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方法采用日本Terumo公司的桡动脉穿刺鞘和5F.TIG共用造影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和病变采用与股动脉相似的器械和术式进行PCI。结果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完成了CAG和PCI共842例病人,经与经股动脉途径完成的410例CAG和PCI回顾性对比,在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68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00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1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PCI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出血和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闭塞、深静脉血栓)、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外周血管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人治疗较经股动脉途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PCI的对比观察,探讨经桡动脉途径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及患者更好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6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8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相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小,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我院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桡动脉穿刺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56±1.5岁,股动脉穿刺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64±1.6岁。两组比较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护理特点。方法对380例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分成桡动脉组(n=190)和股动脉组(n=190),观察2组间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并发症发生少,术后观察、护理方便,无需卧床及严格制动,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尤其对患有腰部疾病,伴有多系统疾病,心功能较差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试验组予以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围术期情况(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对照组手术成功38例(95.00%,38/40),手术失败2例(5.00%,2/40),试验组手术成功39例(97.50%),手术失败1例(2.50%),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0.05)。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LVESD、LVEF、LVED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14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8.0%;对照组置管成功145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6.7%,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发生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表皮坏死、腰疼、排尿不畅,观察组的局部小块血肿、局部大块血肿、假性动脉瘤、表皮坏死、腰疼、排尿不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可获得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的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是股动脉,但存在如:股动脉生理性狭窄,下肢严重闭塞性动脉硬化,或曾经穿刺股动脉局部形成瘢痕等问题,需选用桡动脉途径。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28例,与股动脉治疗相比,患者术后不需卧床可立即行走,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全面客观评价老年人冠心病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指导实践提供可靠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万方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2年中关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7篇RCT文献共19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7篇文献结果表明经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途径(P <0.001);5篇文献结果显示桡动脉途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途径(P<0.001);4篇文献结果表明两种手术途径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表明桡动脉途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 <0.001).结论 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提高术者的手术技能及操作熟练度,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9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87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85例)和经股动脉组(102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止血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13±3.72)min和98.92%。经股动脉组为(4.78士3.51)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阿分别为(19.62±3.58)min和(16.57±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止血包扎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分别是(0.72±1.15)min和4—6h,经股动脉组为(20±7.32)min和20—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牛率为2.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62例,应用随机分配表随机分为两组(桡动脉组30例,股动脉组32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住院时间(5.9±1.3)天,住院费用(7363.8±1124.9)元,无腰背痛、排尿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住院的160例行箍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其血管途径分为股动脉组80例和桡动脉组80例,分别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置入支架数日、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和手术成功率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股动脉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桡动脉组。结论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疔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桡动脉途径优点的认识和技术上的不断提高。桡动脉途径会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 6l例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期间行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共76枚,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结果 61例患者病变相关血管重建后达TIMI-3血流,残余狭窄≤10%,无局部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不适症状轻。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总结9例患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术前必须做好Allen试验,掌握其穿刺方法;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术中密切配合、严密监护;术后配合拔除鞘管,压迫止血方法使用得当;手部末梢循环的观察及时、准确;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行PCI的患者195例,分为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97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患者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规经股动脉,但临床上不断有并发症出现,近年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治更具有可行性,此方法优点是:能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避免术后压迫股动脉止血的体力消耗及压迫过程中出现迷走反射的可能性,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我科自2004年以来,共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1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路径和经桡动脉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手术路径的优点和缺点,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寻找最佳手术路径。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符合介入手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通过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观察组通过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64%(53/56),对照组为91.07%(51/56),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表皮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4/56),明显较对照组21.43%(12/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路径的手术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术后的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此路径可以作为临床上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性诊治冠心病的非外科性手术疗法。以往多选用股动脉途径,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足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具有术后易止血、患者无需卧床,术后局部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介入治疗首选经股动脉途径,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入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问,可减少周围血管并发症等优点。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艾伦(Allen)试验阳性,选择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