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嗜铬细胞瘤通过CT扫描并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绝大多数均能明确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我们对行CT扫描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本组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和层距均为5mm。对两例增强患者均一次性静脉内推注60%泛影葡胺60ml。二、本组男3例,女11例,女性为男性的3.7倍,明显高于其它文献的报道;年龄15至65岁,平均为35.3岁,15至40岁占50%,45岁以下占86%。三、CT表现:14例共15个肿瘤,1例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肿瘤位于肾上腺,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3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51例嗜铬细胞瘤患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嗜铬细胞瘤以女性多见,多发于30-55岁之间,临床上并非均有儿茶酚胺增多的表现,CT表现为肾上腺区或肾上腺外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可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影;增强后以肿瘤边缘强化明显,亦可表现为瘤内分隔样强化;肿瘤大多与临近脏器分界清楚。结论 充分认识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多样性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     
童玉  郭晓蕙  张挺 《中国医刊》2004,39(7):58-58
1 病例临床特点 此患者中年女性,因间断心悸、苍白10年,发现血压升高3年,以高血压待查收入院.患者在先前的7年中间断于情绪激动时发作心悸、面色苍白,口唇麻木,头痛,有便意,但未发现有血压升高表现.近3年的前2年中,间断血压升高,1年前血压持续性升高伴阵发加重,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同时上述心悸苍白的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入院时一般情况好,常规体检无明显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次为交感神经节及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嗜铬组织。本文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其CT表现。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38.7岁。临床表现为阵发或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最高达37.3kPa,持续性者可有阵发性加剧,并伴有基础代谢增高,糖、脂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侯群。 采用GE1600i型CT机,层厚及间隔均为5mm,先行肾上腺区扫描,如未发现肿瘤,则扩大扫描范围至肾门区、腹部、盆腔。8例行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前3d用酚苄明20mg/d控制血压。2 结果 12例嗜铬细胞瘤单侧9例,双侧1例,发生于肾上腺10  相似文献   

5.
6.
7.
魏渭  苟杰  汤化民  林伟 《四川医学》2018,39(12):1380-138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鉴别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中的价值,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8例腺瘤,对两组病例的CT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肿瘤大小、密度、强化方式、有无肿瘤血管、有无钙化及坏死囊变。结果嗜铬细胞瘤平均最大直径(4. 26±1. 45) cm,腺瘤平均最大直径(2. 81±1. 6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嗜铬细胞瘤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平均CT值均高于腺瘤(P<0. 05)。5例嗜铬细胞瘤见肿瘤供血血管,8例见坏死囊变区; 1例腺瘤见肿瘤血管,2例见囊变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1例嗜铬细胞瘤及3例腺瘤见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腺瘤具有一定特征CT表现,MSCT增强扫描对于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作者对30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15例、膀胱10例、肾门4例、纵隔1例。术前23例行24h尿VMA测定(15~98mg)均高于正常值;20例行B超均获正确定位;10例行CT扫描,6例获正确定位;10例行膀胱镜检查,1例肿块呈球状元蒂,9例呈菜花样带蒂。提示:术前行24hVMA测定对该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定位诊断首选B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胰腺囊腺瘤MS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程度等特征及MSCT检查鉴别诊断胰腺囊腺瘤的准确率.结果 32例胰腺囊腺瘤患者,经MS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63%.18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共7例位于胰颈部及头颈部,5例位于胰体,6例位于胰腺尾部.CT扫描显示7例呈"蜂窝状",边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MSCT对小儿常见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且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11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灶密度、形态及强化形式等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准确率.结果 良性肿瘤47例,其中肝血管瘤40例,肝脓肿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肺部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比较不同肺部占位病变MSCT平扫CT值、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同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MSCT平扫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0%、66.7%、68.0%,均显著低于增强扫描的91.4%、88.1%、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炎性假瘤、肺结核球三组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腺癌、小细胞癌CT净增强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通过观察MS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可帮助与其他占位病变鉴别,以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MS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左侧55例,右侧20例。癌肿位于升结肠9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6例,直乙交界处5例,盲肠5例,直肠2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7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的患者有3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的患者有17例。共发现了320个转移病灶;经MSCT诊断正确的病灶有279个,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7.19%。原发病灶有25例位于右侧,50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直肠三维超声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92例行肛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诊断以及术后证实。以手术结果为基准,比较不同检查对肛瘘术前分型诊断准确性以及对肛瘘内口、支管、脓腔诊断情况。结果在术中可知,92例患者中括约肌间型51例、经括约肌型33例、括约肌外型3例、括约肌上型5例。直肠三维超声、MSCT检查对括约肌外型、括约肌上型检出准确率均为100%,在括约肌间型和经括约肌型上MSCT检查准确率稍高于直肠三维超声检查,但两者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MSCT检查对肛瘘内口、支管、脓腔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直肠三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 MSCT、直肠三维超声均可为肛瘘患者术前分型提供参考,但对于内口、支管以及脓腔诊断MSCT检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症状疑似急性阑尾并进行MSCT检查的84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分析MSCT检查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以及急性阑尾患儿影像学特点.结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FGGO在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表现,对其性质进行鉴别,分析MSCT在FGGO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5例肺部F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良、恶性病变的病灶形态,边缘是否光整,边界是否清楚,常见征象表现以及病灶类型分型。结果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边缘、常见征象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良性病变病灶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边缘光整,大部分边界清楚;恶性病变病灶大多呈不规则形态,边缘以不光整为主,出现"毛刺征",边界大部分清楚,少部分呈现模糊状态;良性病变无胸膜"凹陷征"和血管"纠集征","支气管征"与"分叶征"分别出现3例,恶性病变主要出现"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P>0.05);MSCT检查对良、恶性FGGO总诊断正确率为90.8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SCT可反映病变组织内结构变化、病理改变以及血管征象,对判断FGGO性质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记录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病理或手术检查结果显示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癌32例(58.2%),良性病变23例(41.8%);多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28例,真阴性20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的4例;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7.3%(48/55)、87.0%(20/23)和87.5%(28/32);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71.4%(5/7)、66.7%(2/3)和100.0%(3/3)。结论临床可将多排螺旋CT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以提高诊疗筛查针对性,节省诊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肱骨骨折诊断效能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普通X线片和MSCT三维重建对肱骨骨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及后者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肱骨骨折诊断效能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检查分型准确率为81.67%;MSCT检查分型准确率为95.00%,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可直观清晰地显示肱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