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32岁 ,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背疼痛 ,症状逐渐加剧 3月余为主诉 ,于 2 0 0 2年 5月入院。近 10 d疼痛向前胸放射 ,无咳嗽、咳血痰史。在当地医院行 CT检查示 :左后下纵隔占位。我院胸正侧位片示左后下纵隔见一密度欠均匀 ,边界欠清的团块状影 ,提示左后下纵隔占位 ,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胸部 MRI检查 :双肺内未见明显异常结构及信号改变 ,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但左后下纵隔可见一大小约 7.0 5 cm× 6 .0 5 cm× 3.95 cm类圆形肿块影 ,肿块外缘边界清晰、光滑 ,与胸椎左缘呈宽基底相连 ,提示左后下纵隔肿瘤 (胸…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8岁。因胸部X线片发现纵隔肿块阴影于1999年1月10日来院求治。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胸部X线片示前上纵隔有一软组织阴影,边缘较光整,有分叶。胸部CT扫描:前纵隔见一8.6cm×6.7cm×4.4cm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均质,CT值42HU。增强扫描后病灶略有强化,CT值约51HU。入院诊断:恶性胸腺瘤。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手术探查,见前上纵隔肿物,形状不规则,无完整包膜,侵及右侧纵隔胸膜,后部与心包粘连,上极侵及部分左无名静脉。术中避开左无名静脉,将肿瘤及累及纵隔胸膜、心包一并切除。病理诊断:纵隔精…  相似文献   

3.
患男,19岁,因刺激性咳嗽10天入院。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片显示前上纵隔胸骨后可见大块状密度较高的软组织阴影,密度均匀,外缘光整,体积9.6cm×5.2cm×45cm,气管受压向后移位。术前诊断为前上纵隔胸腺瘤:手术取胸骨正中切口。术中所见:肿瘤占据心脏上方,位于前上纵隔约12.cm×8cm×6cm。表面光滑,肿瘤与心包、左上肺粘连紧密。行肿瘤及部分心包、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后纵隔恶性淋巴瘤椎管内侵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0岁。左前下胸部疼痛伴胸闷气短 1个月。胸片及CT示 :左后上纵隔 5cm× 5cm块影 ,外缘与脊柱及胸主动脉紧贴 ,无骨质破坏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 ,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入院第 3天感下肢乏力 ,第 4天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 ,肌力 0级 ,胸6以下痛觉消失 ,双侧腱膝反射 (+) ,左侧跟腱反射 (++) ,左踝阵痉。上肢肌力正常。急诊行MRI检查见胸5~ 7椎管内 1cm× 1.1cm× 5cm病灶 ,通过椎间孔与左侧后纵隔肿块相连 ,病灶内见少量出血 ,边界清楚 ,硬膜囊及脊髓受压 ,脊髓信号无异常。急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 ,开胸和切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三种影像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进行综合评价。 17例单纯作胸部正侧位胸片 ;4 6例作胸部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 ;8例作胸部磁共振扫描 ,其中 5例作Gd-DTPA静脉增强 ;5例作系列的平片CT和MRI胸部检查。全部病例通过三种影像检查评价其定位、定性的诊断精确性。结果 17例胸部平片X线结果 :前纵隔肿瘤 13例 ,后纵隔肿瘤 4例。 4 6例作常规胸部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前纵隔肿瘤 2 9例 ,中纵隔肿瘤 7例 ,后纵隔肿瘤 10例。 8例作胸部MRI检查 ,5例前纵隔肿瘤包括前中纵隔肿瘤 4例。 5例系列的平片、CT、MRI检查病例 ,前纵隔肿瘤 4例。对随机抽样的 76例纵隔肿瘤 ,根据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 ,CT、MRI对纵隔肿瘤诊断明显优于平片 ,其定位和定性诊断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T与MRI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无显著性 (P >0 0 5 )。MRI对纵隔恶性肿瘤的判断高于CT检查 ,两者间存在显著性 (P <0 0 5 )。结论CT检查对于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都有十分有用的价值 ,MRI检查应为CT定性诊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4 7岁 ,以“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伴消瘦 2月余”为主诉就诊。 CT检查示 :左上前、后纵隔占位 ,左胸腔少量积液 ;生化检查示 :血浆甲胎蛋白 (AFP) 2 70 ng/m L。初步诊断 :左纵隔占位 ,入院后行左胸纵隔肿瘤切除术。切除标本采用链霉素 -生物素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所有试剂、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自美国 Maxin公司 ,操作按说明书进行。T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病理检查 :肉眼见纵隔不整形肿瘤组织 3块 ,分别为 1.5 cm× 1cm× 1cm,2 cm× 1cm× 1cm,2 .5 cm× 2 cm× 1.5 cm ,切面呈多彩状 ,鱼肉…  相似文献   

7.
肺高分化胎儿型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6岁。入院前 1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哮喘伴咳嗽、咳痰 ,当地医院胸部平片发现“纵隔包块”。给予青霉素等抗炎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 ,复查胸片包块无变化 ,疑为“肺门淋巴结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治疗 8月后复查胸片 ,纵隔包块呈长大趋势 ,即来我院检查。胸部 CT示 :左上肺前段心缘有一约 4cm× 3 cm× 2 .3 cm分叶状肿块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肿块下份内缘与纵隔内血管分界不清 ,向上分成数个边界清晰的小结节影。手术探查 :见左上肺叶前段肿块大小为 5 cm× 4cm× 4cm ,边界不清 ,包膜不完整 ,质地中等 ,与周围组织粘连 ,…  相似文献   

8.
胸腺癌并早期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憋气,偶有咯血,为痰中带血丝,量少。在外院经抗炎、止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后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占位,于2004年8月3日入院。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无口罗音。ESR 2mm/h,CEA 1.89(0~10)mg/L。复查CT示:①双肺内未见异常;②左侧中纵隔(主动脉水平)有约4.5cm×3.5cm×3.0cm块影,不随大动脉强化,边缘清楚,内无钙化及脂肪灶。于8月16日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入胸,见无积液,胸膜无粘连,主动脉窗处有一凸起物约2cm×3cm×4cm,无粘连,完整切除。术后1周,患者出现阵发…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甚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本文报告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咳嗽、胸痛3个月.查体:颜面肿胀,颈部饱满,颈静脉怒张.朱扪及表浅淋巴结.睾丸质地、大小正常.胸部平片示右前上纵隔巨大阴影.实验室检查正常.拟诊为纵隔肿瘤.于1991年11月8日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约6cm×8cm  相似文献   

10.
男,18岁。因胸骨后疼痛、胸闷、呼吸不畅半年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气管居中,胸廊无畸形,无叩痛,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双侧睾丸、附睾对称,大小正常,无压痛,无结节及肿物。胸片示纵隔肿瘤。临床诊断:纵隔肿瘤。手术所见:肿块位于胸骨后下纵隔,10cm×8cm×3cm,质软,与心包、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6岁,健康体检胸透发现纵隔肿块一月。平时除活动后稍觉气喘外无任何不适。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急慢性传染病。体查:全身浅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各种常规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X线检查:后上纵隔第4胸椎水平见6×6cm球形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无分叶,邻近椎体及肋骨未见破坏。X线诊断:后上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后上纵隔脊柱右侧见约5×5×5cm大小的圆形肿块,穿刺未抽出液体,表面有灰白色包膜包裹,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咳嗽、胸闷3个月入院。查体:右胸塌陷,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胸部正侧位片示:右侧胸腔内见一巨大椭圆形致密影,位于外后胸壁,约6cm×9cm×11cm,右肋间隙变窄。CT增强扫描示:块影呈椭圆形,CT值17Hu,囊壁有增强,壁较厚,类似胸腔包裹性积液。术中见右侧胸膜增厚,肿块大小为6cm×5cm×8cm,内含液体,与右上肺后段有蒂相连。病理诊断:右上肺囊肿。例2,女,40岁,胸痛1个月,咳嗽10天入院。查体:右上肺呼吸音减弱。胸部正位片示(图1):右纵隔旁有一反“D”字形高密度影,大小约6.5cm×10.0cm,侧位于胸后壁,极似纵隔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前中纵隔肿瘤的X线特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前中纵隔肿瘤的X线表现。结果 儿童前中纵隔肿瘤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其次为脉管性肿瘤、畸胎瘤,而内源性肿瘤、胸腺瘤和卵黄囊瘤少见。结论 胸部平片仍是检查纵隔肿瘤的基本方法,胸片的分区定位是纵隔肿瘤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的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为纵隔的常见肿瘤 ,我院从 1994年至 2 0 0 4年收治了 2 0例 (均经病理证实 ) ,占纵隔肿瘤总发病率的 16 .7% ,其诊断主要依靠 X线检查。1 一般资料2 0例患者中年龄 2 9岁~ 4 5岁 ,平均年龄 37岁 ,女性 8例 ,男性 12例。其中 11例在健康查体时被发现 ,重症肌无力 6例 ,胸骨后疼痛、胸闷 3例。检查方法 :胸部正侧位、CT胸部扫描。2  X线征象胸腺瘤的好发部位为前纵隔 ,多位于前中纵隔 ,其次为前上纵隔 ,异常位置较少见。形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少数呈梭形或薄片状 ,特殊形态者较少见 ,只占 3.5 % ,且瘤体偏大 ,占前纵隔障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正> 病例病人女,29岁,因右胸闷痛伴右肩部阵发性剧痛2个月入院。胸部 X 线片示右后下纵隔7.0cm×7.0cm×6.0cm 球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B 超检查为囊性肿物。1990年8月14日开胸探查见右后下纵隔7.0cm×7.0cm×6.0cm 球形囊性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穿刺抽出陈旧血。囊壁切开,色暗  相似文献   

16.
<正> 骨巨细胞瘤为长骨常见肿瘤,发生在脊椎者则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胸椎骨巨细胞瘤一例报告如下. 【病例】女性,26岁。约一年前自觉背部脊椎骨隐痛,当时未予治疗。8个月前自觉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入院时已不能自主运动,且出现双下肢感觉迟纯及不能自主控制大小便。体检:第4胸椎处有压痛,双下肢肌力O级,胸4以下感觉迟纯.双侧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胸部X-线正位片见右上纵隔旁有一约7cm×7cm大小,向肺内突出之密度增浓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侧位片见肿物与脊柱  相似文献   

17.
<正> 先天性纵隔肿瘤和囊肿临床常见,但源于内胚层的消化管腔者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王健,男,2岁42天,因反复肺内感染诊治中发现右纵隔巨大肿物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五官端正,鸡胸,右胸背部叩浊,呼吸音弱。胸部X线片:右后纵隔巨大肿物影,11.5cm×6.5cm×6.0cm大小,边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因右颞部包块9个月入院。查体:右侧颞顶、颞枕分别触及4cm×5cm×4cm、1cm×1.5cm×1cm包块,高出颅骨,边界不清,质硬,压痛,不活动,无血管杂音。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X线片示右颞部颅骨低密度改变。CT检查右颞部骨质缺如,提示颅骨肿瘤。各项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颅骨恶性肿瘤。手术中见肿瘤主要累及颞肌,2cm×3cm×1cm,无包膜。肿瘤切面呈鱼肉状、无出血。颞顶部骨质缺如,深达内板,颞枕部无骨质破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瘤细胞梭型,呈腺泡状,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纵隔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位于胸腔内巨大纵膈肿瘤较少见,现报告所遇两例如下: 例1,女,16岁。因咳嗽、胸痛两年入院,有时咯脓痰。右中、上胸背部可闻广泛性浊音,呼吸音消失。X线见右上胸部巨大圆形块影约17×16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右背第3~6肋骨质破坏。经皮胸腔穿刺细胞学检查,示神经细胞瘤。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右中、上胸腔内,约20×18×16cm,呈灰白色,质硬,与上后胸壁粘连,肿块基  相似文献   

20.
<正> 例1 女,15岁。后肩背部疼痛一周,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正常。右侧 Horner 氏征阳性。X 线检查:胸部正位片见右上纵隔有7.0×7.0cm大的椭圆形致密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侧位片上纵隔后位见半圆形肿块影。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