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情感领域的教学、择业观教育及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陕西省4所学校11个班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择业意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结果 487名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总分为(11.13±2.47)分,护理大专生、中专生与本科生择业意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及父母的文化水平对护生的择业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护理专业毕业生选择护理职业总体意向较强,但本科生择业意向程度相对较弱,同时择业意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不同民族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就业意向,为目前的新疆地区护理专业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新疆高校不同民族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所高校536名护理本科、专科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不同民族护理毕业生的专业认可度都不高,汉族本科生和少数民族本科生以及汉族专科生和少数民族专科生专业认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最愿意去省、市级医院,汉族本科生和少数民族本科生就业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专科生和少数民族专科生就业意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汉族本科生和少数民族本科生,汉族专科生和少数民族专科生之间都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育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在手术室的学习需求,从而为制定符合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学习需求的手术室教学计划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学习需求调查表,对本科27名本科生、39名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生和大专生在手术室传统教学项目上的需求是一致的,但在教学、科研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需求,本科生明显高于大专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结合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需求及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刘璟莹  刘彦慧 《护理研究》2012,26(26):2417-2419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为提高护生学习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大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47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护生学习适应性在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方向护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以及环境因素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从事过兼职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级、专业方向以及是否从事过兼职对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态度的现状,为护理情感领域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487名护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态度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结果:487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态度总分均值为(101.92±6.31)分;护理中专生和本科生职业态度得分分别与大专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护生在职业态度"护士角色"维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职业态度总体较积极,本科生和中专生对职业态度较消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为护理教育者指导护理专业学生改善学习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对251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为(3.52±0.44)分,各维度得分不均衡。高年级、家庭教育类型为放任型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高(P<0.05)。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习态度端正(P<0.05),专业满意度为学生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适应总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动机和环境得分较低。护理教育者应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引导其寻找内在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稳定学生职业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及形成积极职业态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55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分值为93.21分±12.61分,均分为3.45分±0.46分,不同年级、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学生专业承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体呈中等水平,不同年级、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生专业承诺得分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维度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选择动机与就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防止护理人员流失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专业选择动机与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19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专业选择动机与就业意向的关系。结果护理本科生专业选择动机中,个性适合、意愿、态度、选择护理的原因、兴趣与就业意向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根源出发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其就业意向,稳定护理队伍,防止人员流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并分析某医科大学护理及非护理本科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了解这两类人群职业价值取向的差异。方法按照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生145名和非护理本科生158名,采用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对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取向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非护理本科生,其中经济取向、劳保稳定取向、个人发展取向、家庭取向、个人兴趣取向维度的得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与非护理本科生在工资收入高、福利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晋升机会多、交通便利、自主性大、学以致用、和家人在一起等8个条目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护理本科生各年级的职业价值取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专业各年级的职业价值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在职业选择上,职业价值的要求总体比非护理专业高,但各年级职业价值取向差异大,同时护理本科生更注重学以致用和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择业观念与就业价值取向,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本科生就业率,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护理学院4个年级600名学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79.17%护理专业本科生表示就业单位意向为三级医院临床护理工作,61.50%护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首选因素中选择经济收入与福利待遇,39.67%护理专业本科生愿意到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医院,69.67%护理专业本科生迫切需要了解单位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87.73%护理专业本科生希望学校提供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及就业相关信息;2009级护理本科生就业价值观和就业态度与2012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就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其选择单位的局限性和功利性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本科生正确引导,为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全面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意向、就业信息需求及获取情况,为学校开展就业辅导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意向、就业信息需求及获取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的就业心理、求职地区及医院等级有差异(P<0.05);②中专生的首位就业信息需求为求职技能培训,而大专生及本科生为就业单位信息;③中专及大专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同学朋友,而本科生此外还来源于学校讲座;④中专生接受各类职业培训情况均少于专科及本科生(P<0.05).结论 学校应从全面关注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意向、就业信息需求及获取等方面情况,根据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及大专生实习前的专业承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371名护理本科生及541名护理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大专生总体专业承诺得分为(2.91±0.34)分,本科生为(2.79±0.35)分;不同性别、学历、成绩、专业兴趣、护理角色感觉、就读原因的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大专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本科生;性别、成绩、专业兴趣、角色感觉、就读原因对专业承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现状,为护理教育者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问卷,对武汉市4所不同层次的59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总分为(3.42±0.6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体验(3.89±0.80)分、对护理专业的认识(3.64±0.75)分、个人学习习惯(3.13±0.80)分、学习兴趣(3.08±0.85)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本、大专、一本、二本。护理本科生学习态度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专科生在学习体验、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学习习惯维度上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整体呈积极倾向,有较高的学习体验,但学习兴趣一般;三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最强,二本院校学生最弱。  相似文献   

14.
不同专科层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专科层次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2007级大学2年级专科护生36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专业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5年一贯制大专、高护、职护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88.70±6.03)分、(95.43±4.49)分、(102.93±6.46)分,总分及各维度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不同专科层次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与策略,对提高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关系,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护理学院在读本科学生116名,用改良版学习过程问卷(revised two-factor 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R—SPQ-2F)调查学习方式,包括深层学习方式得分和浅层学习方式两个维度。使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学生学习行为。结果调查对象深层学习方式得(26.16±6.43)分,浅层学习方式得(30.53±5.67)分。经常阅读学术期刊和医学书籍、与同学间讨论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深层学习方式得分更高。结论护理本科学生较多以浅层学习方式学习为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间讨论问题和上课提问、回答问题将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探索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护理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37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的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各因子得分率均未超过85%;专业努力意愿和专业价值认同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呈中等水平,提高其专业承诺对增加其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护理本科生(护生)的生命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生命教育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1年11月-12月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某高校2008级-2011级护理本科生246人,采用《生命态度量表》开展问卷调查,对护生的生命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护生生命态度总分为(365.1±43.6玢,总分与各层面得分均高于台湾大学生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生命态度量表总得分、存在感层面得分高于男生(P〈0.05)。一至四年级生命态度总分及各层面得分,仅有爱与关怀层面得分为三年级与二年级、一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护生生命态度与其自评人际关系(r=0.256,P=0.000)、家庭中谈论死广的情形(r=0.210,P=0.001)、是否有过自杀的想法(r=0.172,P=0.007)、家庭经济收入(r=0.151,P=0.017)、性别(r=0.130,P=0.042)以及是否有兄弟姐妹相关(r=-0.143,P=-0.025)。结论应针对性地对护生开展生命与死亡教育,促进其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习前护理大专生社交焦虑与成人依恋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164 名实习前护理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64 名护理大专生社交焦虑阳性筛查率为40.24%,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总分≥38分.社交焦虑阳性组与对照组在依恋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五年一贯制护生的职业态度,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我校五年一贯制护理2008~2010级共3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和职业态度。结果:职业态度总分在一年级与二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间均有差异(P<0.05);认知因子在二年级与三年级间有差异(P<0.05);情感因子在二年级与三年级间有差异(P<0.01);行为因子在一年级与二年级、一年级与三年级间均有差异(P<0.05,P<0.01)。结论: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各维度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的影响。方法将大庆某护理学院208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4人)实施PBL教学;对照组(104人)实施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信息素质。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前后信息素质3个维度及总分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信息素质3个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PBL教学可提升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对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