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5.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6.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7.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1-2].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8.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CAP的最初经验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药)联合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药)。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临床工作者不同意此观点。作者依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如下,有些实属管见,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监测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1 580例,监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Mp、Cp,培养并鉴定其主要病原菌,比较不同抗感染方案的疗效.结果 CAP病原体以Mp (30.0%)、肺炎链球菌(15.9%)、流感嗜血杆菌(12.9%)、Cp (10.1%)比例最高,且同时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者较为多见(10.1%);治疗中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76.71%);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对CAP治愈率(66.72%)显著高于单独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56.73%,P<0.01);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与应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65.4%)或大环内酯类药物(68.5%)对单纯Mp或Cp感染CAP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细菌合并Mp或Cp感染时,联合用药治愈率(69.7%)明显高于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感染Mp与Cp较多见,β-内酰胺类药物是常用治疗药物,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患者治愈率,Mp与Cp联合检测对于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CAP的疗效观察.方法 69例成人CAP随机分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CAP并和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对照,连用3天静滴后改为口服给药总疗程7-14天.结果 头孢曲松联合阿奇素治疗CAP与单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疗效一致.结论 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成人CAP疗效肯定,同时可以减少住院率及经济费用,保证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抗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有α-干扰素、核苷类药、免疫调节剂及苦参素等。这些药物的作用具体如下:α-干扰素:为世界公认有抗肝炎病毒作用的药物。一般来说,那些由水平传播(不是由患肝炎的母亲在分娩时传播的)而染病,及病毒复制处于活跃时期(如乙型肝炎病情活动,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应用α-干扰素治疗效果较好;而那些由母(父)亲垂直传播(怀孕时在子宫内或分娩时感染胎儿)而染病,及病毒复制处于静止时期(此时谷丙转氨酶不高)的患者,治疗效果则较差。核苷类药:如拉米夫定、法昔洛韦、利巴韦林、阿糖腺苷等。其应用范围基本同α-…  相似文献   

12.
背景:降低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防心脏事件的基本目标,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同样与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发病风险相关。有些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治疗时,其H D L-C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2002年,这些患者首次被认定为“他汀类药不良H DL-C反应者”。本文研究了单一贝特类药治疗这类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因血脂异常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的脂质水平、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14例在使用他汀类药治疗过程中出现H DL-C水平降低(<400m g/L)并曾使用贝特类药的患者的脂质水平、药物治疗以及…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卵巢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12例,并与以往采用CAP或CP方案配合中药治疗的11例比较。结果有效率(CR+PR)前者(83%)较后者(63%)显著提高(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2和6/11)和2年(分别为7/12和7/11)、5年(分别为2/12和2/11)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艾素分为3周给药,可大大减少其副反应。认为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5
目的 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使用遵循相关指南情况,优化基层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出院病历,收集纳入病例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选择、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用药疗程及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纳入CAP病例共3338例,男1863例,女1475例;年龄29 d~14岁,中位数3岁,平均(3.50±2.78)岁;住院天数4~21 d,中位数8 d,平均(8.05±2.64)d。②抗生素选择:共涉及4类11种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最多,达2484例,占纳入病例的74.41%。其次为β内酰胺类,其中3代头孢菌素共1271例,占纳入病例的38.08%;1代头孢菌素23例,占6.89%;2代头孢菌素19例,占5.70%;头霉素衍生物头孢米诺251例,占7.51%。③用药方式:单药治疗2487例,占74.5%;联合用药851例,占25.5%,以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菌素最多。④用药途径:静脉注射给药共3312例(99.22%);单药口服治疗共26例(0.78%)。⑤用药疗程:4~17 d,中位数6 d,平均(6.49±2.21)d。⑥各年度用药频次:以2019年最多,共7281 d;其次为2017年,共6544 d;2020年最少,仅1425 d。结论 阿奇霉素在我院治疗儿童CAP抗生素使用中处于绝对优势,其次为3代头孢菌素,单药治疗为主,静脉给药为主。我院对患儿CAP的抗生素使用基本遵循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但仍有不足之处,尚需对医护人员和公众加强不当使用抗生素的危险性教育,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感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进行分析,以指导经验性治疗CAP的抗生素选择。方法:入选2003年12月~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家医院病原学诊断明确的315例CAP患者,分四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15例CAP患者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用的有效率为90.3%(112/124),β-内酰胺类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应用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方案的有效率为95.7%(180/188)。非典型病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者,应用含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有效率上并不优于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者。对有合并症、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混合细菌感染患者β-内酰胺类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优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用者。结论:在我国非典型病原体在CAP中所占比例较大,建议在治疗时选择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对有基础疾病或修正因子的患者,经验治疗的选择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101例,将其中资料完整的80例分5组,比较近期疗效。①支气管动脉灌注(BAI)丝裂霉素组17例,完全缓解(CR)11.8%,部分缓解率(PR)29.4%,CR+PR为41.2%;②BAI给顺铂11例,CR9.1%,PR54.5%,CR+PR为63.6%;③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BAI21例,CR33.3%、PR42.9%,CR+PR为76.2%;④CAP方案BAI+放疗20例,CR55.0%、PR40.0%,CR+PR为95.0%;⑤CAP方案胸主动脉给药(TAI)+放疗组11例,CR45.4%,PR36.4%,CR+PR为81.8%。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对小细胞肺癌亦有一定疗效。文中还讨论了其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及顺铂的药代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卡培他滨(CAP)及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进展的肝细胞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TACE术后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毒36例,随机分为A组(索拉非尼联合CAP)18例和B组(索拉非尼单药)18例,两组均给予索拉非尼400 mg,每天口服2次,连续服用,直到疾病进展为止。A组联用CAP800mg/m2,每天口服2次,连用14d,休息1周,每21天重复1次。结果 A组部分缓解2例,稳定11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ORR)为11.1%,疾病控制率(DCR)为7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4.6±1.3)个月,中位生存期(mS)为7.3个月(95%CI为6.3~8.3)。B组无有效病例,稳定11例,进展7例,DCR为61.1%,mTTP为(3.8±0.7)个月,mS为6.1个月(95%CI为5.8~6.4)。两组ORR、DCR和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6,P=0.122)。两组m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31)。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综合征、腹泻和高血压,A组除手足综合征和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外(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CAP治疗TACE术后进展的肝细胞癌较索拉非尼单药治疗mTTP延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 染性疾病。美国每年大约有200~300万 CAP患者,约50万患者需入院治疗。尽 管近年来抗感染药物不断发展,但CAP 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很高。据统计,美国因 CAP死亡者约45 000人/年,CAP是导 致死亡的第六大病因,每年的医疗花费 更是高达210亿美元。因此,CAP的有 效治疗一直备受关注。新氟喹诺酮类药 物,如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 等,近年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在抗 菌活性与药物动力学方面有更多的优点, 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为治疗CAP的 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三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入院初次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收集贵阳地区3所三甲医院收治的280例CAP患者资料,按照中国CAP指南病情评估标准分为不符合中国住院标准的CAP患者(指南1组)、符合住院标准的CAP患者(指南2组)及重症CAP患者(指南3组),分析3组CAP患者初次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3组患者选用抗菌药物与指南建议之间的差异。结果:指南3组与指南2组CAP患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选择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指南2组与指南1组的CAP患者使用三代头孢抗菌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CAP患者未检出肺炎链球菌。结论:贵阳地区CAP初始治疗现状与指南尚存有一定差异,需要继续加强对指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国产头孢噻肟和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非重症老年CAP 48例,随机分成28例给予国产头孢噻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20例给予头孢噻肟单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痰培养两次,采急性期和恢复期静脉血各5ml作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抗感染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阿奇霉素联合方案治疗有效率为89.29%,高于头孢噻肟单药治疗有效率55%(P<0.01)。11例痰培养阳性,分离获得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11株,8例血清学方法检测到肺炎支原体。结论国产头孢噻肟联合阿奇霉素不失为本地区老年CAP初始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可有效、安全而又经济地用于老年CAP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