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溶栓等内科综合措施治疗腊国动脉以下部位急性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该部位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采用穿刺患侧股动脉滴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 (rt PA)进行溶栓 ,结合抗凝、扩管等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血管再通 ,溶栓再通率 80 0 % ;尿激酶再通率 6 6 7% (4 6 ) ,rt PA 88 9% (8 9) (P >0 0 5 )。溶栓 72h未再通者继续溶栓仍未再通。本组未发生肢体坏疽及出血并发症 ,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对腊国动脉以下部位的单支动脉急性栓塞效果良好 ,结合长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防止再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腔内治疗方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腔内术治疗的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92.3%(12/13),临床症状改善率92.3%(12/13),术后ABI为0.75±0.14,较术前0.3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6.9%(10/13),部分改善15.3%(2/13),10条肢体足背或胫后动脉恢复搏动,无手术相关死亡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尤其对重症下肢缺血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王京 《中国医刊》1999,34(3):35-36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下肢阻塞性动脉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在其治疗方面,传统的血管搭桥术、血管内膜剥脱术不但有手术方法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远期疗效差等缺点,而且手术适应证很窄,多数中晚期患者因无法治疗而只能...  相似文献   

4.
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傅向阳,钱学贤,唐晓明,苏海明,贺江南,叶文胜珠江医院心内科,广州市,510282关键词动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1临床资料黄某,男,57岁,以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3天于1995年7月25日16时人院。检查心脏无阳性发...  相似文献   

5.
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介入腔内溶栓、抗凝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35例DVT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腔内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处,冲击、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术后患肢末端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联合静脉抗凝综合治疗。结果35例患者,25例血栓完全消失,7例血栓部分残留,3例无改变;治疗结束时肢体健患侧周径差明显缩小;总治愈率达91.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DVT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脉得以成功开通,2例患者行膝下截肢,1例患者最终行切开取栓。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心功能不全1例,均经内科治疗1周缓解。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共7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5~62岁,其中6例为单侧LEDVT,1例为双侧LEDVT,术前均行彩超检查.7例患者先行健侧股静脉穿刺并在下腔静脉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经健侧股动脉将5 Fcobra导管超选至患侧股浅动脉内,采用微量泵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对深静脉通畅情况行彩超随访.结果8个病变肢体中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的有5个,部分溶解的有3个,7例患者平均尿激酶用量为360万IU;灌注时间为24~96小时;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轻度渗血,无肺栓塞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彩超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患者深静脉平均通畅时问为12个月.结论对患者采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同时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可有效溶解血栓,防止并发肺栓塞,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肢缺血是指急性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突然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肢体循环障碍,是血管外科急症.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手术方法,由于手术侵入性操作,术中大量使用肝素、造影剂,以及术后血管再通所致再灌注损伤,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造影剂过敏反应,血尿、伤口大量渗血等并发症,其中造影剂过敏、血尿、渗血及肾衰都与手术配合有关.笔者对术中配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益气化瘀方对经腔内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3年间河北省第四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经腔内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应用西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应用益气化瘀方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据统计,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15天,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29天,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为(0.25±0.15),对照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为(0.27±0.13),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5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为(0.51±0.16),对照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为(0.32±0.14),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益气化瘀方对经腔内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贾琪  吴丹明  王成刚  易巍  孙雨萃  张立魁 《吉林医学》2011,32(28):5994-5994
目的:分析多侧孔溶栓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介入下多侧孔溶栓导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22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手术期死亡、截肢病例。2例术后出现患肢轻微肿胀,未给予特殊处理,2周后缓解。结论:介入下多侧孔溶栓导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1.
叶贤德  龚溪明 《海南医学》2021,32(3):316-319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行机械性取栓(PMT)联合腔内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因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机械性取栓联合腔内成型术,对照组行介入溶栓联合腔内成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引用,动脉硬化闭塞症慢性下肢缺血的腔内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成果。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已达到外科手术的水平;股腘动脉腔内治疗长段病变的近、远期效果还与外科血管重建术有差距;膝下腔内治疗已被认为是膝下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用DSA法血管造影,明确血管闭塞部位,动脉内灌注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8例。结果:血管闭塞部位8例中6例属颈内动脉系统,其中3例为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2例为大脑前动脉分支闭塞,1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另2例未发现血管闭塞部位。溶栓治疗后血管造影6例,其中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未通。完全再通的3例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2.5~5.5小时。部分再通的2例为3小时与9小时,未通1例为ll小时。结论:采用股动脉途径DSA法,超选择性插管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是比较安全的,有利于观察血管闭塞和再通等情况,并可减少UK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26例慢性周围动脉血栓闭塞性疾病患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在X线透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周围动脉内插管,局部给予高浓度溶栓药物治疗慢性周围动脉血栓闭塞性疾病2例。结果:显效10例,有效14例(Ⅰ型9例,Ⅱ型5例),有效率90.2%,结论:此项技术能够达到快速溶栓、防止肢体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目的,但此术为有创性,极易发生并发症,护理工作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24岁。因"间断发热8个月,下肢肌痛7个月,左侧肢体发麻4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7个月前先后突发双小腿内侧肌痛,无局部红肿,静脉滴注青霉素后症状逐渐好转。实验室检查:ESR58 mm/h,CRP 24.6 mg/L,PR3-ANCA(+)。骶髂关节CT示双关节面略有破坏。上肢动脉彩色超声示多发狭窄痉挛。4个月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行头颅MR示右侧丘脑及岛叶脑梗死(急性期)。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未分化脊柱关  相似文献   

17.
右下肢动脉栓塞属于外周血管闭塞症,在临床是一类急症。在成人周围血管病中占有一定比例。我科于2004年4月,为1例右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实施溶栓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右下肢动脉血管成功再通,肢体循环良好,避免了截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好,5d后可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2011-2012年3月,共对12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实施DSA下肢动脉造影明确血栓的部位,并进行溶栓治疗.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器材及药品准备;术中抢救器械抢救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作好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溶栓效果及相关症状变化,给予科学的护理措施,促进病员顺利康复.结果12例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其中8例在术中即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4例术中未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但患者皮肤变暖,皮肤颜色正常,经治疗后第二天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12例患者均再通成功,有2例恢复供血后出现肢体远端有热感,1天后消失.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出血等副作用.结论运用介入溶栓方法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效果明显,及时恢复血运,可避免因患肢严重缺血而发生不可避免的组织坏死,导致病情变化,患者截肢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对一例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实施置管溶栓微量泵的使用,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住院1-10天,出院2-6月患者未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腔内治疗的12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程度、下肢临床表现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129例患者术后1个月及6个月VSDS、VCSS评分均优于手术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血栓清除优良率为89.92%,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2.25%。结论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