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了解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将42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术后24h后开始应用EN,观察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空白对照。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2h、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6n、恢复饮食时间提前13h。生化指标ALB、K^ 、Na^ 、Ca^2 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EN,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及时改善营养状况,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2.
罗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
了解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将 42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为术后 2 4h后开始应用EN ,观察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 ,并进行空白对照。结果 :实验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12h、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16h、恢复饮食时间提前 13h。生化指标ALB、K 、Na 、Ca2 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EN ,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 ,及时改善营养状况 ,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20例,分别于术后24 h开始EN或PN,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各免疫指标.术前和术后第9天2组患者均口服甘露醇5 g和乳果糖10 g,收集随后6 h的全部尿液,测量尿中甘露醇与乳果糖排除率之比值(L/M比值)。结果:术后第9天,EN组CD4^+、CD4^+/CD8^+显著高于PN组(P〈0.05),但IgG、IgM、IgA、CD3^+及CD8^+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M比值与术前比较均上升(P〈0.01)。结论:术后早期EN可明显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近期的免疫状况,细胞免疫方面亦明显优于PN,但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与PN支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1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2天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1:2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切实可行,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探讨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32例术后3~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TPN),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d较术后第7d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第12天前白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刀口均早期愈合(P<0.01)。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行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雅琴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6):747-748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应用肠内营养(EN)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胃肠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5例病人无一例肠瘘发生,在护理过程中无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术后3d~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天较术后第7天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和第12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上对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但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道形态和功能异常及损伤免疫系统。肠内营养(EN)不仅临床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并发症少。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院普外科为26例胃癌术后患行肠内营养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它具有氮利用率高、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经济安全、操作简便、易于临床管理等优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对33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第1d)开始实施EN的病人进行营养管理,并针对患者在营养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及时处理,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药用营养液对胃肠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进行胃肠术后的80例溃疡病、胃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共40例)和研究组(Ⅱ组共40例)。Ⅰ组术后常规处理,Ⅱ组术后24h开始应用1~5号中西药用营养液进行EN(Nutrison)共7d。结果:Ⅱ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Ⅱ组明显短于Ⅰ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Ⅰ组明显延迟(P<0.05);Ⅰ组术后均为负氮平衡,Ⅱ组为0.89kg(P<0.01)。结论:胃肠术后24h应用中西药用营养液开始EN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术后4h后)在上腹部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上腹部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4h后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以肠外营养为主。观察术后病人肝肾功能、并发症、肠蠕动恢复时间、营养状况、电解质、切口愈合、胃管留置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及明显肝肾功能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体重下降减缓,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5),术前白蛋白、总蛋白与术后1周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上腹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能刺激肠蠕动恢复,减少术后输液量,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和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鼻肠管开展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研究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术后3d~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天较术后第7天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和第12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肠外营养(PN)价格较贵,不仅可导致与导管有关的及代谢方面的并发症,而且长期应用可导致肝功能的异常、胆汁的淤积、肠粘膜的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胃肠内营养(EN)支持在临床实践中显得经济实惠而且有效、安全。作者以标准肠外营养作对照,以“能全力”作为唯一营养源,比较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比较胃癌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4 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EN组术后 2 4h启动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 ,给热卡 2 5~ 30kcal·kg-1·d-1,氮 0 .18g·kg-1·d-1,热氮比为 134∶1,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 ,热量 2 5~ 30kcal·kg-1·d-1,由葡萄糖及 30 %Intralipid分别提供 5 0 %的热量 ,氮 0 .18g·kg-1·d-1(氮源为 8.5 %乐凡命 ) ,共 7d。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营养计划。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TP、PA、ALB组内比较PN组均下降明显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PN组PA下降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肝功能的影响PN组术后AST、ALT、GGT升高较明显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组间比较PN组术后GGT升高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EN组早于PN组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EN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血浆蛋白水平优于PN ;与PN相比 ,EN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6.
17.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EN )和肠外营养(PN)对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EN组 )术中置空肠造口管 ,术后 3d~ 11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第 3天给予全量的 1/4 ,第 4天给予全量的 1/2 ,第 5天~第 11天给全量。对照组 (PN组 )术后第 3天~第 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即常规方法输液。结果 :肠内营养组术后第7天其肠黏膜通透性虽然较术前有明显升高 ,但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 ,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 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 <0 .0 5 ) ,术后第 12天较术后第 7天有明显上升 (P <0 .0 1) ;实验组术后第 7天、第12天前白蛋白 (PA)、纤维连接蛋白 (F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通气时间 :对照组 96.0h± 8.3h ,实验组 84.0h± 7.5h。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氮平衡方面均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支持(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术后7d的营养支持治疗,EN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PN组,胃肠功能较PN组更快恢复。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 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肠外营养 (PN)组、肠内营养 (EN)组各 2 1例。术后第 1d开始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时间 8d ,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 (NKC)活性等细胞免疫指标及检测IgA、IgG、IgM等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PN组术后CD3、CD4、CD8水平和NKC活性明显下降 ,CD8水平明显升高 ;而EN组术后CD3、CD4、CD8水平和NKC活性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肠外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肠内营养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 ,可有效地纠正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病人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实施原位肝移植术后32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各16例,检测两组病人肠道pH值及菌种比例、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EEN组肝移植术后肠道pH值和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比例明显低于TPN组:EEN组手术后3、57、d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较TPN组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EEN,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从而减少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