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后pH值、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证、调节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尽早撤机拔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考虑撤机,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顺利撤除呼吸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迅速纠正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通气,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急性呼吸衰竭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选择、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COPD并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中,存活出院24例(75%),死亡8例(25%),抢救成功率为75%。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后较上机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撤机前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不明显(P>0.05),说明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结论:对COPD并ARF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选择合理的呼吸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考虑撤机,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顺利撤除呼吸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迅速纠正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通气,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工机械通气在急性致死性肺水肿抢救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救治急性重症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重症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人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呼吸机经鼻、口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以及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3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SaO2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顺利脱机。抢救成功率为92.1%,死亡3例,死亡率7.9%。结论: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纸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h后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开始改善,6h后改善更为明显,72h后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上机后各时间段与治疗前比较pH、PaO2和PaCO2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掌握好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 h、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应用剂量。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前患者HR(106.8±25.5)次/m in,RR(26.6±10.0)次/m in,pH(7.34±0.06),PaO2(56.3±19.0)mm Hg,PaCO2(58.8±7.8)mm Hg,无创机械通气2 h后患者HR、R、动脉血pH、PaO2、PaCO2等指标较无创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化吡啶斯的明平均用量为(456±251)mg。平均无创机械通气时间(6.0±4.6)d。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1±7.7)d。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重症呼衰对患者血气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的62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1例,分析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pH、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3、IL-18、sICAM-1、hs-CRP等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IL-13、IL-18、sICAM、hs-CRP等炎性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方秋雁 《临床医学》2006,26(5):33-34
目的探讨无创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性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pH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RR、SBP、D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 ,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的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4 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RR、SBP、DBP和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 ,避免了气管插管 ,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大氧流量,增加解毒剂的用量,输新鲜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对机械通气前后pH值、PaO2、PaCO2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后pH值升高、PaO2和SaO2升高、PaCO2下降,与机械通气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杜伟  秦军  高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84-2785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 通过对55例患者,于治疗前、后2h、24 h、48 h、撤机前,分别监测血气分析,观察并记录脉搏、呼吸、血压、SaO2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创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气pH值升高及PaCO2降低均非常显著(P<0.01),PaO2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是有效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采取有效和正确的护理措施,才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变化,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哀竭的疗效.方法 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治疗3 d后的血气pH,PaCO2,PaO2指标变化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3d后治疗组血气指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通气,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部感染控制(PIC)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切换时机不同分为PIC+SBT组(30例)和PIC组(30例)。PIC组在出现PIC窗时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PIC+SBT组在出现PIC窗且SBT成功后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再插管率。结果:撤机2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2 h后,两组PaO2、PaCO2、pH、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SBT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PIC组,PIC+SBT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低于P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中将PIC窗联合SBT作为切换时机,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5.
王霞  姚福梅  彭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85-2986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24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22例病情好转,2例死亡。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通气1 h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下降(P<0.05);SaO2、PaO2明显升高(P<0.01);pH、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衰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是抢救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进行经鼻或口鼻面罩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过观察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42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指标得到改善: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aO2、pH、S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帮助此类患者减轻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吸衰竭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慢性肺疾病等)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和pH、SaO2及PaO2值均明显升高,PaCO2值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则均明显下降,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并可提高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7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经BiPAP呼吸机治疗无创呼吸机通气3 d后66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H、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通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耿芳  付莹  裴永菊  张俊梅 《临床医学》2009,29(9):119-1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至2009年住院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弱.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8h及脱机后2h,患者动脉血pH、PaO2、PaCO2及SaO2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需加强护理,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 6例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常规给于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同时给于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观察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变化 ,并随访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脑干血管病变预后的影响。结果  2 6例患者机械通气后 12h、4 8h与机械通气治疗前比较 ,各项指标 :呼吸频率、pH、PaO2 、PaCO2 、SaO2 差异显著 (P <0 .0 1) ,1a内死亡率无明显下降。结论 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高 ,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但并不能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