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卢玲  赵素芳 《全科护理》2013,(32):3036-3037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快速输注应用于临床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47例第1次常规输注利妥昔单抗无明显输注反应的病人,之后的输注改快速输注,观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治疗和护理.[结果]2例病人改快速输注方法后出现轻度输液反应,经过暂停输注以及后续放慢输液速度、给予抗组胺药物、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处理以及适当增加静脉补液后有效缓解,共有773例次病人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首次使用利妥昔单抗无明显输液反应的病人,之后的利妥昔单抗输注改为快速输注是安全的,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病人耐受好.  相似文献   

2.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Evans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病例]女,56岁.因反复皮肤淤点9年再次入院.复习9年前病历,因贫血、皮肤淤点入院,当时查体见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广泛淤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回顾临床资料,研究我院46例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用量为375mg/m2,每个疗程的第l天使用;另一组单用CHOP方案.结果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CR)52.1%,总有效率(OR)82.6%;CHOP组CR率34.8%,OR率6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妥昔单抗和CHOP方案联用能明显提高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R率和OR率,未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隋航 《大医生》2024,(1):4-6
目的 研究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补体C4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Cr水平及SLEDA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较好,可减少肾脏损伤、降低疾病活动度,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琰 《护理与康复》2011,10(11):1006-1007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而引发B细胞溶解免疫反应,主要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法包括单药治疗、联合其他化学药物治疗以及联合靶向放射免疫治疗。但使用利妥昔单抗易发生诸多不良反应,其中多见于首次注射。2009年2月至12月,本院化疗科对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现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1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前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治疗方案有所了解,从而减轻焦虑,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预防措施,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西妥昔单抗过敏,经处理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患者出现全身酸痛及口腔溃疡,3例患者出现腹泻,4例患者发热,其余患者治疗均顺利进行。结论积极的护理观察及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轻西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女,46岁。因口干、眼干伴血小板减少10年余,间断头晕1月余,加重半天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同时月经量多,淋漓不尽,于某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和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改良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平均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缓解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延长其缓解时间,因此,其整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是一种累及眼眶及眶周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最近利妥昔单抗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利妥昔单抗治疗该病的效果,为广大临床医师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替莫唑胺(TMZ)与利妥昔单抗(R)联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7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治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给予患者6-8个周期的MTX(3.5 g/m2)进行诱导治疗,再给予12个周期的TMZ(...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PHF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LPHP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功能、运动范围和解剖复位得分分别为(31.7±3.5)分、(24.6±3.2)分、(18.1±2.3)分和(8.5±1.2)分,总得分(82.1±4.7)分,对照组为(26.3±4.2)分、(20.4±2.8)分、(13.6±3.3)分和(6.0±2.1)分,总得分(68.7±7.4)分;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9/23),对照组优良率为52.2%(12/23);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1例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3例股骨头坏死,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上述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内固定治疗PHF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5例ITP患者,分别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球、达那唑、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其中5例难治性ITP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375 mg·m-2,静脉输注,每周一次,连用4周.结果:ITP的一线治疗总反应率达70%.利妥昔单抗治疗的5例难治性ITP患者,2例获完全缓解(CR),1例获部分缓解(PR),1例微小反应(MR),1例没有反应.没有急性和迟发的毒性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可能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特点及原因。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采集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别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现特点,并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其成因。结果:纳入单独应用小金丸并报道了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文献14篇,小金丸不良反应病例报道21篇,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0.73%,以皮肤损害和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且多发生于用药1周以内;毒性药材及动物源性药材的应用,临床超适应症使用,药品说明书安全性警示不充分是其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小金丸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早期,遵循药品说明及辨证施治合理应用、药品必要警示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术后恶性脑胶质瘤进行化疗的疗效。【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替莫唑胺[TMZ,200rag/(m^2·d)]和洛莫司汀[CCNU,150mg/(m^2·d)],3-5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控制率(46.67%、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0,4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11.77±2.0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8.90±2.84)个月](P〈0.05)。药物安全性评价显示,TMZ较CCNU更加安全。【结论】与CCNU相比,TMZ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试验组则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5.4±16.0、6.1±3.0、12.0±5.0、67.0±14.2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20.1、17.0±3.9、27.7±6.5、84.4±19.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损伤发生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注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尼卡地平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甲状腺瘤手术的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在颈丛阻滞完成后立即给予药物静脉注射:A组乌拉地尔0.5 mg/kg,B组尼卡地平15 μg/kg,C组生理盐水2 mL.分别记录颈丛阻滞前、阻滞后即时,5,10,20,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观察麻醉效果.[结果]总有效率:A组95% ,B组90% ,C组95%,三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BP:A、B两组给药后5 min、20 min、30 min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BP:A组麻醉后20 min、30 min 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B组麻醉后20 min较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 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在HR方面,阻滞后3组与麻醉前相比均增加,在A组给药后10 min下降至正常水平,而B、C两组持续到给药后20 min;颈丛阻滞后30 min,各组HR趋于稳定.[结论]使用乌拉地尔0.5 mg/kg和尼卡地平15 μg/kg均可有效的预防老年患者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作用,且乌拉地尔效果优于尼卡地平.  相似文献   

19.
59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华  蒋献  余瑶 《华西医学》2007,22(1):130-130
本文对59例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类型和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化妆品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接触性皮炎型最常见。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系统。使用前进行皮肤实验,可以减少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必要时做皮肤斑贴试验以明确致敏化妆品。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安全性。方法  1993年 4月至 2 0 0 1年 8月 10 83 1例作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 ,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0 .1~ 0 .2mmol/kg后 ,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10 83 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13例 ,其中非过敏性反应 5例 ,轻度过敏性反应 7例 ,中度过敏性反应 1例 ,无重度过敏性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 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