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山豆根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毒研究为导向,进行山豆根毒性物质基础生物碱类物质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用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一无水乙醇一3%磷酸溶液(80:10:1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2.04μg范围内,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56~3.12嵋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对山豆根不同组分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发现苦参碱的含量大小为: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全组分,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大小为: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回收率较高。山豆根不同组分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大小与急性毒性间均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北豆根中生物碱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北豆根“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 以0.5%硫酸为溶剂,用热回流法、超声法、渗漉法、温浸法4种方法提取北豆根总生物碱,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总生物碱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蝙蝠葛碱的含量,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不同提取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依次为:超声法>渗漉法,热回流法和温浸法所得提取样品总生物碱含量无法测出.蝙蝠葛碱的含量是热回流法大于温浸法,但超声法和渗漉法未测出蝙蝠葛碱含量.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鼠急性毒性最大给药量( MLD)大小为:渗漉法>超声法>热回流法>温浸法,以温浸法所得提取样品的急性毒性最大.结论 提取方式不同,北豆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毒性大小不同,而且其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和蝙蝠葛碱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一致.说明提取方式对北豆根“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此综合评价模式确定有毒中药的提取方式,更全面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抽验药品的检验,调查并分析不同厂家山豆根的质量情况。方法采取药典方法,检测4家5个批次样品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结果不同厂家的样品存在差异。4个为山豆根,1个为伪品。结论应更好地区分山豆根,保证山豆根的药用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香加皮不同组分中4-甲氧基水杨醛的含量及小鼠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香加皮质量与毒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香加皮全组分、水提组分与全组分样品,运用HPLC法与经典的小鼠急毒实验方法,进行香加皮不同组分中主要成分4-甲氧基水杨醛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4-甲氧基水杨醛的含量大小依次为香加皮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香加皮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醇提组分>水提组分>全组分,全组分MTD值为16.0 g·kg-1·d-1,水提组分与醇提组分LD50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93.578 g·kg-1·d-1和61.388 g·kg-1·d-1.结论 不同组分中4-甲氧基水杨醛含量与小鼠急性毒性大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组分4-甲氧基水杨醛含量最高,醇提组分急性毒性最大,4-甲氧基水杨醛是否为香加皮的毒性物质基础之一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鸦胆子中油酸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鸦胆子“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 用GC法测定鸦胆子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油酸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鸦胆子不同提取物的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鸦胆子水提物、醇提物中油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83%、10.35%;鸦胆子水提物、醇提物的小鼠口服LD50分别为4.023g·kg-1、3.320g·kg-1,腹泻、尾部紫绀是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结论 提取方式不同,鸦胆子中油酸的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其LD50显示鸦胆子经不同方式的提取均具有毒性,其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提取物中油酸的含量依次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说明提取方式对吴茱萸“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可能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通过“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确定有毒中药的提取方式,更全面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艾叶不同组分中主要成分含量及小鼠急毒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艾叶质量与毒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挥发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样品,运用药典挥发油测定法、UV法与经典的小鼠急毒试验方法,进行艾叶不同组分中主要成分挥发油及黄酮类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艾叶中挥发油含量为0.76%,总黄酮含量大小依次为醇提组分>水提组分>全组分;艾叶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挥发油>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全组分,挥发油与水提组分LD50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673 mL· kg-1、80.228g·kg-1,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538~1.7954mL·kg-1、77.407~83.405 g·kg-1;醇提组分最大耐受量MTD为75.6 g·kg-1,相当于临床70 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588.0倍;艾叶全组分最大给药量MLD为24.0g·k-1,相当于临床70 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剂量的186.7倍.结论 艾叶挥发油对小鼠可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是其毒性物质基础之一,不同组分中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通过实验未发现其与小鼠急性毒性具有相关性,总黄酮是否会产生肝毒性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证.另外,除挥发油外艾叶毒性物质还包括一些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尚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吴茱萸中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吴茱萸“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 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吴茱萸不同提取物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吴茱萸水提物、醇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028%和0.027%、0.046%和0.075%,水提物组和醇提组无法作出LD50,MTD试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80.0g· kg-1·d-1和70.6g·kg-1·d-1.结论 吴茱萸经不同方式提取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且各样品均出现死亡,其最大耐受量显示吴茱萸经不同方式的提取均具有毒性,其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依次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说明提取方式对吴茱萸“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可能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通过“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确定有毒中药的提取方式,更全面、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8.
山豆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6h、4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在灌胃较高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后6h、4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均升至最高,给药后48h均可恢复至正常值;山豆根水提组分剂量在(1.789~3.494)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2.779~5.427)g·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水平升高显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双波长反射法锯齿形扫描,波长s=502nm,R=650um,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及101.7%,r为2.1%及2.3%。用本法测定了八批不同来源的药材含量并进行了比较,为评价山豆根质量提供了数据,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10.
梁燕明  郭伟 《北方药学》2006,3(3):29-31
目的:本实验主要考察了传统方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从山豆根中提取生物碱的工艺的优劣,从而确定从山豆根中提取苦参碱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渗漉法、温浸法两种传统方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山豆根中苦参碱,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苦参碱为标准品,测定各提取物中苦参碱的含量,从而确定山豆根中提取苦参碱的最佳方法.结果:从超临界萃取万法萃取的苦参碱含量比渗漉法高出0.072%,比温浸法高出0.105%可看出,超临界萃取方法萃取的苦参碱的含量要高于传统方法.结论:超临界萃取方法可为从山豆根中提取苦参碱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南  邓红  张蜀 《今日药学》2012,22(6):347-349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同时测定山豆根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 uplcHSS T3柱(50 mm×2.1 mm,1.8μm),流速0.5 ml/min,进样量5μl;以水-0.1%的三乙胺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氧化苦参碱在20.16~201.6 μg/ml、苦参碱在20.88~ 208.8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9;2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5%,RSD分别为1.27%、1.40%(n=9).结论 UPLC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特别适合于成分较复杂的中药材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山豆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山豆根的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晒干、冷冻干燥、不同温度(60,80,100℃)烘干加工处理山豆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主要功效成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金雀花碱、三叶豆紫檀苷和芒丙花素的含量。以Waters Sunfire ODS C18柱(250 mm×4. 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 01 mol·L-1醋酸铵(氨水调节p H至8. 0),流速为0. 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280 nm(三叶豆紫檀苷、芒丙花素),柱温为30℃。结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下有效成分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为:80℃烘干>100℃烘干>60℃烘干>冷冻干燥>自然晒干。结论:80℃干燥方式为5种干燥方式中最优的山豆根干燥方法,可为山豆根的产地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在给药后第1天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低剂量组未对小鼠肝脏造成明显损伤,高、中剂量组会使小鼠血清中ALT、AST、AKP活性升高,TBI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给药后第3天山豆根水提、醇提各剂量组小鼠出现烦躁,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血清中上述肝功能指标变化明显,肝体比值增大,并见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点状坏死等病理变化;给药后第7天观察上述症状依次加重.水提组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比醇提组分明显.结论 多次给小鼠高、中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且水提组分的肝毒性大于醇提组分,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被用于分析山豆根脑毒性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山豆根干预脑组织后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和蛋白质。随后,对这些内源性靶点在MetaboAnalyst数据库中进行联合通路分析。STITCH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被用于筛选响应毒性靶点的物质基础。结果 组学结果表明,经山豆根干预后,小鼠脑组织中的38个代谢物和293个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1个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和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参与了8个显著调节通路。生物信息学表明,24个成分有可能干预了18个毒性靶点的表达。结论 多个靶点参与了山豆根诱导的脑毒性,它们的异常表达有诱导神经兴奋性毒性、智力迟钝、记忆下降、皮质损伤等发生的可能性。多种成分有可能成为响应这些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氧化苦参碱对环磷酰胺抗癌活性和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袁寀  吕式琪  姚娴 《药学学报》1987,22(4):245-249
氧化苦参碱能够诱导小鼠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苦参碱与环磷酰胺合用对艾氏癌实体型有协同抑制作用,机制之一为氧化苦参碱提高了环磷酰胺的代谢激活,并使环磷酰胺减少剂量1/2,其抑瘤作用仍相当于原剂量,而环磷酰胺引起白细胞降低的毒性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6.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通过一次性向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LD50分别为83.206、214.216 mg.kg-1,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71.022~95.087、186.886~254.175 mg.kg-1。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毒性,氧化苦参碱的毒性要明显弱于苦参碱。  相似文献   

17.
王小龙  叶晓娅 《医药导报》2009,28(5):645-646
目的比较制霉洗剂不同提取工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不同提取工艺中含量,选用Kromsail C18柱,以乙腈 0.02%三乙胺溶液(30:70)为流动相,22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 1。结果氧化苦参碱乙醇合并提取比分提含量降低45.55%,苦参碱含量升高80.45%。结论制霉洗剂提取工艺不同,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氧化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庆忠  刘利军  白晓朝 《中国药房》2007,18(10):760-762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并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以包封率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优选处方所制脂质体形态与粒径,并采用透析法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磷酸盐缓冲液pH7.2,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大豆卵磷脂与氧化苦参碱质量比为10∶1,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3;制备的脂质体为球状小囊泡,外观圆整,粒径范围60~150nm,包封率为60.72%;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0~15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1.47%,n=5)。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其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豆根碱对大鼠血小板摄取~(45)Ca~(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5Ca2+摄入法测定了大鼠血小板摄取细胞外C2+,观察山豆根碱对血小板摄取Ca2+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息血小板可迅速摄取细胞外Ca2+,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DP促进血小板摄取Ca2+;山豆根碱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静息的和ADP诱导的血小板摄取细胞外Ca2+。这提示山豆根碱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之一与阻止细胞外Ca2+内流入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胞浆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山豆根碱对血小板内TXA_2和cAM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豆根硷对花生四稀酸诱发的小鼠突然死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内TXA_2产生,但不影响血小板内基础cAMP水平。已知抑制TXA_2产生或升高cAMP水平的药物都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说明山豆根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理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TXA_2产生有关,而与cAMP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