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德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96-1497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尿、尿道及前列腺液培养加药敏,用丁胺卡那霉素进行尿道灌洗,日1次,连续1周。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后培养提示细菌明显减少或无细菌生长。结论:尿道灌洗法对治疗、缓解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胡道荣  徐世田  李杰  温鹏  王延建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91-1792,1795
目的 探讨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尿脓毒症休克的防治。方法 报告该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64例肾结石患者,术前给予3 d抗感染治疗,并行大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其中2例患者出现尿脓毒症休克,结合文献对PCNL后出现尿脓毒症休克的防治进行复习。结果 1例患者术后20 min开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高热,经补液、扩容、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患者手术碎石120 min后突然出现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立即终止手术后经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给予患者充分抗感染治疗,术中灌洗保持低压,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并加强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防治PCNL后尿脓毒症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支气管灌洗术在开胸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8例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在监护条件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并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并评价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后恢复良好,合并肺部感染者均得以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开胸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能正确指导抗生素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术在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肺不张患者,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观察患者肺复张的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69例患者经过1次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在术后恢复正常,闻及正常呼吸音,2h后经X线观察肺复张100.0%;9例患者经过2次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h后经X线观察肺复张100.0%;6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SaO2恢复正常,经X线观察肺复张50.0%;另2例患者中1例治疗后无效死亡,另1例中途放弃治疗,自行离院。5例患者在1周之内再次发生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后,肺复张成功。纤维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86)。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肺泡灌洗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患者肺不张,快速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5.
孙军锋  高文杰  王伟  王亚坤  李清涛 《河北医药》2012,34(24):3743-3744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纤维支气管检查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微生物培养显示细菌阳性菌株34株;灌洗液细胞形态学显示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支气管镜下观察显示患者病变部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并有黏性分泌物附着,并伴有支气管通气不畅、支气管狭窄以及支气管壁血管显露等症状;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均显著性好转。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纤维支气管灌洗术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以及肺部症状,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支纤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病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6例尘肺患者WLL术前和术后的症状评分和动脉血气行统计学t检验,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46例尘肺病患者中,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36例,单侧分期灌洗10例。全部患者术后3~5d胸闷、胸痛、气喘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通气功能及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未出现肺部感染、肺水肿、液气胸、气道痉挛及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WLL治疗各期尘肺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症状,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甲苯咪唑引起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30岁女性患肝包虫病,术后给予口服甲苯咪唑200mg,2次/d。10d后,患者ALT升高到101U/L,将甲苯咪唑减量至100mg,2次/d。服药20d后,ALT升为200U/L,给予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降至正常范围。继续服用甲苯咪唑,患者ALT升至300U/L,再次停服甲苯咪唑。半月后患者ALT为605U/L,TBil为126μmol/L,并出现纳差、尿黄等症状。给予保肝和对症治疗,25d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已确诊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分次大容量全肺灌洗,观察术中的安全性,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症状的改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改变,最后评价疗效并学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胸片显示大部分阴影消失,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明显好转;7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是目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择16岁以上患有反复性尿路感染(简称U TI)的女性102例,病人在既往6个月中有3次以上的症状发作,其中2次门诊诊断为UT I.随机取55例(膀胱炎39例,肾盂肾炎16例)服氟哌酸,每晚200mg,另外47例(膀胱炎40例,肾盂肾炎7例)服呋喃妥因,每晚50mg,均为6个月.全部服药患者每月随访一次,或当出现与UTI有关的症状时观察病人,每次作尿培养,记录临床细菌感染症状,治疗前及治疗2、4和6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及其临床治疗,为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 例因膀胱癌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被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发热、干咳、低氧血症的特点,及时行支气管镜采集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被诊断为肺孢子菌感染,予以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抗感染治疗21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提示炎症基本吸收.结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对于非HIV感染者的肺孢子菌肺炎也可采用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以协助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参与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阴沟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混合感染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每天参加胰十二指肠切术后患者的医学查房,开展药学服务,并根据患者体温、腹痛、腹腔引流、血常规、血生化和药敏试验结果,提出相关药物治疗建议,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患者术后有关感染指标升高,经验性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5d后,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行引流液培养检出阴沟肠杆菌,临床药师根据药敏结果、抗菌药物特点和患者情况,建议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医生采纳该方案治疗2d后,患者仍寒战发热,治疗4 d后,引流液同时检出阴沟肠杆菌和MRSA,药师建议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加用万古霉素联合治疗,并对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患者治疗2w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对复杂性腹腔感染的药物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病态肥胖丹毒患者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态肥胖丹毒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根据该病态肥胖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建议该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剂量分别为:青霉素480万IU ivd q6h、头孢曲松4g ivd qd、左氧氟沙星750mg ivd qd,以此给予医师以参考。结果 临床药师后续的建议被医师所采纳,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患者丹毒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临床药师找好药学服务切入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医师、护师组成医疗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该病例也为病态肥胖患者抗感染药物剂量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93-129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病态肥胖丹毒患者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态肥胖丹毒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根据该病态肥胖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建议该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剂量分别为:青霉素480万IU ivd q6h、头孢曲松4g ivd qd、左氧氟沙星750mg ivd qd,以此给予医师以参考。结果 临床药师后续的建议被医师所采纳,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患者丹毒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1例64岁女性患者,右侧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菌血症,伤口分泌物及血培养均找到牛链球菌,诊断为牛链球菌菌血症。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评估,结合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先后给予注射用万古霉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降阶梯、序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霉菌感染,结果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大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方法: 临床药师在参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通过基因分型,结合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对氯吡格雷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的3例患者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及合适的使用剂量。结果: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月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慢代谢型患者,建议改用替格瑞洛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反复发生皮下出血的超快代谢型患者,建议降低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暂时停用脉血康胶囊并常规口服维生素C片;联合使用兰索拉唑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患者,建议增加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或换用替格瑞洛,必要时可考虑选择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甚或换用其他抑酸药如雷尼替丁等。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物基因检测工具,结合药物相互作用等,可以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使用,优化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实现药物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儿童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致儿童血流感染的药学监护实践。方法:通过药师参与1例由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伴多发皮肤脓肿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讨论儿童患者多重耐药菌抗感染策略。结果:临床药师结合当地医院的药敏结果和文献资料,建议采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未见新发脓肿,既往脓肿愈合较佳,多次血培养及分泌物培养阴性,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能有效地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体现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来牛链球菌感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对1例右侧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菌血症患者进行随访并总结此类患者药学监护要点。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先后给予注射用万古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降阶梯、序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霉菌感染。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1例40岁男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3年,加重6h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支架置入术后。入院后急行冠状动脉造影+PCI术,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考虑到辛伐他汀可能与氯吡格雷存在代谢酶竞争,从而导致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不充分,临床药师建议将辛伐他汀调整为经CYP2C9代谢的氟伐他汀,或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瑞舒伐他汀;同时,对患者服用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或出血症状,以及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分析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充分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据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督促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席汉综合征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精神异常的临床治疗,通过因果关系评估精神异常与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性,优化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对引起精神异常的可能病因以及可疑药物进行分析,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方法遵循的5条原则,考虑糖皮质激素是引起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优化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建议降低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剂量,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药学特长,结合循证药学证据,辨别、诊断药物不良反应,提供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例联合抗栓治疗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优化及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疾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文献查阅,比较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特点,针对患者不同临床疾病进展,合理选用抗栓治疗药物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的消化道出血与华法林+氯吡格雷联合抗栓治疗有关,临床药师建议华法林+氯吡格雷调整为华法林+吲哚布芬,监护3个月,患者无出血发生。结论在抗栓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评估患者出血及栓塞的风险,从药物机制、药物相互作用、患者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最适合的抗栓治疗方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