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结合4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4例均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3例行肾动脉造影确诊。本组患者2例行移植肾及动脉瘤切除术,1例采用带膜支架髂外动脉置入治疗,1例未作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观察。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预防感染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肾及胰肾联合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患者,分别实施肝肾分期联合移植及肝肾同期联合移植术;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孝术后恢复良好,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C-肽及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8~42个月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结论:联合脏器移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肾及胰肾联合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患者,分别实施肝肾分期联合移植及肝肾同期联合移植术;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C-肽及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8~42个月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结论:联合脏器移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监测及康复期的健康指导方法、护理特点等,以期提高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1例行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胰腺及肾脏功能检测,观察术后血糖及尿量、尿色、有无排斥反应等,并进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对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监测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监测项目多,内容复杂,进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要持久耐心,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护理监测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方案。方法:总结我院1例成功的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病例,其抗排斥方案为:两剂量赛呢哌方案诱导,联合使用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抗排斥治疗。结果: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恢复良好,移植肝、十二指肠、胰腺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现有排斥反应。结论:使用赛呢哌诱导,联合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2例腹部器官簇移植患者术后的监护,认为加强SICU的监护能够有效地提高救治率和减低术后并发症,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抢救技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并做好移植器官功能的监测,是术后监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8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ICU监测内容及护理,包括循环系统监测,移植器官监测,保护性隔离,心理护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护理,认为SPKT术后严密监测循环系统、细致观察移植器官功能、感染预防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 [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 ;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 -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 [结果 ] 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 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第 10天停用胰岛素 ,2例均分别于术后 2 0d、2 2d出现消化道出血 ,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 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 ,术后第 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 5d停用胰岛素 ,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 4例病人分别随访 6个月~ 2 9个月 ,移植物功能均正常。 [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2例腹部器官簇移植患者术后的监护,认为加强SICU的监护能够有效地提高救治率和减低术后并发症,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抢救技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并做好移植器官功能的监测,是术后监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刘红艳 《护理学报》2018,25(7):53-55
目的 总结1例国内最小年龄婴儿肾移植的护理.方法 术前成立特护小组,术后在生命体征监测、出入水量平衡管理、抗凝治疗、排斥反应及PICC的观察和护理、感染预防、心理护理和建立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个体化的管理.结果 患儿第1次移植术后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丧失,通过对患儿体内预存抗体的预处理后实施了第2次移植手术,术后出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患儿痊愈出院.结论 多团队合作模式下的精准化和专业化护理为患儿术后康复保驾护航,对提高移植肾脏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5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腹腔多脏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报告了5例腹腔多脏器恶性肿瘤行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10~28d内实行严密隔离,重点加强隔离单位的环境处理和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的护理;加强用药护理;术后5~7d肠道功能恢复后即开始由空肠造瘘管注入营养液,逐渐过渡为经口进食;严密监测移植器官的功能,根据症状、体征和各项检验指标判断各移植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胰腺炎和胰瘘、肠瘘、胆瘘等。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获2~10个月随访,除1例于术后2个月出现肿瘤复发外,其余一般情况良好,日常生活可自理。  相似文献   

12.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d、22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5d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病人分别随访6个月~29个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月12月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保留受体咦腺的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术后8~27 d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并保持血糖正常水平,3例患者术前C肽水平严重降低,术后早期明显升高并维持于正常水平.1例患者术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e host disease,GVHD)死亡,其余4例患者恢复顺利,未出现外科技术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最长生存已超过20个月,且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移植器官的功能,根据症状、体征和各项检验指标判断各移植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加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治疗措施。方法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给以免疫抑制、小剂量肝素化和胰岛素替代治疗,监测移植胰、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胰腺功能恢复顺利,1个月后脱离胰岛素,血糖维持正常;移植肾功能1周恢复正常,随后出现排斥反应,相应治疗后改善;术后3周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针对ID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早期胰岛素替代治疗有利于移植胰功能的逐渐恢复。早期小剂量肝素化,有利于减少移植胰血栓形成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death,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移植术后的临床特点,总结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对36例婴幼儿用于DCD单侧供肾成人受者进行肾移植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早期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36例婴幼儿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移植肾血栓2例,移植肾输尿管尿瘘2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16例。术后随访1~20个月,36例受者均成活,其中34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2例因移植肾动静脉血栓形成而切除移植肾。结论婴幼儿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在护理方面应加强术中、术后患者血压的监控,严格控制出入量的管理,做好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其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8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包括供者因素和受者因素,而受着因素有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肾后性因素。认为应充分了解取肾、植肾过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尿比重、肾功能、电解质变化,规范用药,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等。85例患者中,78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1例冲击治疗引起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肌酐维持在200~300μmol/L已1年余。  相似文献   

17.
胰肾联合移植近年发展迅速,但移植术后效果比肾脏和心脏移植要差.除合并多种器官病变的受者自身原因外,术后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处理极为棘手[1].特别是超过45岁高龄患者胰肾联合移植其治疗更增加了复杂性,我院自2000 年6月中旬以来施行了2例50岁以上胰肾联合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对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肾联合移植术的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并总结1例采用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平稳.随访至今已26个月余,心肾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与严重感染.结论心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3例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过程.结果:3例手术术程顺利,历时7~8 h,出血量均小于500 mL,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严格手术室内无菌管理,维持循环稳定,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及正确脏器保存,对保证手术成功及移植患者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手术后移植肾及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32例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移植肾供血充足;监测尿量,保持出入量基本平衡;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结果29例移植肾及患者存活,存活率达9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体肾移植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