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37例二甲双胍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和原因,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79年~ 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二甲双胍致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32篇文献中报道的3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37例二甲双胍所致报告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30~ 39岁患者例数最多;所用二甲双胍涉及普通片剂、肠溶片剂和缓释片剂3种剂型,普通片剂为临床常用主要剂型,占全部病例的89.19%;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快为第1次用药30min后出现,最长为长期服用数年后出现,其中服药1d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多;不良反应可累积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内分泌系统为主,其次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等,大部分ADR多轻微,即使有症状较重或严重者,及时停药或对症治疗处理,大多数症状可好转消失,但2例发生乳酸酸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应重视二甲双胍所致ADR的发生,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服药剂量,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25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方法: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及ADR的主要表现、发生时间、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例报表中,男性81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9.12±7.38)岁,涉及药物68种,主要为抗感染药物(47.2%),其次为治疗心脏血管疾病药物(25.6%),ADR主要表现是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粘膜的损害,严重损害者8例;用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点滴.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ADR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46例)及二甲双胍组(39例).西格列汀组每天予以西格列汀100 mg(1次服用),二甲双胍组予以二甲双胍1500 mg(分3次服用).2组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改为二甲胍1500 mg(分3次服用)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服用)继续治疗12周.西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单一治疗12周后及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继续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LDL-C、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结果 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BG、HOMA-IR、HbA1c明显下降[西格列汀组:(7.4±1.2) mmol/L比(9.6 ±2.4)mmol/L,(9.0±1.4) mmol/L比(13.2±3.4) mmol/L,(3.2±0.5)比(6.2±0.5),(7.1±1.1)%比(8.7±2.5)%;二甲双胍组:(7.3±1.1) mmo]/L比(9.5±2.5)mmol/L,(8.9±1.5) mmol/L比(13.6±3.2) mmol/L,(3.3±0.4)比(6.0±0.7),(6.7±1.2)%比(8.6±2.6)%;P<0.05].联合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FBG、2hBG、HOMA-IR、HbA1c均进一步下降,分别为(6.7±1.1)mmol/L、(8.1±1.2)mmol/L、(2.3±0.3)、(6.3±1.3)%,与西格列汀组及二甲双胍组单一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使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明显下降,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3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137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37例ADR报告中,男性78例(56.93%),女性59例(43.07%);40~70岁患者最多,共计100例(72.99%);ADR涉及药物以二甲双胍最多(40.86%);ADR的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最常见,共计61例(44.52%).结论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发生的ADR有其自身特点,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ADR的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二甲双胍致肝损害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79-2011年国内外医学文献中二甲双胍所致肝损害的病例报道,对二甲双胍致肝损害的患者年龄、用药情况、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特点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所致肝损害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60.57岁。其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期间,发生时间中位数为开始给药后3周,治愈时间中位数为6周。结论:二甲双胍可导致肝功能损害,肝损害发生机制可能与特异性体质有关,经对症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某院心内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2—2015年上报的心内科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2例心内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306例(53.50%),女性266例(46.50%);70~<80岁人群ADR发生率最高,有188例(32.87%);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06例(36.01%),其次是口服给药205例(35.84%);新的ADR报告113例(19.76%),严重的ADR报告28例(4.90%);心血管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最多,有410例(71.68%),其次为中药注射剂73例(12.76%);以消化系统损害145例(25.35%)最为常见.结论 心血管药物(抗血小板、抗凝和调脂药物)、中药注射剂是心内科ADR监测重点药物类别,60岁以上患者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滴注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消化系统损害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本以乙腈沉淀蛋白后,选用Zorbax SB-C18Narrow-Bore色谱柱(150 mm×2.1 mm,5μm),以甲醇-10 mmol.L-1乙酸铵(含1%甲酸)(5:95)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选用API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130.1→m/z71.0(二甲双胍)和m/z147.1→m/z58.2(内标米曲肼)。结果:二甲双胍和米曲肼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7 min和1.26 min;血浆中二甲双胍的线性范围为0.010~3.000 mg.L-1(r>0.99),定量下限为0.010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相对偏差(RE)均在±6%的范围以内;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6.6±5.4)%;稳定性试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血浆中二甲双胍均较稳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1 实验设备 1.1 仪器 ZRS-4型药物溶出仪;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GR-200分析天平;F10酸度计.1.2 试药二甲双胍肠溶片(A厂),批号:990415;990722;991002;二甲双胍肠溶胶囊(B厂),批号:981216;990906;991006;二甲双胍胃溶片(C厂),批号:4106;4230;4320;二甲双胍胃溶片(D厂),批号:990807;990906;991002;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5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6例ADR报告中男性ADR发生率(44.9%)低于女性(55.1%),<18岁和>60岁的有120例(46.88%);静脉滴注引起的ADR211例(82.42%);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有106例(41.41%),中药注射剂36例(14.06%);严重及新的ADR有16例,占6.25%; ADR累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有104例,占37.01%.结论 应继续加强ADR监测工作,尤其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复方二甲双胍胶囊[试验品2粒或合用格华止与格列本脲片(参比药)各1片],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试验药或参比药后二甲双胍的Cmax分别为(1 112±350)和(1 040±340)ng/ml;tp分别为(2.5±0.7)和(2.5±0.9)h;AUC0→∞分别为(6 018.2±1 123.8)和(6 070.4±1 626.8)ng.h/ml;格列本脲的Cmax分别为(65.7±23.4)和(69.1±20.8)ng/ml;tp分别为(3.1±0.9)和(3.2±0.9)h;AUC0→∞分别为(303.2±81.8)和(318.2±92.3)ng.h/ml;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2.5±17.5)%和(97.0±15.9)%。结论:统计学分析表明复方二甲双胍胶囊与联合服用格华止与格列本脲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为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收集并上报的19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4例ADR报告中,21.60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63.9%),且13例严重ADR就有11例发生在此年龄阶段(84.6%);涉及的药品42种,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例数占首位(69.1%);报告者主要来源于护士(91.2%);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51.0%)。结论:应重视临床ADR的监测,加强监测上报人员的培训工作,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73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ADR发生规律及其特点。结果:73例报表中,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共计63例(86.3%);涉及药物31种,主要为抗肿瘤药物(45.2%);ADR主要表现是全身性损害(27.4%)和呼吸系统损害(21.9%),其次是皮肤及其黏膜的损害。结论:应加强对肿瘤患者ADR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湖南省江永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原因,以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部收集到的153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涉及的药品情况、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的类型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ADR(占37.25%);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0.20%);所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1.83%);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05%);合用药品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上报的66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6例ADR报告中,大于70岁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96例,占14.4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89例,占88.4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最多(173例,占25.98%),中药制剂次之(135例,占20.27%);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252例,占37.84%).结论:应正确认识和重视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1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集的16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5例ADR报告中,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为38.69%(65/16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64%(33/168);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占41.62%(82/197);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参附注射液,其次为米索前列醇片;165例ADR中,有6例严重的ADR;我院ADR报告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数较少。结论:应加大ADR监测和报告力度,做好ADR知识宣传,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1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上报的14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上报科室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0%(140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3%(63例);ADR病例多发于住院病房,占总例数的64.4%(9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0.3%(7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8年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132例ADR报告,分别从上报科室、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32例ADR涉及的药品有51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91例,68.94%);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34例,37.3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8例,74.24%);ADR出现在用药2h内66例(50.00%);严重的ADR有6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7.17%),其次为消化系统(17.28%)及神经系统损害(15.7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上报的113例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0岁年龄段发生的ADR构成比高(51例,占54.13%);导致ADR的10种抗病原微生物药中β-内酰胺类发生率最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构成比较高,分别为31.86%和28.32%;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6例,49.56%)、消化系统损害(13例,11.51%)多见。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病原微生物药ADR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进行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某三甲医院2005~2012年所上报的12249例ADR报告。将发生ADR的患者分为9个年龄段,对各年龄段中患者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及ADR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2249例ADR报告中,男性6496例(53.03%)、女性5753例(46.97%),男女之比为1.13:1:41~50岁、51—60岁、61—70岁3个年龄段ADR构成比居于前三位;21—50岁年龄段女性ADR例数多于男性,其余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抗感染药物(31.59%)、抗肿瘤药物(28.86%)、中成药(7.15%)引起ADR位于前三位,其中〈10岁患者抗感染药物ADR达972例次(7.79%);41~70岁患者抗肿瘤药物ADR达2362例次(18.94%),中成药ADR为475例次(3.81%)。注射液(79.41%)、片剂(8.40%)、粉针刑(5.61%)引起ADR列入前三位;而注射液、片剂、粉针剂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胶囊剂以31—70岁患者为主;颗粒剂、混悬剂、溶液剂均以〈10岁患者为主。静脉滴注(73.04%)、口服(13.51%)、静脉注射(6.06%)引起ADR居于前三位;而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注射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肌内注射则以31—60岁患者为主。ADR导致消化系统(33.15%)、皮肤及其附件(19.25%)、神经系统(11.58%)损害列为前三位;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则以〈10岁患者为主。一般的ADR达7757例(63.33%);新的、严重的ADR为4492例(36.67%);而一般的、新的一般的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则以31—70岁患者为主。结论:不同年龄患者ADR的发生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别,应加强对不同年龄人群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关注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