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向2日龄新生鼠腹腔注射LPS,建立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并检测TLR4在这一损伤中表达变化,探讨其在LPS致WM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日龄新生鼠随机分为LP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LPS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脑白质区病理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检测注药后1h、2h、3h、4h、6h脑组织TLR4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LPS组可见到明显的脑白质损伤,1h即有TLR4mRNA表达减低(P<0.01),2h达最低值,4h恢复基础的水平。结论2日龄新生鼠腹腔注射LPS可引起WMD,脑组织中TLR4在这一损伤早期即有明显的表达减低,提示TLR4参与了LPS所致的WMD,为早期诊断WM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康唑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大鼠髓鞘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WMD模型组、10 mg/(kg·d))和40 mg/(kg·d)咪康唑组,每组15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缺氧80 min的方法制作早产儿WMD模型。咪康唑组于建模后第1~5天腹腔注射10 mg/(kg·d)和40 mg/(kg·d)咪康唑,WMD模型组注射等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采用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脑白质特异性MBP表达量,超微结构电镜观察髓鞘超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组幼鼠体质量变化。结果 WMD大鼠经咪康唑治疗后,胼胝体MBP表达量较WMD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康唑治疗组MBP的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增高。模型对照组胼胝体髓鞘疏松,髓鞘内小空泡形成,呈筛网状改变,髓鞘厚度明显降低,结构紊乱。经咪康唑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缺氧缺血所致的脱髓鞘改变。WMD模型组幼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减慢,咪康唑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生长速度增快。结论咪康唑可通过促进髓鞘形成保护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诱导的白质损伤,并改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不同成熟度新生小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2日龄新生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3 mg·kg-1、0.6 mg·kg-1、0.9 mg·kg-1)的LPS和等容积的9g·L-1盐水,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一般情况;测定给药后脑组织IL-6水平、体质量变化以及相对肝质量;2日龄和7日龄的新生小鼠各20只,不同日龄的新生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腹腔注射0.6 ng·kg-1LPS)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的9g·L-1盐水),连续给药5d,均至12日龄时,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碱性髓鞘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0.6 mg· kg-1 LPS腹腔注射可导致新生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肝大、脑组织IL-6水平升高(Pa<0.05),随着LPS剂量增加,病死率增高,IL-6水平未再升高.2日龄感染组小鼠MBP、NSE表达均明显减少,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多(Pa<0.05);7日龄感染组的MBP表达无明显减少(P>0.05),而NSE的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多(Pa<0.05).结论 新生小鼠腹腔注射0.6 mg· kg-1 LPS可以模拟临床感染;2日龄新生小鼠感染不仅影响脑白质髓鞘发育,同时也影响灰质神经元;而脑发育相对成熟的7日龄新生小鼠感染主要影响皮质神经元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 RNA及EPO受体(EPOR)m RNA水平的变化与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10只孕15 d Wistar大鼠,5只腹腔注射脂多糖(300μg/kg)制作宫内炎症致脑白质病变的新生鼠动物模型,另5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孕鼠分娩后各选取18只新生鼠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脑白质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室周围白质CD68、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及CD68、GFAP及MBP与EPO m RNA及EPOR m 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新生鼠脑白质结构稀疏,呈网状改变,脑白质损伤明显;实验组CD68、GFAP及胼胝体EPO m RNA、EPOR m 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68、GFAP与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0.95,P均0.01)。结论宫内炎症致脑白质损伤新生鼠内源性EPOR表达增加,可能是EPO对感染所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感染致新生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应用时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日龄(P2)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LPS)感染组(B组)、早期EPO干预组(C组)、晚期EPO干预组(D组).A、B、C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P2-P6)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等容积9 g/L盐水+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 mg/kg LPS+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mg/kg LPS+5 000 IU/kg EPO;D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P2-P6)腹腔注射0.6 mg/kg LPS,P7开始连续腹腔注射5 000 IU/kg EPO 5 d(即P7-P11).A、B2组分别于P2(腹腔注射第1次药物后6h)、P7、P12,各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新生大鼠取脑,以矢状缝为标志分为左右半脑,右侧脑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EPO受体(EPOR)水平,左侧脑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POR mRNA水平;A、B、C3组于P7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新生大鼠灌注取脑,余续养,4组均于P12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EPOR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1.HE染色示B组海马锥体细胞界限不清、层次紊乱,细胞数目减少,脑室扩张,周围白质有囊性软化区域形成;EPO干预组较B组病理改变减轻,早期干预组更明显.2.B组较A组EPOR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随日龄的增加EPOR与EPOR 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3.B组MBP表达(107.46±3.65)较A组(146.78±3.13)明显减少(P<0.05),EPO干预组较B组表达增加,且C组(126.25±4.42)较D组(117.35±3.42)增加更明显(P<0.05).4.B组GFAP表达(P7、P12分别为141.46±11.92、149.48±13.59)较A组(P7、P12分别为120.63±13.32、119.74±12.48)增加(P<0.05),P12时EPO干预组表达较B组降低,C组(134.59±12.19)与D组(137.27±1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出生后感染所致的脑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甲期应用优于晚期,其机制可能与感染可使新生大鼠脑组织EPOR表达增加及EPOR表达随日龄增加而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皮位点药物注射对宫内感染早产鼠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37只Wistar母鼠于孕16d、17d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或相同剂量的9g·L-1盐水,将LPS组母鼠早产仔鼠(<孕22d)于出生第7天分别予头皮位点注射VitB1、VitB12(A组)或丰富的环境干预(B组)或不做干预(C组);各组仔鼠于出生7d、2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脑组织MBP、GFAP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 7日龄LPS组早产仔鼠脑组织MBP蛋白表达(112.00±9.27)明显低于9g·L-1盐水组(124.26±9.40)(P<0.01),大脑皮质及海马齿状回GFAP阳性细胞数目(39.45±4.70;22.55±3.91)明显高于9g·L-1盐水组(34.36±3.72;18.82±3.25)(Pa<0.05);25日龄仔鼠中,脑组织MBP表达A组(138.79±9.21)高于C组(128.44±12.99)(P<0.01),B组(141.53±13.11)高于C组(P<0.01),GFAP阳性细胞数目大脑皮质B组(45.50±6.54)低于C组(51.42±6.99)(P<0.01),A组(46.70±5.61)低于C组(P<0.05),海马齿状回B组(35.35±3.70)低于C组(38.79±5.56)(P<0.05);悬吊试验得分,A组(3.65±0.22)分、B组(3.60±0.21)分高于C组(2.70±0.21)分(Pa<0.01);旷野试验中的得分,A组得分[(11.20±1.96)分]及B组得分[(10.80±1.96)分]均高于C组[(9.10±1.33)分](Pa<0.01),斜坡试验中B组试验时间[(2.19±0.74)s]最短,A组所用时间[(2.30±0.71)s]明显短于C组[(3.07±0.85)s](P<0.01).结论 宫内感染可诱发孕鼠早产并引起脑组织损伤;头皮位点药物注射可增加大鼠脑组织MBP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过度表达,并改善宫内感染早产仔鼠的神经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新生小鼠兴奋毒性脑损伤脑组织病理改变和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新生5日龄(P5)ICR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PBS组)、兴奋毒性脑损伤模型组(IA组)、T3低剂量治疗组(LT组)、T3中剂量治疗组(MT组)和T3高剂量治疗组(HT组).模型组及T3各剂量治疗组脑内注射鹅膏蕈氨酸建立兴奋毒性脑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3种不同剂量(2 μg·kg-1、5 μg·kg-1、10 μg·kg-1)T3共5 d干预治疗.于脑内注射后120 h(P10)、30 d(P35)各取6只小鼠处死,HE染色观察其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损伤区Caspase-3及MBP的表达.结果 P10时,MT组脑白质及皮质损伤较IA组均明显减轻(Pa<0.01),HT组脑皮质损伤较IA组减轻(P<0.05);IA组Caspase-3表达较PBS组明显增强(P<0.001),MT组和HT组Caspase-3表达与IA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P10和P35时,IA组MBP表达较PBS组均明显减弱(P<0.001),MT组和HT组MBP表达较IA组均明显增强(P<0.05).LT组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及Caspase-3、MBP表达与I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腹腔注射中剂量及高剂量T3可减轻小鼠兴奋毒性脑损伤病理损伤程度,减少细胞凋亡,促进髓鞘的形成;低剂量T3对新生小鼠兴奋毒性脑损伤程度、细胞凋亡及髓鞘形成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普仑司特(Pran)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3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VL组和Pran组。通过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及术后缺氧建立PVL模型,Sham组大鼠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也不进行缺氧处理。Pran组缺氧后经腹腔注射Pran(0.1 mg/kg),每12 h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Sham组和PVL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后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n=8),免疫印迹法测定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ase)、MBP和G蛋白偶联受体17(GPR17)表达(n=8)。造模后21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n=8)。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PVL组与Sham组比较脑白质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Pran组病理变化较PVL组明显改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VL组MBP平均荧光强度低于Sham组,Pran组MBP平均荧光强度高于PVL组(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VL组MBP和CNPase蛋白相对表达均低于Sham组,GPR17蛋白相对表达高于Sham组(P < 0.05);Pran组MBP和CNPase蛋白相对表达均高于PVL组,GPR17蛋白相对表达低于PVL组(P < 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PVL组与Sham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ran组与PVL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 < 0.05)。结论 Pran可减轻PVL新生大鼠的脑损伤,促进髓鞘形成,改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GPR1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对早产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程度。方法妊娠18 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1组和感染2组。宫内感染组大鼠予以不同剂量脂多糖(感染1组予0.3 mg·kg-1,感染2组予0.6 mg·kg-1)腹腔内注射,对照组按同样方法注射0.3 mg·kg-19 g·L-1盐水。24 h后处死大鼠,取胎盘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余孕鼠继续怀孕至分娩,待新生早产鼠5日龄时取其大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宫内感染组孕鼠胎盘组织可见炎性白细胞浸润、血管充血等病理改变。对照组、感染1组及感染2组脑组织GFAP灰度值分别为114.530±3.706、107.440±4.169、100.930±3.291,感染1组、感染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5),感染2组均显著低于感染1组(P<0.05)。对照组、感染1组及感染2组脑组织MBP灰度值分别为127.580±3.350、134.290±3.533、141.430±3.352,感染1组、感染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2组显著高于感染1组(Pa<0.05)。结论宫内感染可使早产新生大鼠脑组织GFAP表达增加,MBP表达减少,且感染程度越重,GFAP和MBP的表达受影响越重,可能影响早产新生大鼠髓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3日龄脑白质损伤(WM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新生3日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WMD组和EPO组各40只,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EPO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6%氧气+94%氮气混合气中缺氧2.5h,WMD模型建立后立即腹腔注射rEP0 5000 IU/kg一次;WMD组大鼠造模方法 同EPO组,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中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体重变化,并于术后24h、生后7天、21天断头取脑,测量脑重量,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化染色,生后30天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 WMD组和EPO组大鼠缺氧缺血后均出现行为异常改变,WMD组术后体重(g)增长明显落后于EPO组和对照组[术后24 h:(7.2±0.3)比(8.2±0.8)、(9.5±0.4),生后7天:(10.1±0.5)比(13.4±0.5)、(15.3±0.3),生后21天:(30.5±0.4)比(43.7±0.5)、(48.4±0.5),P均<0.05].HE染色示WMD组术后24h皮质下白质出现不同程度疏松改变,生后21天可见侧脑室扩大;EPO组脑白质疏松明显减轻,侧脑室无明显扩大;WMD组MBP免疫组化染色较EPO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可见髓鞘脱失.WMD组神经行为学与EPO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悬吊试验(min):(1.8±0.4)比(3.8±0.4)、(4.0±0.2),斜坡试验(s):(9.3±0.8)比(4.4±0.7)、(3.8±0.5),旷场试验(分):(4.8±0.9)比(11.4±2.2)、(11.9±1.8),拒俘反应试验(分):(1.0±0.6)比(3.1±1.0)、(3.4±1.1),P均<0.05].结论 rEPO可减轻WMD大鼠脑白质损伤,改善少突胶质细胞的成熟障碍及髓鞘发育延迟,促进神经生长修复,提高后期的神经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在缺血缺氧致新生鼠脑白质发生、发展中,脑白质损伤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4基因及蛋白表达动态变化和对髓鞘化的影响.方法 3日龄Sprague-Dawley 新生大鼠共15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脑白质损伤组(n=76)和对照组(n=76).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伴低氧(8%O2 92%N2)方法制备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于手术后3d、7d、14d及21d采集标本.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髓鞘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MP4和髓鞘化标志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方法测定BMP4和MBP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方法分析BMP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的脑白质中细胞结构清晰,纤维走行紧密有序,脑白质损伤组大鼠脑白质细胞稀疏,白质疏松呈筛网状,纤维走向紊乱.电镜下可见对照组髓鞘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厚度一致,而脑白质损伤组髓鞘疏松、变薄,板层分离,边界不清.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均提示,对照组内BMP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随日龄增大无明显变化,脑白质损伤组内随缺血时间延长BMP4表达迅速增加.两组间比较,从手术后3d起,脑白质损伤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多(P<0.05),随缺血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BP蛋白表达,发现两组内MBP蛋白表达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但两组间比较,14d和21d时脑白质损伤组MBP蛋白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缺氧致新生鼠脑白质损伤发生时存在髓鞘化障碍,而此过程中BMP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BMP4可能参与脑白质损伤时髓鞘化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枸橼酸咖啡因干预组,每组16只。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80 m L/L氧气和920 m L/L氮气)2 h制作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行结扎及缺氧处理;干预组在缺氧缺血前、缺氧缺血后0、24、48、72 h给予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腹腔注射,HIBD组分别在同一时间点以等量生理盐水行替代腹腔注射。各组大鼠于12日龄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左侧脑皮层下白质MB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左侧脑组织腺苷A1受体(A1R)和A2a受体(A2a R)m RNA的含量。结果 HIBD组左侧脑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较HIBD组MBP表达增多,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HIBD组A1R m RNA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P0.05),干预组A1R m RNA较HIBD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能减轻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腺苷A1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高体积分数氧(高氧)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新生大鼠脑发育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日龄(P2)新生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气组、LPS组、高氧组、LPS+高氧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其每日体质量.7日龄(P7)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12日龄(P12)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碱性髓鞘蛋白(MBP)的表达.结果不同处理组中Caspase-3及NF-κB P65表达水平高低依次为LPS+高氧组、LPS组/高氧组、空气组,前3组与空气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LPS+高氧组与高氧组、LPS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BP的表达水平高低依次为空气组、高氧组、LPS组、LPS+高氧组,后3组与空气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LPS+高氧组与高氧组、LPS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新生大鼠IL-6表达水平高低依次为LPS+高氧组、LPS组、高氧组、空气组;8-iso-PGF2α表达水平高低依次为LPS+高氧组、高氧组、LPS组、空气组,而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感染及高氧均可致新生大鼠脑损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和MBP表达减少,且感染与高氧同时存在时能加重二者单独作用时脑损伤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为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通过Toll样受体后发生协同作用,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并通过Caspase-3介导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HI)对新生大鼠脑白质胶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及iNOS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建立新生大鼠WMD模型,分别于HI后1 h、3 h、6 h、12 h、1 d、3 d及7 d处死,对其脑组织取材后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NF-κB及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新生大鼠脑白质中,实验组NF-κB表达水平于HI后1 h开始明显上升,12 h达到高峰,至7 d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2±2.5)vs(35.7±2.1);(62.3±2.9)vs(34.1±2.0);(75.0±3.7)vs(33.6±2.1);(126.2±4.3)vs(14.3±2.4);(81.1±2.6)vs(33.7±2.0);(40.2±2.5)vs(32.5±2.3);(34.6±2.6)vs(31.9±2.8),Pa<0.001]。实验组iNOS于HI后1 h表达开始显著增多,1 d达到高峰,至7 d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4±1.7)vs(22.7±1.9);(37.9±1.9)vs(21.7±1.2);(53.3±2.1)vs(21.9±1.0);(61.9±1.7)vs(21.7±1.3);(74.0±2.2)vs(22.7±1.5);(57.3±2.2)vs(21.1±1.1);(26.3±2.5)vs(20.8±1.6),Pa<0.001]。实验组脑室周围白质区NF-κB表达与iNOS呈正相关(r=0.977,P<0.001)。结论 HI可导致新生大鼠脑白质NF-κB表达及iNOS水平显著增高,参与新生大鼠WM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产期反复感染对未成熟脑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6只C57BL6 孕小鼠随机分为宫内感染组、反复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母鼠于妊娠第18天单次腹腔注射LPS(0.5 mg/kg)制成宫内感染脑损伤模型;反复感染组取宫内感染母鼠所生仔鼠,于生后3~12 d每日腹腔注射单剂LPS(0.5 mg/kg)制成围产期反复感染脑损伤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LPS在上述相同时间点给予母鼠和仔鼠腹腔注射.各组仔鼠于生后13 d分别评估早期神经行为改变.评估完成后处死取脑组织检测脑重变化;焦油紫染色进行神经病理学评估;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和宫内感染组相比,围产期反复感染组仔鼠脑重下降(P<0.05),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神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反复感染组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宫内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MBP表达量却低于宫内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生后13 d时反复感染组小鼠步态反射、翻正反射与负向趋地反射完成时间均长于宫内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产期反复感染加重未成熟脑组织内的炎症反应与神经细胞凋亡,是导致未成熟脑白质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环境干预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脑组织神经丝蛋白(NFP)的表达及对其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孕第17天的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450 μg/(kg·d),连续2 d,建立感染性脑损伤仔鼠模型(LPS组);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9 g/L盐水.孕22 d前分娩的仔鼠为早产鼠,二组均去除早产鼠.仔鼠出生后,立即取孕鼠子宫胎盘行HE染色观察宫内感染情况;仔鼠出生24 h,随机选取对照组和LPS组仔鼠脑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脑白质损伤情况.LPS组足月产仔鼠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组于仔鼠出生8 d起进行早期抚触和丰富环境刺激;对照组和非干预组常规饲养.仔鼠出生21 d采用悬吊试验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各组仔鼠脑组织NFP阳性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LPS组胎盘病理检测可见腹腔注射LPS造成的宫内感染;1 d仔鼠脑白质结构稀疏.对照组悬吊试验得分最高,干预组次之,非干预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NFP的阳性表达在对照组最高,干预组其次,非干预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 早期环境干预可促进宫内感染致脑损伤的恢复,NFP表达增加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抑制 蛋白α(IκBα)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新生大鼠肺出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7~10日龄Wistar大鼠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NS)组。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按LPS⑸浜蠊鄄斓氖奔浞治0 min,1 h,2 h,4 h,8 h,16 h和24 h组,每组6只;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对鼠肺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分别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动态观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LPS注射后1 h可引起新生 大鼠明显的肺出血及炎性改变。肺组织TNF-α蛋白含量从LPS注射后1 h增加,2 h达高峰; TNF-α mRNA的表达从LPS注射后 0.5 h 明显增强(P<0.01),2 h达高峰;而I κBα于LPS注射后 1 h 起表达很快减弱,明显低于NS组(P<0.05),8 h表达最 弱(P<0.01)。结论:LPS可致新生大鼠肺出血。新生大鼠肺出血可 能与肺组织IκBα蛋白表达减弱,导致NF-κB活化、TNF-α基因转录上调及蛋白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接种对新生BALB/c小鼠脾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以明确BCG影响小鼠T细胞亚群分化发育的机制.方法 BCG分别经腹腔、皮下接种新生鼠,经腹腔接种成年BALB/c小鼠.接种后4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DC表型;脾细胞体外用LPS或BCG再刺激培养后ELISA检测上清液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新生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CD11C+CD8α-DC百分比较对照组低[(45.00±14.14)% vs(67.00±8.27)%,P<0.01],相应的CD11C+CD8α+DC则较高;成年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CD11C+CDSα-DC百分比较对照组高[(70.00±5.21)% vs(57.00±6.22)%,P<0.01],CD11C+CD8α+DC则较低;同为腹腔接种BCG,成年BALB/c小鼠脾CD11C+CDSα-DC百分比高于新生鼠,CD11C+CD8α+DC则低于新生鼠(P<0.01).(2)新生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成年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DC表达CD40、MHC-Ⅱ类分子较对照组高,CD86表达为低(P<0.05);新生鼠和成年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新生BALB/c小鼠腹腔接种BCG后,脾细胞在体外受到LPS/BCG再次刺激后,较对照组IL-12p70[(68.49±7.78)pg/ml vs(58.64±8.03) pg/ml,P<0.05]或IL-10[(346.28,280)pg/ml vs(221.90,180) pg/ml,P<0.05]的分泌较高,IL-6无明显改变.结论 BCG接种可通过改变新生BALB/c小鼠脾DC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诱导脾Th1/Tr1反应;BCG接种对成年BALB/c小鼠脾DC的影响作用与新生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少突胶质细胞(OLs)的作用。方法将48只出生3 d的清洁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离断,缺氧处理;对照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离断,也不进行缺氧处理。术后3 d、7 d、14 d心脏灌注后取其脑组织,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1/A2,B1/B2,C1/C2。处死大鼠的前24 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4 h 1次,连续注射3次。脑组织经固定、脱水处理后冷冻切片。对脑组织切片进行焦油紫(CV)染色,评估脑白质损伤情况。行神经元-神经胶质2型抗原(NG-2)、髓鞘碱性蛋白(MBP)、Brdu、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OLs的作用。结果 1.CV染色显示脑面积比率:A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900±0.059、A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70±0.015、B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870±0.039、B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20±0.024、C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730±0.096、C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20±0.039,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面积比率:A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70±0.028)和A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10±0.0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B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2±0.030)和B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2±0.025),C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3±0.130)和C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5±0.0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BP染色: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的比率: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0.32±0.17、0.39±0.20;B2组左右两侧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面积比率为0.51±0.11;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0.71±0.07、0.90±0.10;C2组左右两侧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面积比率为0.88±0.13,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NG-2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3.56±2.93、18.11±3.19;A2组左右两侧20.17±2.38;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7.29±4.81、22.88±5.31;B2组左右两侧20.81±3.24;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2.29±4.27、16.04±4.17;C2组左右两侧14.07±3.29。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Caspase-3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68.67±6.60、60.04±5.66;A2组两侧40.21±7.93;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59.13±10.22、50.38±11.58;B2组两侧为48.17±4.27;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70.13±16.11、57.00±15.43;C2组两侧62.42±13.56。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术后3 d、7 d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5.Brdu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149.58±21.12、126.92±7.23;A2组两侧为120.33±7.18;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89.04±20.42、79.79±16.77;B2组两侧为85.83±6.05;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60.08±10.89、53.25±8.02;C2组两侧为50.08±4.78。术后3 d、7 d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I可引起OLs成熟、髓鞘形成障碍,导致脑的低髓鞘化,从而引起脑白质损伤;OLs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MSCs)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HIBD组(n=12)和移植组(n=12),后两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低氧暴露2 h制作HIBD模型,移植组大鼠在HIBD后24 h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下,将体外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用Hochest 33324标记24 h后脑内移植于左侧海马。日龄45 d时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脑内的存活及BMSCs的O4的阳性表达。行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左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行O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37 d,移植部位及左侧皮层区(损伤侧)均可见到胞核蓝色的BMSCs,移植细胞表达O4的阳性率为(3.70±1.09)%。HIBD组左侧(损伤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变浅,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改变,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移植组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较深,部分有髓鞘脱失改变,相同部位O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稍减少,比HIBD组明显增加,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BMSCs脑内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