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MRA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肩袖损伤MARA及MRI表现,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30例肩袖损伤病例,MRI诊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78.13%、81.33%和80.9%.结论:MRA能准确判断Ⅰ型、Ⅱ型和Ⅳ型肩袖撕裂范围及程度,是MRI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能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及MRI在中老年肩袖部分撕裂诊断中的优劣,结合临床结果对比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部分肩袖撕裂患者33例纳入研究。以肩关节镜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术前行肩部超声和肩部MRI检查。比较超声与MRI对肩袖部分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金标准肩关节镜发现阳性患者26例,阴性患者7例。超声发现阳性患者24例,其中有21例为真阳性患者。超声诊断阴性患者9例。超声对部分肩袖损伤的敏感度为80.8%(21/26),特异度为57.1%(4/7),准确度为75.8%(25/33)。MRI发现阳性患者26例,其中真阳性患者24例;发现阴性患者7例。MRI对部分肩袖损伤的敏感度为92.3%(24/26),特异度为71.3%(5/7),准确度为87.9%(29/33)。结论:超声与磁共振对于中老年部分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并无绝对优劣。应根据患者情况(经济情况、体内有无内固定物、是否需要双侧对比、是否需要动态检查)合理选择MRI和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开放式低场MRI检查在肩袖撕裂和肩关节孟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2年11月-2009年8月临床有撞击综合征或疑似肩袖损伤并于手术前行0.23TMRI检查患者共52例,以常规外科手术或关节镜作为诊断标准.统计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手术发现44例肩袖损伤和11例关节盂唇损伤。肩袖撕裂中,MRI检查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98%;其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为96%,肩袖部分撕裂MRI的敏感度为73%。关节孟唇损伤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95%、90%和82%。结论本试验中肩袖撕裂和关节盂唇损伤的低场MRI诊断与手术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关节镜下诊断进行比较,了解MRI诊断肩袖损伤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并接受肩关节镜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RI的诊断率与肩关节镜进行对比,分析MRI诊断肩袖损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2例患者中,MRI诊断为肩袖损伤的患者29例,肩关节镜下诊断为肩袖损伤的患者27例。术前MRI未见肩袖损伤,而关节镜下见肩袖撕裂5例,MRI及关节镜下均未见肩袖损伤8例。结论 MRI在诊断肩袖损伤方面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特异度高等优点,可通过MRI对可能的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HF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军事训练所致肩袖撕裂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68例临床怀疑肩袖损伤的军事训练伤患者资料,以关节镜术中诊断为金标准,对HFUS、CEUS和MRI 3种检查手段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68例患者中,关节镜确诊肩袖撕裂62例,无肩袖撕裂伤6例。对于判断有无肩袖撕裂,HFUS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77%、50.00%和92.56%,CEUS的分别为95.16%、50.00%和91.18%,MRI的分别为98.39%、66.67%和95.59%,3种方法对诊断有无肩袖撕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US诊断肩袖撕裂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50%、94.44%和91.67%,CEUS的分别为88.46%、93.94%、91.53%,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58例肩袖撕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肩关节镜和手术确诊,根据手术结果进行病型划分,所有患者均采取核共振平扫和核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并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MRI平扫和MRI造影对Ⅰ型肩袖撕裂(12例)诊断准确率均为100%,MRI平扫和MRI造影对Ⅱ型肩袖撕裂(15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和100%,对Ⅲ型肩袖撕裂(13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和0,对Ⅳ型肩袖撕裂(10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和0,对Ⅴ型肩袖撕裂(8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0。结论 MRI平扫和关节造影在诊断肩袖撕裂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MRI平扫在诊断Ⅱ和Ⅳ型肩袖方面具有较大的偏差,而MRI关节造影在诊断Ⅲ和Ⅴ型肩袖方面偏差较大,因此对肩袖撕裂患者应选取合适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和高频超声检查。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评估MRI、高频超声单独及联合诊断肩袖损伤价值。结果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及总体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联合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及总体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与联合诊断完全撕裂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部分撕裂、总体诊断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P<0.05)。结论MRI和高频超声均是诊断肩袖损伤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技术,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高频超声部分撕裂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MR检查与关节镜结果,探讨MR在肩关节损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5T MR扫描仪对27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韧带、肌腱及盂唇的MRI形态学表现特点,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在判断肩袖损伤的准确度81.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4%。在关节盂唇损伤准确度88.9%,敏感度50%,特异度100%。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撕裂中准确度91.3%,敏感度66.7%,特异度80.9%。结论 MR能多方位成像,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在肩关节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4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对象的肩肱间距(AHD)值,统计其临床症状评分,通过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表评估临床症状评分,分析MRI及多层螺旋CT(MSCT)对肩峰形态诊断准确率及其对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结果试验组AHD值及Constan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RI对肩峰形态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诊断准确率;且MRI诊断准确度、诊断敏感度均高于MS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更好地诊断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常规磁共振(MR)和MR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的效能.方法 对临床怀疑肩袖损伤的56例患者均行常规MR、MR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及肩关节镜检查.以肩关节镜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常规MR、MR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对肩袖全层撕裂与部分撕裂、肌腱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56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46例,其中,肩袖部分撕裂24例,全层撕裂16例,肌腱炎6例.常规MR与MR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肌腱炎的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效能相当.常规MR与MR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特异度均为95.5%,诊断全层撕裂的特异度分别为93.3%、100.0%.MR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灵敏度91.7%、准确度95.7%均明显高于常规MR的37.5%、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与MR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全层撕裂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好,分别为87.5%和95.7%、93.8和97.8%,两种方法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MR检查和MR间接关节造影均是诊断肩袖损伤全层撕裂可靠而较为准确的检查手段;MR间接关节造影可明显提高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灵敏度、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10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MRI检查,随后有55例行肩关节MR造影检查,其中20例高度疑似病例再接受关节镜诊治确诊。比较MRI和MR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0例行关节镜检查患者确诊为12例肩袖部分撕裂、5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变性,其中6例为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MRI确诊准确性为55(11/20),明显低于MRar的100.0%(20/2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3,P=0.0000.05)。结论虽然MRI与MRar均无法较好显示肩袖钙化情况,但MRar在肩袖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更高准确性,可作为首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对照,研究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对肩袖及关节盂唇损伤的诊断价值,以期为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肩关节MR扫描、MR关节造影检查、肩关节镜检查,分析常规MR、MR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的诊断结果,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常规MR、MR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再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常规MR、MR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对照,MR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7.70%、96.97%、97.50%,常规MR对肩袖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9.66%、81.82%、87.50%;MR关节造影对盂唇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5.83%、97.22%、96.67%,常规MR对肩袖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1.25%、84.72%、83.33%;经比较,MR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P<0.05)。经一致性检验,MR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的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良好(Kappa分别为0.719、0.725),而常规MR对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的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仅为中等(Kappa分别为0.531、0.547)。结论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MR关节造影检查可获得与关节镜相当的诊断结果,可准确检出肩袖损伤和盂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肩袖损伤的MR1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48例肩袖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MRI显示46例冈上肌腱损伤,其中10例完全撕裂,36例部分撕裂。19例显示冈下肌腱损伤,其中4例完全撕裂,15例部分撕裂。3例发现肩胛下肌腱部分撕裂。2例显示小圆肌腱部分撕裂。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肩袖的解剖结构,能够帮助准确判断肩袖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常规MRI检查对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常规MRI表现,其中有外伤史5例,无外伤史13例,均有肩关节疼痛,患肢活动受限。结果 15例肩袖损伤中,10例肩袖部分撕裂,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5例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高信号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滑囊积液;盂唇损伤3例,关节囊损伤13例,肱骨头损伤5例,反复盂肱关节脱位1例,半脱位1例。结论 MR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肩关节常见病变及相关组织的病理发展过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分别采用MRI和关节镜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诊断,通过对比这种方法检查的结果,找到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采用MRI技术以及关节镜技术对54例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54例患者中,通过MRI诊断出完全撕裂为21例,部分撕裂30例,3例检查没有撕裂;而通过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完全撕裂22例,部分撕裂32例。结论通过两个方法的比较,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同时由于该方法具有无创性,减少检查对病人的风险,并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结果:随访1年以上,18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38例(73.4%)、部分缓解28例(14.9%)、未缓解22例(11.7%).结论:通过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并按病情采用相应的术式,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杨天富 《中外医疗》2014,(19):33-3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低场MRI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56例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以关节镜检查为诊断标准,计算低场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性,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关节镜检查诊断为部分撕裂29例,有23例相符,灵敏度为79.31%;关节镜诊断完全撕裂27例,有25例与其相一致,灵敏度为92.59%,完全撕裂诊断灵敏度高于部分撕裂诊断,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场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中准确率很高,对临床怀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时,应及时、首选MRI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R characterizations of supraspinatus and infraspinatus tendon lesions by comparing with gross anatomy and histopathology. Methods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20 cadaver shoulders which were underwent the same imaging protocols of conventional MRI and MR arthrography. Results SET2WI images or MR arthrography respectively possessed of high specificity (95. 6% , 100% ), but low sensitivity (70. 6% , 58. 8% ) for diagnosing rotator cuff tears. By uniting two images techniques, could remedy its limitations and would markedly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88.2% ). There we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isualizations of partial thickness tears of rotator cuff on MR images, from which uppermost factors are tear extent, ruptured synovial capsule, scar and synovial proliferation. Conclusion MR1 diagnoses of rotator cuff lesions ( especially partial thickness tears) must carefully be estimated by combining T2WI images and MR arthr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