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以便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普外科49例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肿、腹股沟疝手术)和52例Ⅱ类切口手术(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通过体温变化及手术相关与非相关部位的感染的检测与观察,评价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和必要性.结果全部病例愈合良好,无肺炎、高热、腹腔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口分泌物、胆汁送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甲状腺手术Ⅰ类切口患者,用与不用抗生素,术后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股沟疝手术Ⅰ类切口患者术前一次性使用抗生素,术后无感染出现;胆囊切除术Ⅱ类切口患者,术前一次性使用与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科择期手术,对于Ⅰ类切口患者,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易受污染切口,术前一次性静脉用药,即能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低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麻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248例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确诊后尽早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等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结果 248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1%,平均住院时间为18d.244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2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治疗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时,只要做到尽早诊断及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均可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04年5-12月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状况。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3.88%,其中Ⅰ类切口感染率0.73%,Ⅱ类切口感染率3.54%,Ⅲ类切口感染率18.98%。且不同危险指数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感染切口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G^-需氧菌为主。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与切口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患者基础疾病、年龄、抗生素的使用及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控制感染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科室上报院感科的切口感染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切口感染中,普外科47例(92%),住院天数超过10天47例(92%),以老年患者为主;肠道手术37例(73%);可能污染和污染伤口43例(84%);共检出病原菌36株,以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两者共20株(56%),2008年共检出ESBLs株8株,在肠杆菌科的检出率为36%;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时间长;手术持续时间1-3小时36例(71%).结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肠道手术、可能污染和污染伤口、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急诊手术.控制感染的对策是在手术过程中应留取标本做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对大肠杆菌科敏感的抗生素,控制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彻底冲洗切口后再缝合,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5.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各种因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和总结3年多来9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延期愈合。结论通过采取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冲击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是目前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内给药方法各个医院不同。我院在 17531例手术中 ,观察了常规给药和冲击给药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 1995~ 1998年手术 17531例 ,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用药组 :Ⅰ类手术 2 4 93例、Ⅱ类手术 52 4 9例。冲击性用药组 :Ⅰ类手术 3195例、Ⅱ类手术6594例。1 2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抗生素使用的类型视病种而定 ,以胃肠道手术为例 ,冲击性使用抗生素组于麻醉后切皮前经静脉推注头孢西林 2g ,术后 8h再静脉推注 2g ,以后不再使用任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卡液术中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2 4 4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完成缝合腹膜后经腹腔插管一次性灌入多卡液 85 0ml,另 15 0ml缝合腹膜后灌洗浸泡切口 3min后沾干。Ⅱ类手术术后不用任何抗生素 ,Ⅲ类手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 3~ 7d。结果 灌注组 2 4 4例术后腹腔感染 8例 ,感染率 3 3% ;切口感染 10例 ,感染率 4 1%。对照组 2 37例术后腹腔感染 2 6例 ,感染率10 7% ;切口感染 2 8例 ,感染率 10 8%。两组术后感染总数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多卡液腹部手术时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能有效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 ,避免了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郭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132-4134
目的分析可能导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0例进行分析,以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术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手术时程长短、术后使用抗生素的长短、术后换药时机的掌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对可以得知:体重指数高的患者(30Kg/㎡)、手术时间超过1h、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术后3d换药的患者切口感染率高(P0.05);其中手术时间超过1h及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为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及早明确诊断,治疗上尽量缩短手术时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减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整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76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96例,感染率为12.5%;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生化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应用抗生素种类等均有相关性。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除了与患者病情和切口类别有关外,与外科医师的手术操作、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也有相关性。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术中暴露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和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外科1 075例Ⅰ类切口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本次调查的1 07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7例,感染率为0.65%。结论感染危险指数对手术切口感染存在相当的影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观察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镜是否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探讨其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复杂性,手术时机及易感细菌等的关系。方法:对480例次胆道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镜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12%,未使用胆镜则为3.89%,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复杂性,手术时机为切口感染的三个高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则无统计学意义,易感细菌在使用胆镜组多为大肠杆菌,在未使用胆镜组则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镜较未使用胆镜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高,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镜组其切口感染与胆汁的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1365例行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按围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2组,研究组412例,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对照组953例,围术期使用抗生素。对2组患者术后病率、退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病率、退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可以不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段耀华  张香莲 《护理研究》2004,18(12):2172-2173
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为降低儿童手术切口感染率,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我院感染管理科于1998年7月开始对外科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医生感染专率进行监测研究,以便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见并发症。污染切口(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更高,据统计其感染率在16~25%以上。我们于1990年1月~1992年12月实施腹部Ⅲ类切口手术316例,其中一期愈台287例,感染29例,感染率为91%,降低了切口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科手术病人一般多为外伤和年老体弱病人,急诊手术占大多数,开放性伤口也较多,有的污染较重,易发生感染.外伤性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可直接来源于伤口的细菌污染,手术过程中的污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通过血源扩散而致的感染占少数.为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我们对手术室相关的潜在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预防感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产科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 125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发生切口感染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本组切口感染率为4.0%.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BMI、检查次数、胎膜早破、血红蛋白、多人病房、未使用抗生素、夏季、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胎膜早破、夏季、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较高,针对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夏季卫生管理、胎膜早破的护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产妇的体重,以期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郑娇 《当代护士》2013,(10):29-30
目的 探讨术前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对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48例患者分为术前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术前规范化使用抗生素组(观察组),每组各74例,观察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术前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2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对患者实施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急腹症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有完整资料记录的300例外科急腹症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8例腹部切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也无腹腔脓肿、盆腔脓肿等并发症,其余2例中1例合并糖尿病切口轻度感染,1例结肠癌穿孔切口裂开。结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防治急腹症手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手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状况。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2月小儿腹外疝手术未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76例患儿设为研究组,2010年5月-2011年3月小儿腹外疝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7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严格按临床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前0.5h给药1次,术后给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状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为0、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第7d拆线,对照组分别为0、7.5d、术后第7d拆线;研究组患者切口拭子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均未见病原微生物生长。结论在严格遵守相关诊疗规范的前提下,小儿腹外疝手术切口内通常无病原微生物存在,咒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对策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从孕妇自身、检查治疗和手术相关因素三方面分析剖宫产手术前后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肥胖、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认为正确的切口处理、合理应用杀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