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是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主要通过与其配体结合被激活后发生交联反应,或者通过增加转录因子的水平,从而激发、放大炎症反应,促进抗炎因子下调.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以看作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它的阻断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该文对其结构、信号传导、表达、调节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变化.方法 纳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76例,其中轻度组98例、重度组78例,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相对百分数(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IL-6、IL-10及sTREM-1.结果 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以及对照组间WBC、N%、CRP、IL-6、IL-10、IL-6/IL-10、PCT和sTREM-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重度肺炎组的IL-6/IL-10和sTREM-1更高于轻度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10和sTREM-1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2,P<0.01).结论 检测血sTREM-1可能有助于判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髓细胞相关蛋白-8(MRP-8)/髓细胞相关蛋白-14(MRP-14)异二聚体在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寻求KD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及药物治疗新靶点.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KD的患儿46例为KD组,根据心脏彩超评定标准又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15例)和冠状动脉未扩张组(31例).选择同期住院有呼吸道感染而无心脏、血液、免疫系统等疾病的发热患儿25例为非KD发热组,选择同期本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RP-8/MRP-14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白细胞中MRP-8 mRNA和MRP-14 mRNA相对水平.结果 KD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MRP-8/MRP-14水平、MRP-8 mRNA和MRP-14 mRNA相对水平均明显高于非KD发热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非KD发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急性期MRP-8/MRP-14水平、MRP-8 mRNA和MRP-14 mRNA相对水平均明显高于亚急性期(P均<0.001).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组血清MRP-8/MRP-14水平及白细胞MRP-8 mRNA和MRP-14 mRNA相对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冠状动脉未扩张组(P<0.05).结论 MRP-8/MRP-14可能参与KD血管炎的病理过程,并参与冠状动脉损害,可作为KD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之一,可为KD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CD6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在肺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病原体培养和X线片结果,分为细菌性肺炎组 (n=25)、病毒性肺炎组 (n=17)和支原体肺炎组 (n=1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IA)检测各组儿童血浆CD64和sTREM-1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血浆CD64、sTREM-1表达水平对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CD64、sTREM-1在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 (P结论血浆CD64、sTREM-1可作为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儿童细菌性腹泻与病毒性腹泻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73例(细菌组)、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68例(病毒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和STREM-1对细菌感染性腹泻与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效能。结果 细菌组患儿粪便红细胞及脓液检出率分别为79%、51%,高于病毒组的43%、19%(P < 0.05)。细菌组患儿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组(P <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STREM-1对儿童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腹泻鉴别的截断值分别为0.97?ng/mL、15.66?n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889。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5,其诊断效能高于两单独指标(P < 0.05)。结论 细菌性腹泻患儿血清PCT和STREM-1水平高于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PCT和STREM-1均可作为儿童细菌性腹泻与病毒性腹泻的鉴别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脂多糖连接蛋白(LBP)在诊断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共171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发病时间分为感染组(包括早发感染和晚发感染)及非感染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sTREM-1、LBP、CR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项指标对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新生儿sTREM-1、LBP水平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诊断新生儿早发严重感染中,sTREM-1的AUC(0.888)最高,LBP(0.839)次之,CRP(0.706)最低;而在诊断新生儿晚发严重感染中,LBP的AUC(0.865)最高,sTREM-1(0.860)次之,CRP(0.705)最低。结论 sTREM-1、LBP在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检测3月龄以下的细菌感染婴儿血清中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探讨sTREM-1在小婴儿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0-01-01—2011-12-31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7 d至3月龄的小婴儿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病毒感染组30例和无感染组32例。患儿均于入院后12 h内留取血清,细菌感染组尚分别于疾病恢复期和痊愈期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的sTREM-1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同时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各种炎症指标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参数。结果 (1)感染急性期细菌感染组血清中sTREM-1为(240.20 ± 120.25)pg/mL;与病毒感染组(81.26 ± 13.83)pg/mL和无感染组(69.42 ± 23.6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病毒感染组较无感染组有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2)细菌感染组sTREM-1在恢复期及痊愈期分别为(118.92 ± 59.74)pg/mL 及( 73.59 ± 35.49)pg/mL,其急性期、恢复期、痊愈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感染组痊愈期(73.59 ± 35.49)pg/mL与无感染组(69.42 ± 23.69)pg/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07)。(4)细菌感染组中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 sTREM-1为(202.54 ± 107.14)pg/mL,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210.36 ± 120.93)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感染急性期血清中sTREM-1水平对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或非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95%CI 0.96~1.00 ),高于其他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 0.947(95%CI 0.883~1.01)、外周血白细胞(WBC) 0.747(95%CI0.631~0.864)、降钙素原(PCT) 0.950(95%CI0.907~0.994)。结论 3月龄以下婴儿细菌感染时血清中sTREM-1呈现高水平表达,显著高于病毒感染患儿及无感染患儿,随着感染被控制,sTREM-1呈下降趋势,其敏感度、特异度和PCT接近,但高于WBC计数和CR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致大鼠脑损伤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64只SD大鼠按简单随机法均等分为PLY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左侧颈内动脉注射0.1mL PLY和等体积灭菌9g/L盐水;观察注射后4h、6h、12 h和24 h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大体和组织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 PLY组脑组织大体和组织学结果提示大鼠脑损伤存在,且脑组织中GFAP和NSE蛋白表达及TNF-α和IL-6表达在4h开始增加,随注射时间点推移,其表达水平动态增加,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Y组脑组织TREM-1蛋白表达在4h明显增加,在6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 h与24 h TRE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REM-1蛋白表达在PLY诱发的大鼠脑损伤早期明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而参与脑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细胞免疫功能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ELISA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川崎病60例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 及CD8 百分率明显下降,CD4 百分率、CD4 /CD8 、血清IL-2及sIL-2R水平明显升高,以上免疫学指标变化在并冠状动脉病变者更为显著。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过度活化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oluble form of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sTREM)-1在足月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并比较四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85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部位及程度分为全身感染组(27例)、局部感染组(28例)和非感染组(30例).应用流式微珠陈列法检测各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sTREM-1水平.结果 (1)不同感染组血清IL-6、IL-8、TNF-α、sTREM-1活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四者平均水平均是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非感染组(P均<0.05).(2)全身感染组患儿中17例存活,10例死亡,死亡组患儿sTREM-1为(121.64 ±49.31) pg/ml,明显高于存活组[(73.13 ±34.92) pg/ml,P =0.006],但IL-6、IL-8、TNF-α水平,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 IL-6、IL-8、TNF-α、sTREM-1诊断价值比较: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佳截断值为每个变量同时达到最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截断值sTREM-1 ≥43.75 pg/ml、IL-6≥89.80 pg/ml、IL-8≥569.55 pg/ml及TNF-α≥24.80 pg/ml为阳性标准时,各指标对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5.5%、89.1%、70.1%和69.5%,特异度分别为80.0%、100%、100%和93.3%.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5,其中IL-6(AUC=0.981)>sTREM-1(AUC=0.868)>TNF-α(AUC=0.864)>IL-8(AUC=0.852).sTREM-1与IL-6、IL-8、TNF-α均有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32,P<0.01;r =0.420,P<0.01;r=0.531,P<0.01).结论 (1)血清IL-6、IL-8、TNF-α、sTREM-1水平在新生儿感染时均升高;(2)血清sTREM-1水平与预后有关;(3) sTREM-1与IL-6、IL-8、TNF-α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再发川崎病2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再发川崎病20 例,分析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结果:收治初发的1 489例川崎病中,再发20 例,再发率为1.34%,再发间期1.2年。再发病例临床病情较初发轻,症状不典型或复杂,热程、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较初发时明显降低,但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40% vs 25%, P<0.05)。结论:再发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增高。川崎病再发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应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5):617-619]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该病的长期预后决定于其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程度.川崎病并发的CAL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目前研究显示CAL的发生与超抗原、巨细胞病毒、RNA病毒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相关,一些共刺激分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三磷酸肌醇激酶等基因多态性也参与CAL发生;对川崎病动物模型及川崎病死亡患儿的冠状动脉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免疫细胞浸润冠状动脉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细胞基质降解是CAL发病的关键步骤.该文就川崎病并发CAL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过表达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TREM-2)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哮喘组、空载体组和TREM-2过表达组 (n=10)。采用卵白蛋白 (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致敏液,空载体组和TREM-2过表达组分别转染腺病毒载体和TREM-2腺病毒。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REM-2、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ADAM)33和ADAM8的表达。收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分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TREM-2 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 (P < 0.05);Th2细胞因子及总IgE水平升高 (P < 0.05);总细胞数及分类细胞数增多 (P < 0.05)。与哮喘组相比,过表达TREM-2组Th2细胞因子及总IgE水平下降 (P < 0.05);总细胞及分类细胞数减少 (P < 0.05);与气道重塑相关的MMP-2、MMP-9、TGF-β1、ADAM8和ADAM3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 (P < 0.05)。结论 TREM-2过表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从而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中脂源性细胞因子Omentin-1和Chemerin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为川崎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0例健康儿童和4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根据是否对IVIG治疗敏感将川崎病患儿分为IVIG敏感组(n=51)和IVIG不敏感组(n=9);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AL)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合并CAL组(n=13)和不合并CAL组(n=47)。ELISA法检测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前后及两对照组儿童血清Omentin-1和Chemerin水平。结果 川崎病患儿血清Omentin-1和Chemerin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P < 0.05)。经过48 h治疗后,IVIG敏感组患儿血清Chemer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血清Omentin-1水平在IVIG敏感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IVIG不敏感组患儿血清Chemerin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组(P < 0.05);合并CAL组血清Chemerin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CAL组;而血清Omentin-1水平在IVIG敏感与不敏感组间及合并CAL与不合并CA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高表达的Chemerin和Omentin-1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发生和发展;Chemerin可能参与川崎病所致CAL过程,且血清Chemerin水平可能成为临床预测IVIG敏感性的新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剂1(TIMP-1)质量浓度的变化在预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3~200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的KD患儿32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各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1次,同时抽取20名正常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ELISA双抗体法测定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TIMP-1质量浓度及MMP-9/TIMP-1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显著增高(P<0.01);IVIG干预前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显著地高于非CAL组患儿(P<0.01);IVIG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与MMP-9/TIMP-1显著降低(P<0.01);IVIG干预后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仍显著高于非CAL组患儿(P<0.05),而后者MMP-9/TIMP-1基本降至正常儿童水平;观察组患儿血清TIMP-1质量浓度在IVIG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MMP-9与TIMP-1可作为KD合并CAL的一种关联因素,动态监测血清MMP-9质量浓度和(或)MMP-9/TIMP-1比值对预测KD并发CAL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目前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尽管川崎病的诊治研究已经历了数十年,其具体病因仍不完全明确。部分川崎病患者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没有反应,激素的应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临床中一些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甚至死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预后判断并非易事。该文对近年来川崎病诊治中提出的新观点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