较高。本方法旨在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盲目性,保证安全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的飞速发展,在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疗法,我院自1998年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给药的方法治愈了很多病人。通过临床实际应用了162例,均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并发症,这就需要我们应该掌握临床适应证及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和预防并发症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1 一般资料 从1998-09~2001-05应用了162例,男95例,女67例,出现并发症6例,置管时间5~30d,平均11d。 2 适应证 在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给药时,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的采取给药方法。①需要进行深静脉高营养的病人,如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慢…  相似文献   

17.
18.
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独特的优点开始在临床使用,它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避免经传统的插入途径(右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尤其是锁骨下用来静脉穿刺可能出现气胸、血胸、感染、宅气枪塞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2004年以来应用PICC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近些年发展迅速,是临床输血、输液、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最佳途径,为抢救患者提供强有利的临床支持。深静脉静脉粗、管腔大,保留导管时间长、操作简单等优点,短时间内建立抢救患者的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静脉穿刺方向、角度与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何玲 《江苏医药》1999,25(6):465-465
我们于1997年11月~1998年3月对3O例患者实施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对5例带管死亡病人行局部解剖。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现就穿刺方向、角度与深度进行如下探讨。临床资料一、对象本组30例,男21,女9例;年龄26~87岁,均为晚期癌症及老年病人,其中5例死亡后局部解剖。30例穿刺均为右侧径路。二、方法穿刺使用美国制造的Arrow中心静脉导管,以锁骨下缘O.5~1.scm与锁骨中点内侧1~2cm的交点为穿刺点,穿刺针与锁骨下缘向外夹角呈30o~60,与胞壁皮肤呈30~60角,沿锁骨与第一肋骨间隙进针,深度为3~5cm,见回血后置入导管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