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和智力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性、准确性,观察ADHD患儿认知和智力障碍程度.方法 对60例ADHD患儿(ADHD组)和6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分别以听觉靶和非靶刺激为诱发事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检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检测患儿认知和智力能力,并比较二组儿童不同智力平衡性的ERP P3波测试结果.结果 ADHD组患儿较健康对照组儿童P3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波幅差异不明显.C-WISC检测中总智商(N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a<0.01);66.7%ADHD患儿VIQ低于PIQ 15分以上,智力不平衡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DHD组及健康对照组智力不平衡(PIQ-VIQ差值≥15)儿童ERP P3波潜伏期较智力平衡(PIQ-VIQ差值<15)儿童延迟(P<0.05).结论 ERP儿童P3波的潜伏期是评价认知能力的方法,结合C-WISC测试能判断ADHD患儿认知和智力障碍程度,可作为ADHD诊断和预后判定的辅助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研究学龄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特征,探讨ERP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22例6~7岁ADHD患儿和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纳入研究。ERP试验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CPT-AX)任务,对Go和Nogo的N2、P3成分进行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分析。CBCL量表由患儿家长填写,分析行为因子与ERP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ADHD组ERP遗漏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 vs 5±4,P0.05),而两组反应时间和虚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ERP的Go-N2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5μV vs-10±4μV,P0.05)。ADHD组多动、攻击问题检出率均为27%,违纪问题检出率为9%。攻击及违纪因子得分与ERP的Go-N2波幅呈负相关(分别r=-0.43、r=-0.48,均P0.05),多动因子得分与Go-P3潜伏期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学龄早期ADHD儿童已出现注意执行功能受损趋势,但抑制功能缺陷尚不明显。学龄早期ADHD儿童多动、攻击及违纪问题与ERP相关。  相似文献   

3.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意大利Amplaid MK-15诱发电位系统,采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对ADHD 30例与正常儿童45例进行P300测定。观察ERP主要波形N1、P2、N2及P3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结果 1.ADHD组靶刺激P300潜伏期明显延迟,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DHD组靶刺激P300波幅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ERP其他主要波形N1、P2、N2的潜伏期和波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2.P300试验在ADHD的临床诊断参考值为靶刺激P300潜伏期>370ms,可疑诊断值范围为3500-370ms。其特异度为84.5%,灵敏度为66.7%。结论 靶刺激P300潜伏期测定可协助ADHD临床诊断。该方法操作简便,客观性强,患儿易合作,为临床诊断ADHD提供了神经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 ADHD患儿32例口服哌甲酯后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Go/Nogo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事件相关电位主成分进行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HD患儿服药后Go-P3潜伏期(355.16±17.04)ms,短于服药前(366.66±19.32)ms,但长于健康对照组(333.70±23.57)ms(Pa<0.05);波幅(5.88±1.72)μV,高于服药前(4.82±2.14)μV,但低于健康对照组(7.19±1.87)μV(Pa<0.05);ADHD患儿服药后Nogo-P3波幅(6.13±1.68)μV,高于服药前(5.04±1.76)μV,但低于健康对照组(8.32±2.03)μV(P<0.05,0.01)。结论哌甲酯能改善ADHD患儿的注意性及抑制性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和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对冲突的监测功能及解决能力的差异。方法对15例ADHD儿童、18例ADHD共患ODD儿童和18例正常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测试。结果 ERP显示,病例组(ADHD与ADHD共患ODD组)Go刺激的反应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go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Go-N2,Nogo-N2的潜伏期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病例组间无差别。病例组Nogo-P3b的波幅较正常组小,两病例组之间无差别。结论 ADHD儿童对冲突的监测能力延迟;对冲突的决策处理能力减弱,尤其是在对冲突处理的后半程。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神经障碍,影响患儿精神行为发育,出现学习能力差、认知功能受损、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情况,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研究显示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儿童的认知评估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该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比较ADHD及TS事件相关电位的差异,讨论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林雁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1):692-694
尽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其仍是较难诊断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由于ADHD缺乏具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 ,主要靠特殊行为症状来确诊 ,因此给诊断一致性带来困难。一、ADHD的发展史早在 19世纪末 ,人们就认识到儿童的多动症状。Still和Ebaugh等描述了在精神发育迟滞和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儿童中的“不安宁、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表现。 2 0世纪 4 0年代 ,Strauss等认为这类症状与脑损伤有关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ADHD儿童的行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就诊的ADHD儿童均进行智力筛查,用Achenbach进行行为问卷筛查,感觉统合能力测评,并对行为因子与相关因数行卡方检验。结果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7.61%,行为问题的发生在不同ADHD的型别及感觉统合能力间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0.05)。结论治疗ADHD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点,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病因。方法根据DSM-IV诊断标准对儿保门诊因多动、注意问题、成绩下降而就诊的148例儿童进行诊断,并对就诊儿童采用自编问卷由就诊父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当场填写。结果ADHD儿童的父母在教育上是斥责打骂、陪读加督促;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更多地体验到不开心,感觉很累,常为孩子的学习差而焦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亲子关系问题。结论父母的教、养及其本身的情绪问题与儿童ADHD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D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对2003-04—2004-01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精神康复科就诊的67例7~12岁ADHD儿童(ADHD组)和相同年龄的8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测评比较分析。结果ADHD组在ADQ量表中感觉运动分低于对照组(P<0.05),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社会自制因子、适应能力商数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CBCL中,ADHD组的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有明显的社交退缩倾向(P<0.05),他们更容易发生抑郁、体诉、多动、攻击等行为表现(P<0.01),其中体诉、违纪两个因子是ADHD的危险因子,对ADHD的发生具有预测性。在EPQ中,ADHD组的P分、N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E维度对ADHD儿童有社会自制行为影响明显。结论ADHD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低下和不良人格倾向,并且伴随多种与适应不良有关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智力特征.方法 纳入ADHD共患DD儿童55例、单纯ADHD儿童150例、单纯DD儿童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WISC-Ⅳ)测试3组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3组儿童的智力特征.结果 ADHD共患DD组、单纯ADHD组、单纯DD组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采用Neurocom公司出产的Balance Master机型对3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年龄10~16岁的ADHD患儿进行每周2~6次共20次治疗,治疗前后评价韦氏记忆、韦氏智力、斯特鲁普(STROOP)等几项测试。并与36名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ADHD患儿长时记忆、记忆商和C因子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TROOP测试中,患儿各部分完成时间、颜色干扰时和字义干扰时较正常对照明显长,C、D部分的错误数明显多(P<0·05)。治疗后患儿韦氏记忆量表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记忆商分值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韦氏智力中C因子分明显改善(P<0·001);D部分完成时间有下降趋势(P=0·074)。结论视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对改善儿童认知功能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在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及反应抑制等方面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不同亚型的注意力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 345 例 ADHD 儿童进行分型,使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VA-CPT)进行注意力评估,比较不同亚型的视觉和听觉注意力特征。以 122 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3 种亚型 ADHD 儿童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控制力商数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PP结论 ADHD 儿童注意功能低于正常儿童,且视觉注意功能受损重于听觉;不同亚型 ADHD 儿童在视觉和听觉注意力特征上的功能受损程度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空间忽视的现象.方法 对32例男性ADHD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进行划星试验、线等分试验,以及智能测验等非忽视测验.结果 (1)ADHD患儿线等分测试结果为(-9.37±6.57),与对照组(-5.46±4.6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5,P<0.01);ADHD患儿左侧划星试验成绩(11.44±5.55)差于对照组(16.34±4.82)(t=-3.78,P<0.01),且左侧较右侧(17.13±6.36)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1).(2)两组儿童线等分测验成绩均偏向"0"值的右侧(ADHD组t=-8.064,P<0.01;对照组t=-6.585,P<0.01),两侧划星测验成绩也较"正常值""27/27"差(ADHD组:左侧t=15.85,P<0.01;右侧t=-8.78,P<0.01.对照组:左侧t=-12.52,P<0.01;右侧t=-7.39,P<0.01).结论 ADHD患儿较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左侧空间忽视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以注意障碍为主型(ADHD-I)、以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999年9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中的ADHD诊断标准者748例分为ADHD-I型398例,ADHD-C亚型307例和ADHD-HI亚型43例,比较3个亚型的共患疾病,以及Rutter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中的行为问题。结果ADHD-C亚型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共患率显著高于ADHD-I和ADHD-HI亚型(P<0·01);ADHD-I学习困难的共患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亚型(P<0·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中ADHD-C亚型伴有的总行为问题和A行为问题明显多于ADHD-I与ADHD-HI亚型;ADHD-I亚型伴有的M行为问题多于ADHD-C与ADHD-HI亚型(P≤0·001)。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ADHD-C和ADHD-HI亚型出现品行问题、冲动和多动、多动指数问题的比例均高于ADHD-I亚型(P≤0·001)。结论ADHD-C亚型的破坏性行为问题突出,而ADHD-I亚型的学习困难问题明显。  相似文献   

16.
癫癎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癫癎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共患率,探讨引起癫癎患儿共患ADH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癫癎和癫癎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在6~15岁的患儿256例,调查癫癎患儿与ADHD的共患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92例患儿完成系统评定。ADHD的共患率为42.2%。首次发作年龄越早,抗癫癎药物治疗时程越长及多种抗癫癎药物联合应用者癫癎共患ADHD的共患率越高;Lennox-Gastaut 综合征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癎及脑电图提示多病灶起源的癫癎患儿ADHD共患率较高。结论:ADHD在癫癎患儿中的共患率较高。癫癎患儿共患ADH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癫癎的首次发作年龄、癫癎发作类型、癫癎综合征的类型、脑电图特征及抗癫癎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 rs6267 多态性位点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联,寻找ADHD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 114 例ADHD 儿童与 76 例正常对照组的 COMT 基因 rs6267 多态性位点频率,并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儿童行为问题。结果:rs6267 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 ADHD 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为G/G的ADHD患儿的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分别为1.7±1.9,4.5±3.7)明显多于基因型为G/T的患儿(分别为1.0±0.9,2.2±1.4)(P<0.05)。结论:COMT 基因 rs6267 多态性可能不是 ADHD 的易感因素;rs6267 多态性可能与 ADHD 的某些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8.
哌甲酯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哌甲酯对广州地区青春期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身高、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以146例ADHD患儿为用药组,其中男126例,女20例,在连续服用哌甲酯0.27~0.64mg/kg的过程中追踪2~4年余。另观察29例能坚持不服用哌甲酯的ADHD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6例,同样随访2~4年。以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为正常生长指标对照,记录其身高、体重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用药组治疗前、后身高与同龄均值绝对差距(简称身高绝对差距)的变化值为(-1.86±0.82)cm(P<0.001);治疗前、后身高标准差评分(SDS)变化为-0.14±0.23(P<0.001)。对照组身高绝对差距变化值为(-0.26±0.51)cm,身高SDS变化值为+0.05±0.10。经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均提示疗程是治疗前、后身高绝对差距变化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P<0.001)。第1~4年的平均生长速度,第1年下降,第2年起回升(分别为4.28cm/年、4.90cm/年、4.98cm/年和4.95cm/年,P<0.001)。治疗前、后体重与身高别体重绝对差距(简称体重绝对差距)的变化值为(-0.14±1.25)kg(P>0.05)。结论长期服用哌甲酯对ADHD患儿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身高增长的减慢。而且疗程越长,身高增长减慢越明显。其中身高增长减速以第1年最显著。对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