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早产儿纠正年龄6个月内生长发育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出院并按时完成随访的VLBW/ELBW早产儿109例进行纠正年龄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监测。采用Z评分法评价体格指标,并分析不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组:母乳+母乳强化剂;混合喂养组:母乳+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组:早产儿配方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年龄别体重Z积分、年龄别身长Z积分、身长别体重Z积分、体重指数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3个月内;年龄别头围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5个月。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在纠正年龄3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 < 0.05);母乳喂养组头围、身长的生长在纠正年龄6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 < 0.05)。结论 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提示应加强早期个体化随访及营养指导以减少生长偏离的发生。亲母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是VLBW/ELBW早产儿的最佳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胎和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异同点,为多胎VLBWI的生长发育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07-01—2011-06-30期间出院的早产VLBWI的住院资料,分为单胎组和多胎组,2组婴儿均统一参照"Fenton生长曲线2003—胎儿、婴儿生长曲线(供早产儿参考)(WHO生长标准版)"进行生长发育状况评估,对比性研究2组婴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和生后2周、4周、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差异,及2组婴儿的院内营养摄入情况、体重增长速度和相关疾病发生率差异等。结果单胎组和多胎组婴儿出生时IUGR和生后2周、4周、出院时EUG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出生体重后的日均体重增长速度和各时间段(生后2周、4周、住院期间)的营养摄入及累计缺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组婴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母亲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单胎组,而羊水过少或Ⅲ度混浊的发生率小于单胎组(P<0.05)。结论多胎早产VLBWI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单胎,但生后早期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单胎者无明显差异,其生后的生长发育状态监测可参考单胎婴儿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情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对30例存活的婴幼儿,于其出生后12个月~4岁时随访,采有科教儿科研究所制定的0~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测发育值。结果 VLBWI在婴幼儿时期约有30%身高和体重生长落后,DQ在中下及其以下水平占37%,DQ与出生体重及家庭环境有关。结论对VLBWI婴幼儿3岁前加强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曹云博士Saigal教授您好,您在加拿大长期从事极低出生体重(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早产儿发育随访临床和研究工作,您负责的ELBW早产儿纵向随访研究已完成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及进入成年期的远期随访,并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见诸于国外杂志上。我们今天就VLBW和ELBW早产儿  相似文献   

5.
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问的生长速度及营养支持情况,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不同地区10所三甲医院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早产儿生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38例符合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0.9±1.9)周,出生体重(1313±129)g.生后第1周~第6周平均体重生长速率分别为-7.2、14.2、13.6、13.7、14.2、14.8 g/(kg·d).肠内、外营养开始平均时间分别为(3.4±2,3)d和(3.1±1.7)d,总热卡达120 kcal/(kg·d)平均时间为(21.3±11.6)d,喂养奶量达150 ml/(kg·d)平均时间为(23.4±10.8)d.恢复出生体重后平均生长速率为(13.8±3.5)g/(kg·d),平均住院时间(39.8±13.9)d.出生时小于胎龄者较适于胎龄者恢复出生体重后的平均生长速率快[14.4 vs 13.2 g/(kg·d),t=2.703,P<0.05].结论 平均生长速率较快组[≥15 g/(kg·d)]与较慢组[<15g/(kg·d)]相比,出生胎龄差异无显著性,但出生体重低、接受肠内肠外营养早.大多数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住院期间不能达到正常胎儿在官内的生长速率.更积极的肠内肠外营养,可能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的早期牛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近两年内出生体重小于1500 g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 2009-2010年本院共出生12907名活产新生儿,选取出生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通过登记表获取患儿基本信息,进入电子病历,核对并登记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经过、呼吸支持、吸氧时间、眼底筛查、头颅超声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3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死亡34例,死亡率23.8%.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死亡率呈负相关(胎龄:r=-0.93,P=0.002;出生体重:r=-0.92,P=0.01).存活的109例婴儿中,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6例,发生率14.7%;早产儿视网膜病38例,发生率34.9%,需要激光治疗11例;脑室内出血(Ⅰ~Ⅲ级)15例,发生率13.8%,存活者中无Ⅳ级脑室内出血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发生率3.7%.存活者中至少有一种严重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要激光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7例,占所有存活婴儿的33.9%.体重低于1000 g者16例,死亡或合并严重并发症15例(93.8%);体重大于1000 g者127例,死亡或合并严重并发症56例(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提高对并发症的管理有助于改善该类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与存活质量,现将我院收治的48例临床资料与追访材料比较完整的病例整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48例中男15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2.2,最低体重6509,wt10O09者9例,平均体重1277.4g,股龄最小为25周.平均33.1周,适于股龄儿17例,小于股龄儿对例.孕期因素:三胞胎伴早产6例,双胞胎伴早产13例,单股29例.单胎中前置胎盘6例,妊高征5例,其中伴产前于病1例,心脏病伴心衰5例,胎儿立内感染3例,习惯性早产2例,恶性贫血2例,急性淋病早产1例,原因不明5例.新生儿期患病与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是否患有妊高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1)两组患儿间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糖尿病发生率、产前激素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SGA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2)妊高征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而早产儿呼吸暂停(A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颅内出血-脑白质病变(IVH-PVL)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间NRDS发生率无差异,但妊高征组NRDS患儿PS使用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结论妊高征可减轻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降低PS使用率,减少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66,516例活产儿的4.1‰。住院期间发病以产时窒息(149例)、肺炎(46例)、肺出血(38例)、RDS(18例)、硬肿症(68例)多见;院内死亡164例,病死率60.1%,死因以产时窒息(45例)、肺炎(26例)、肺出血(31例)、RDS(16例)为主。存活出院109例,随访106例。出院后死亡46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7例、肺炎13例、败血症4例、遗弃3例、其它9例;24例死于出院后1周内、冬季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季。存活60例年龄1~12岁,其中2例严重脑瘫、5例1~2个肢体脑性瘫痪;20例已上小学,11例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0.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对早期静脉营养的耐受情况和疗效.方法 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2组:经典静脉营养组(CPN)和实验静脉营养组(EPN).CPN组生后24~48 h内仅给予5%~10%葡萄糖,之后加6%小儿氨基酸和20%脂肪乳,氨基酸从1.0 g/(kg·d)开始每口递增0.5 g/(kg·d),直至3.0 g/(kg·d);脂肪乳选用含中长链脂肪酸,从0.5 g/(kg·d)开始每日递增0.5 g/(kg·d),直至3.0 g/(kg·d).EPN组生后24 h内起即予6%小儿氨基酸2.4 g/(kg·d)和脂肪乳2.4 g/(kg·d),72 h内均增至3.0 g/(kg·d),即达到足量静脉营养.1周内每天计算总热卡包括胃肠内和胃肠外热卡,检测入院72 h内和1周后监测血脂、胆红素、肾功能、血碳酸氢盐、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体质量最大丢失,计算1周后可以部分胃肠营养的患儿百分比、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完全胃肠营养时间等指标.结果 与CPN组相比,EPN组的总能量摄入以及胃肠外提供热卡在生后前5 d明显增高,1周内体质量丢失较少,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恢复完全胃肠营养时间缩短,且末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脂质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可以耐受较大剂量的静脉营养,且有一定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VLBW和ELBW婴儿3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87)和对照组(n=188)。观察组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当喂养达10 mL/次后,改用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对照组给予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两组持续喂养4周,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胎便排净时间、自主排便次数、生长发育情况、喂养后第4天和第10天胃动素水平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胎便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自主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体重、头围和身长均大于对照组(分别是1 793±317 g vs 1 621±138 g、30.5±1.1 cm vs 30.0±1.6 cm和43.9±1.2 cm vs 42.1±2.0 cm;均P0.05);观察组婴儿喂养第4天和第10天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可提高胃动素水平,增加胃肠道喂养耐受性,促进VLBW和ELBW婴儿早期生长发育,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 200 g)的临床资料,为其预后及临床干预提供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经过及预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范围在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影响早产儿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NICU 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 年8 月至2016 年6 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 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 (ELBWI和VLBWI) 在纠正年龄 (CA) 18月时神经发育结局,探讨影响神经发育结局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存活出院的ELBWI和VLBWI病例,在CA40周、1、3、6、12、18月定期随访,评估神经发育结局。按神经发育状况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异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338例ELBWI和VLBWI纳入研究,15例在住院期间死亡。CA18月时,145例 (44.9%) 存活且随访资料完整,75例 (23.2%) 死亡,失访103例 (31.9%)。CA18月时,145例患儿中神经发育损伤71例 (49.0%),3例 (2.1%) 脑性瘫痪;未发现单眼或双眼失明的视觉损伤及需要助听器的听觉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PD和败血症是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530,P < 0.001;OR=2.528,P=0.035),BPD发生程度越重,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败血症、BPD (尤其是重度BPD) 是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迟发型败血症(LO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NICU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LOS分为两组:LOS组和无LOS组。回顾性分析LOS的发生率、病死率、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226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117例(51.8%)发生了LOS,其中45例为确诊LOS,72例为临床诊断LOS。LOS组患儿病死率为13.7%(16/117),明显高于无LOS组(5/10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出51株病原菌,其中32株(63%)为革兰阴性细菌,16株(31%)为革兰阳性细菌,3株(6%)为真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于胎龄儿、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机械通气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LO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0.84、1.59、1.34、3.11、4.55,均P0.05)。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LO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LOS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胎龄低、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小于胎龄儿、PICC或机械通气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LOS的发生危险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early-onse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VLBW/ELBW).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medical data of 194 VLBW/ELBW preterm infants with NEC who were admitted to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21. These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early-onset group (onset in the first two weeks of life; n=62) and late-onset group (onset two weeks after birth; n=132) based on their onset time.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perinatal condition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clinical outcomes. Sixty-two non-NEC infants with similar gestational age and birth weight who were hospitalized at the same period as these NEC preterm infa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onset NEC were identified 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late-onset group, the early-onse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s of infants with 1-minute Apgar score ≤3, stage III NEC, surgical intervention, grade ≥3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apnea, and fever or hypothermia (P<0.0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eeding intolerance, blood culture-positive early-onset sepsis, severe anemia, and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onset NEC in VLBW/ELBW preterm infants (P<0.05). Conclusions VLBW/ELBW preterm infants with early-onset NEC have more sever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late-onset NEC. Neonates with feeding intolerance, blood culture-positive early-onset sepsis, severe anemia, or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have a higher risk of early-onset NEC. © 2023 Xiangya Hospital of CSU.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2000~2008年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情况,分析放弃治疗的院内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通过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放弃治疗患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8例患儿中,院内死亡20例(13.5%),出院后死亡3例(2.0%),放弃治疗后死亡19例(12.8%),出院后失访30例(20.3%),随访存活病例76例(51.4%)。存活病例中正常47例,先天遗传病2例,不良预后2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放弃治疗的院内高危因素主要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P=0.030,OR=11.396,95%CI 1.264~102.701)和住院年限为2004~2006年(P=0.039,OR=9.869,95%CI 1.118~87.140)。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存情况不容乐观;减少新生儿RDS的发生率可能有利于减少院内放弃治疗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